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锻炼习惯的有效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浅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锻炼习惯的有效成

张艳梅

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新发小学 123005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越发丰富多彩。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段获取信息,从而丰富生活,然而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如以往,这与学生的锻炼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教育人员越发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情况,并且结合体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健康;习惯

引言: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学会如何保护自身健康,提高卫生水平,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全方位发展。然而当今的小学体育教育浮于表面,不注重实际,没有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要想增强学生的体质,无疑养成锻炼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回答。

一、改变学生对体育的传统认识

近十年来,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让现在的学生误以为只要文化课达标就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然而体育课作为“小三科”它的存在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纠正学生对体育课的错误认知。体育课上,教师可以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的态度。比如,用类比的方法把体育锻炼同生活中的保健品联系起来,证明同样是对身体健康有益,体育锻炼却比保健品更安全更科学。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于自身的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塑造都有好处。只有纠正学生对体育课的错误认知,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系统的、正确的、健康的认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二、树立学生“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

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舒缓身心,减少学习带来的疲惫,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科学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向学生传递“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生命的意义所在是生命会运动。要想生命维持活力与生机,就必须依靠运动;运动会使生命延续,运动是生命的基础,它们相辅相生。 只有充分意识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学生才会有意识的养成锻炼习惯。例如,教师讲解“锻炼身体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等方面解读“生命在于运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观念。

三、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文学家莎士比亚也提到:“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教师才能通过课堂教育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形成锻炼的习惯。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脾性、身高等方面选择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比如,“30米快速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快跑的要领,也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举行一场小型的快跑比赛。人的心中有着天然的胜负欲,用一场热血沸腾的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四、传授正确规范的体育锻炼技能

树立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和激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之后,下一步便是传授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技能,科学规范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错误的体育锻炼不仅没有效果更甚者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教师要全方面、全方位的为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科学理论以及规范的锻炼技能。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一样的体育锻炼为人体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课堂锻炼计划。比如,短跑的课堂上,教师要教学生正确的起跑动作要领:后脚离前脚两尺,两脚中轴线距离15厘米,以及跑步之前的准备活动:身体站立,腰背挺直,左侧手臂向着身体右侧伸直。右侧前臂屈肘贴于左侧手臂肘部,保持牵拉15秒。下放手臂,再换右侧手臂伸直,并用左侧手臂辅助牵拉,保持15秒,如此交替连续做3组动作。注意:在做动作时,不要过度用力,保持单侧肩部有轻微的牵拉感即可。规范科学的锻炼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五、制作真实可行的计划表

在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反复提醒学生经常锻炼。教师在教学中制定一份清楚可行的计划表,合理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提高锻炼效率。比如,“跪撑爬行”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掌控上课的节奏。首先教会学生跪撑动作的技巧:身体打直跪下,跪下的腿与肩膀形成直角,方向正脚背着地,支撑稳屈侧偏头,直侧转屈推撑,直臂压斜后举腿,平衡垂直支撑。然后让他们自由训练,过一会进行考核评分来促使学生反复锻炼。另外,不仅教师要制作计划表,学生自己也要制作一份计划表,不断的提醒自己经常锻炼,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习惯。

结束语: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首先纠正学生对体育课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然后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只有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才会不依靠外界的帮助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作为教师,须以身作则,进行正确的规范的锻炼,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伟.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9):45.

[2]吴江泉.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J].考试周刊,2019,(63):139.

[3]房狄.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102-103.

[4]李仕才.浅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J].中华传奇,2019,(03):120-121.

[5]董辉.浅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J].中华少年,2017,(1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