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性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性因素分析

徐 珺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 20007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门诊工作时间超过12个月的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总结职业倦怠相关性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结果 门诊护士均有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分别有:工作负担、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而通过组织预防干预、社会预防干预及个人因素预防干预等应对策略,能够有效排除上述倦怠相关性因素;对各科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评分做比较)。结论 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相关性因素复杂,包括了工作负担、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同时,不同年龄段、学历及科室的门诊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也有所不同,通过相关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关键词:门诊;护理人员;倦怠因素;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引言

工作压力是门诊护士公认的危险因素,门诊护理人员大多会因为暴露于各种应激事件而变得苦恼,这些事件包括接触暴力、持续增加的患者数量和工作量、低工作自主性和不充分的社会支持等。因此,门诊大多数护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程度急性应激反应,这些不良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和胃肠道不适,而长期慢性不良刺激可能会导致早期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疾病等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门诊工作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 3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其中包括专科护士10名,分诊护士15名,预检护士5名,向 30 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年龄 25 岁及以下者2名,26~35岁者8名,36~45岁者7名,45岁以上者13名;已婚22名,未婚8名;中专学历5 名,大专学历18名,本科学历7名,均为女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选择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e burnout scale,NBS)调查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因素,量表共有 2 个部分,第一部分有 18 道问题,可以反映受调查者的信息,而第二部分有 65 道问题,主要有:(1)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主要压力根源;(2)职业倦怠组成,个人成就感减少、情绪疲惫及人格解体;(3)人格特征积极表现;(4)处理方式不同;(5)此题描述完全同意。参照相关文献报道评价标准,得分≤ 140.5 分为无工作倦怠或有轻微工作倦怠,140.6 ~ 160.4 分为存在轻度或中度工作倦怠,≥ 160.5 分为存在严重工作倦怠。

1.2.2 调查结果

经问卷调查统计,门诊护士均有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分别有:工作负担、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及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工作负担。目前,护理人员严重稀缺是一个普遍性问题,门诊护士、患者比例失调情况越加严重,使得大部分护士都是超负荷工作。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由传统遵从医嘱逐渐转为“人性化服务”,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也随之变得繁重。而且工作需要轮班制,空闲时间又要不断学习,接受考试,更新知识,强化自身护理技能,应对检查,服务评定,创建文明医院等事务,工作负担过重,让门诊护士身心疲惫,经常出现精神不足,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2)心理压力。门诊作为患者就诊首站,所面对的都是各科患者。从旁人角度来看,普遍认为门诊护士知识水平较低,护理技能不足,是一个无进取心的群体,故有部分患者与其家属会对门诊护士有一定戒备心理,增加了沟通难度。另外,多数患者与其家属常将对医院、医生的不满向护士发泄,医闹者也会向护士宣泄情绪,一旦医疗问题发生,首要责任者也是护士,所以会产生严重心理压力。在门诊工作的护士有再大委屈,也要保持冷静,随时保持微笑服务,长期如此,使得门诊护士不可避免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

(3)个人因素。当前,门诊护士构成中,年龄偏小者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及长辈中深受宠爱,极少体验到艰辛、磨练。门诊护理中患者及其家属挑剔和无理指责,护理人员间的相互竞争,沉重的体力劳动,低微的劳动报酬,严格的医院管理,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风险等,让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日益加剧,而缺少宣泄的途径,极易产生倦怠情况。医院目前普遍采取绩效、岗位工资,年龄较大门诊护士需要退到二线或进行辅助性工作,工作量虽有一定减少,责任也有减轻,但工资收入减少更明显,故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感。

2 结果

2.1 NBS 量表分数情况

经量表调查,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倦怠,主要分为 3 个方面,分别是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疲惫以及人格解体,相关影响因素经统计为工作负担、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及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其中情绪疲惫分数明显高于其他,生理、心理症状也直观表明了护士倦怠程度,精神症状有神经质及焦虑,而躯体症状则有肌肉酸痛、腰疼等。详情见表1。

指标

分数

治疗后

三个维度

情绪疲惫

12.16±2.50

人格解体

10.28±3.11

个人成就感降低

10.68±3.54

心理生理症状

跟换职业想法

13.90±3.98

躯体症状表现

13.68±3.75

影响家庭及社会活动

12.40±3.72

精神症状

11.09±3.10


2.2 不同科室的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评分

通过对不同科室的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评分进行比较,各科室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从高到低依次是专科护士,分诊护士,预检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5,P <0.05)。表明职业倦怠与科室有一定关联。

3 讨论

从上述量表来看,门诊护士多集中在36~45岁、45 岁以上年龄段,以已婚者为主,表明当前门诊护士年龄偏大,工作年限较长。而中年护士不仅需要承受超负荷工作,还要承担自家庭社会压力,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且,问卷还表明门诊护士受教育水平较高,学历多为大专居多,其次是本科,但多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较少,形成高龄、高学历及低职称的不合理情况。和同年资的医生、其他专业相比之下,前者晋升机会更加少,无形打击门诊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职业倦怠机率。另外,在医疗改革及裁员时,护士首当其冲,高年资护士普遍有危机感,易导致倦怠情绪,降低了工作的热情,使得护理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而门诊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通过对NBS量表进行分析,表明门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日益严重需要加强重视。当前,门诊护士多数年龄较大,受限于工作年限,该年龄段所承受压力不仅有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场所,还有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多重压力,这使得门诊护士身心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临界值,而又缺少宣泄的途径。

综上所述,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相关性因素复杂,包括了工作负担、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同时,不同年龄段、学历及科室的门诊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也有所不同,通过相关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应得到管理层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毅勤,常允云.医疗人文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 中国社会工作,2020(27):45-47.

[2]陈郁,张力川,路潜,王春丽,李秀娥.口腔门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和组织感情承诺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3):2976-2982.

[3]姚静,左志芹,李静,王大壮.某三甲中医院门诊导医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04):498-500+503.

[4]余白玉,戴冬平,周歆,胡赛红,陈志女,周敏.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在儿童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上海护理,2019,19(04):53-55.

[5]苏慧.门诊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0):180-181.DOI:10.16281/j.cnki.jocml.2019.10.133.

[6]黄波霞.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对护理质量和全方位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