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风险管理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冯江婷

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

【摘要】药品属于一种较为特殊销售商品,由于药品的质量与病人健康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所以,药品生产企业要将生产控制流程列入工作重点,有效减少风险,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小容量注射剂属于无菌制剂工艺,该剂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生产制造过程工艺严密复杂,有着较多的风险管控点,如何能够确保注射剂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是药品生产企业面对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次旨在探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中,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险管理;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质量管理;应用;探讨

实施质量风险管理是每个药品制造企业中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在2010新版GMP中将风险管理纳入法规,且在药品生产中实施风险管理。质量涉及的设计环节、生产环节及检验环节等都会存在风险,都需要开展风险管理。对于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实施质量管控,严格落实GMР标准,企业从厂房建设、设备及设施应用安装等方面,对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风险开展全面分析评估,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现状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的范围内,因其与群众生命安生密切相关,对相关机构在重视管理药品质量方面提出了要求。药品与化工类及化妆品类的商品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根据目的是要预防和治疗临床的各种疾病,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恢复,其对于适应症及用法用量都有着明确使用规定。小容量注射剂属于注入人体的剂型,它可以直接入血起到治疗效果。如果一旦制剂发生质量问题,人体将会受到伤害。与其他类型的制剂相比较,该剂型属于高风险类剂型之一,因此,对于这一注射剂标准要求相对较高。近些年来,我国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因药害事件被媒体进行披露曝光,其中主要有齐二药使用二甘酸替代丙二醇事件;安徽华源在灭菌工作中未落实标准灭菌操作发生的“欣弗”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小容量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落实质量控制,从而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求药品制造企业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风险管理常用的方法与工具

对于药品制造企业来讲,质量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风险回顾等环节,风险管理过程就是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启动后,按照设定顺序实施质量管理整体过程。本次将侧重讲述3种常见的不同风险管理方法:

1.鱼骨图风险管理法。这一方法就是查找问题根源。发生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我们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查找问题特点的主要制约因素,然后分析这一问题特点与某一方面特性值间的联系,并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对重要因素进行标记。

2.失效模式效果分析风险管理法(简称FMEA法)。这一方法是较为常用的风险管理方式这一。其重点来确定隐藏失效模式,并研究查找原因。通过运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风险管理法,能够在厂房设计以及产品工艺过程前查找存在的不足,提前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降低存在的风险。对于不同的风险点,须按照风险的严重程度、存在风险的概率,开展检测等方面开展集中评价认定,根据取得的风险得分,进而标明先后顺序,进一步确定需要控制的风险。

3.HACCP风险管理法。这一方法主要是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影响水平,并对这一过程实施管控的系统办法,分析存在危害程度,然后对关键控制点开展准确分辨认识,得出关键控制点的数值,并密切观察过程是否出现了偏离现象,当发生偏离时迅速采取措施,并对各项措施归纳整合成,以方便后期的有效监视。

三、风险管理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中的应用

1.确定可见异物带来的危害

开展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的风险管理之前,须全面了解预见异物污染将会造成的危害。在临床研究中表明,如果含有异物的注射剂进行人体的注射后,极易引发肉芽肿等多种人体危害。按照市场抽验的结果显示,小容量注射剂中含有可见异物总体合格比例不高,所以,可见异物是人体健康的一大危险来源。实施风险管理,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小容量注射剂中含有的可见异物减少到最低水平,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2.分辨识别可见异物的危害来源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会涉及多道生产工序,工艺相对复杂。在生产制造工作中,一种现象的发生,经常是由不同因素导致的。在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时,查找可见异物的来源,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是实施风险管理关键所在。针对该制剂中的可见异物,能够通过归纳分类,来研究生产中危害源的隐藏原因。

3.管控可见异物的危害来源

我们能够从以下方面管理控制小容量注射剂存在的可见异物:(1)将可见异物开展分类,进一步判断可见异物的主要污染源;(2)采用鱼骨图风险管理法判断可见异物产生原因和风险来源;(3)在生产过程中准确控制可见异物发生污染的重要风险点。开展风险控制的注意要点:加强人员管理,重点做好工作人员落实考核制度的有关情况,在生产过程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制定控制措施,以防止可见异物的再次出现;细致监控灯检工序,严格按照灯检标准实施操作。加强设备管理,如果在联动线系统上运转发生异常,对可见异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洗瓶及灌装等程序中,如果机器发生破瓶等问题,将会增加发生可见异物概率。因为可见物通过灯检时能够发现截留不少的问题,因此要通过上一道工序进行控制。

4.检查可见异物的方法

实施灯检工作程序是有效发现并及早剔除可见异物的重要流程。由于注射液要实施人体直接注射,根据《中国药典》等相关规定,产品在出厂前必做开展检查。目前,灯检工序主要采用人工灯检或全自动灯检两种方式。人工灯检是将药品夹住逐支检查。全自动灯检设备是开展金属屑等可见异物的重要检测设备,有着检测效度高和精度高等特点,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四、结论

开展风险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风险管理应用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不断累积丰富工作经验。在今后的药品生产工作过程中,有效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全面及时对药品生产管理开展风险评估,降低生产过程中风险率,确保药品质量和保障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管恩爽,纪忠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小容量注射剂的工艺与制备”说课设计[J].山东化工

,2021,50(13):196-197.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1.13.079.

[2]田文淼,梁毅.小容量注射剂共线生产的质量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0,51(06):789-794.DOI:10.16522/j.cnki.cjph.2020.06.019.

[3]王立丽. 小容量注射剂风险控制和优化改进[D].合肥工业大学,2020.DOI:10.27101/d.cnki.ghfgu.2020.00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