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口译中短期记忆编码方式的多模态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3

交替口译中短期记忆编码方式的多模态教学

潘程程 昌兰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 200083

摘要: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对于交替传译具有正向辅导作用,而短期记忆的编码是提取记忆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口译课堂上,训练记忆编码方式是关键环节。根据双码记忆理论,用多模态教学模式锻炼口译中的记忆编码操作性强。具体而言,笔者提出了“图片化记忆”、“动态化记忆”、“逻辑思维记忆”三种编码模式。

关键词:交替口译;短期记忆;编码方式;多模态


1. 引言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信息处理过程, 是一种通过获得和解析原语所表达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随即将其转译为目标语, 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交际活动。交替口译是发言人讲完一个意群、一句、一段甚至几段后译出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在此过程中,源语信息的瞬时性让译员没有机会反复收听、理解源语信息,而是一次性听取完毕,同时进行原语信息听辩、信息意义表征和理解、信息暂时储存、译语组织与计划,最后执行译语信息表达与监控等一系列彼此促进、相互制约,往往重叠进行的加工任务。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译员首先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短时和长时记忆。因此,高效、准确的记忆力, 是译员必备的关键素质之一。

听辩过程中,译员伴以不同的表征形式,存储各种模态的信息。根据吉尔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式,表征形式分成两种,即短时记忆或脑记(short-term memory)和笔记(note-taking),无论是在精力分配模式的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脑记和笔记都非常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应该进行良性的协调、平衡、互动与融合。在资深译员的信息表征中, 脑记占70%, 笔记占30%, 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为55%和45%左右,无论具体比例是多少,笔记都是脑记的补充。所以在信息存储的过程中,始终以脑记为主, 笔记为辅, 笔记只起到提示作用。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杨芳和孔祥立在一项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交替传译中,短时记忆的表现与译文存在显著相关性。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对于交替传译具有正向辅导作用。一旦口译员全力记笔记,那么他们的听析就会受到干扰,以至于遗漏信息,短时记忆的充分运用,能使译文更流畅、更有逻辑条理。


2.研究现状和问题

笔者查阅了知网上从2000年1月1号至2022年2月1号的学术期刊,以“口译笔记”为关键词,得到187篇学术成果;以“口译记忆”为关键词,共得64篇学术成果;而以“口译短时记忆”、“口译短期记忆”或“口译脑记”为主要主题,仅得到28篇学术成果;关于“口译短时记忆训练或教学”方面的学术文章,在知网上不到20篇。从专著上来看,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上,书名含有“口译笔记”的专著共五本;含有“口译短时(或短期)记忆”的专著只有三本。

可见在学术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度偏向于口译笔记,对口译短期记忆的重视和强调相对较低。在关于“口译短期记忆训练或教学”的研究中,各位学者大多从心理学、衔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佐证短期记忆的重要性,试探性提出有效提高短期记忆的训练方法。


3.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译短期记忆训练的可行性

记忆是人脑对各类信息的编码、存储及提取。认知科学家阿特金森和希夫林认为, 人脑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感官记忆, 有时也称瞬时记忆,短期记忆或工作记忆, 以及长期记忆。在口译过程中,短期记忆是记忆机制的瓶颈, 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也就是说, 它的信息存储空间有限, 如果新信息不被重复, 很快就会从短期记忆里消失。双码记忆理论(dual code theory of memory)认为, 输入大脑的信息如果采用语言和图像(包括静态图片和动态图像)两种方式进行编码, 会比只用语言编码记忆得更牢。这就意味着口译初学者不仅要听语言来编码, 还要多看语言和图像进行编码, 包括各种文字、图像、视频材料, 才能做到记忆牢固, 印象深刻,而这正好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不谋而合。

多模态教学模式指在多媒体环境下,将平面的教学资源、单一的课堂形式立体化,教师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手段协同应用,倡导教师和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输入,如视觉、听觉等和外部环境产生互动,获取信息,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口译短期记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态,为学生设置更实用的场景,比如利用声音、图像、音乐、视频和布景等,还原或创造真实的口译场景,提高口译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展认知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4.记忆编码方式的多模态训练

在传统的口译短期记忆能力训练课堂上,教师先普及理论知识并告知学生练习方法,最常见的是形象化记忆和提纲式记忆;配套使用传统纸质版教材,并利用该教材附带的音频资料。单纯、静态的文本文字和程式化、标准发音的音频模态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

在多模态培养短期记忆能力的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在记忆编码方式上采取多样化途径,并在实际训练中,将编码方式显性表征出来, 虽然在真正的口译现场,译员不一定都会采取显性的方式,但课堂上我们可以借此模拟记忆编码的隐性过程。训练方法如下:


4.1图片化记忆

练习初期,选取叙事性强、内容较形象的段落,教师事先熟悉段落内容,课上以描述、叙事的自然口吻,说给学生听,根据内容的长短、难易程度,说一到两遍,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不做任何记录,待内容结束,立刻让学生将所听内容,画在纸上,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所听内容。其实,学生画画的过程,正是视觉化记忆编码显性的过程。举例说明,下面这段是笔者上课使用过的训练段落: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with a friend recently, and his cell phone rang, interrupting our conversation. There we were, walking and talking on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 poof! – I became invisible, absent from the conversation. The park was filled with people talking on their cell phones. They were passing other people without looking at them, saying hello, noticing their babies or stopping to pet their puppies. Evidently,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preferable to human contact.


鉴于这段内容相对简单,教师生动演讲过一遍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脑中形成清晰图片,随后画在纸上,看着纸上的画,用目的语口译出刚才听到的内容。在画里,同学们会画出公园,太阳,我和朋友,以及路人;朋友正在打手机,我变成了隐形人;周围的路人也在使用手机,不会彼此打招呼,也不逗别人家的宝宝或者摸摸别人的小狗了。

看着这样的图片,口译时其实就是看图说话,可以基本传达原文,同学们乐于做这样的练习,不再觉得乏味。即便口译时和原文顺序不同,图片画的比较拙劣,也无伤大雅。


4.2 动态化记忆

动态化记忆指译员在头脑里把讲话人所说的内容形象化,并至于情景当中。David Carroll认为, 在语篇记忆的三个层次中, 即表层表征(surface representations, 指词语的表层形式)、命题表征(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s, 指语篇意义)和情景模型(situational models, 指语篇所指的状态) , 由于情景模型是建立在同一篇章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紧密关系上, 因此记忆时间最长。试验表明, 动态化信息记忆比言语信息记忆能量大得多。如果译员能把源语话语信息以某种形象贮存, 对语篇所描述的世界建起一个心理或情境模型, 而不是记住其词语, 就能有效减少所记忆材料的符号, 使较少的符号或意象承载相对多的信息量。动态化记忆较好地体现了记忆的生动原则(law of vividness) 。例如,在练习下面这段演讲的记忆时,非常适合使用动态化记忆编码方式:


It was said by Sir George Bernard Shaw that "England and America are two countries separated by the same language." My first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is was when I worked as a camp counselor for two months in 2017 in Summer Camp. Before I went, all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cheme were given a short list of words that are in common use in the UK which Americans would either be confused by or would even offend them. I memorized the words and thought "I’ll cope".


在脑记这段原文时,鼓励学生在脑中搭建情境模型,形成有意义逻辑的连续事件,并让学生在口译成目的语前,口述在脑中的动态化片段:作者用自己的经历,生动讲述了英语和美语的不同。在脑海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英国和美国的地图或国旗,中间将两者分开的正是“语言(language)”这个单词。场景转到一个夏令营场所,作者在去之前收到一张单词表,上面写着在英国常用、美国人却会感到疑惑甚至会冒犯他们的单词,作者简单看了下,说:“我能搞定!”鼓励学生将静态的单词转变成动态的、有意义的画面,甚至自己就是里面的演员,该片段的导演。学生练习后,会发现记忆不再枯燥、无序。


4.3 逻辑思维记忆

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 应加快反应,迅速找出信息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联, 这对提高短期记忆效率有重要帮助。休·伊特(Huitt, 2003), 提出了以下五种信息组织的方法, 口译初学者在记忆编码训练时可以借鉴,上课练习时可以让同学们把脑中的隐性逻辑思维记忆“显性化”:

1)顺序法:时间顺序, 因果顺序, 渐进高潮顺序,从问题到解决办法的顺序。

2)方向方位法:南北或东西走向, 前后或左右方位, 从下至上, 从上至下等。

3)过渡法(连接词):应特别注意抓住表示逻辑关系变化发展的词或短语, 这对记忆意义的过渡或转承非常有用。

4)成分法(整体与部分):根据种类和概念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分类。

5)关联法:话语内容围绕某个中心话题展开。


在下面这段内容的记忆训练中,可以鼓励同学们自觉、主动使用这五种信息组织方法:


“我们第一次参观秦俑还是在1992 年。而秦俑是在1974年首次被发现的,那年,一些农民在挖井时挖到了一个陶俑头。我们去的时候一切设施才刚刚开始建设,实际上一号坑还只是部分被发掘。现在二号、三号坑都已在完工阶段了。秦俑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历史遗址。事实上,令人震惊的不仅是这支地下军队的巨大规模,还有秦俑复杂的形象,表情各异的神态,还有建筑构造,它设计独特,可以保护秦俑形象免遭自然力和污染的侵害。”


这段中出现的两个年份:“1992”和“1974”可以使用顺序法记忆,“1992”和“1974”还可以和自己熟悉的年份建立起关系,比如某个人的出生年份;“一号坑”、“二三号坑”可以使用方向方位法;段中的连接过渡词,例如“而、那年、实际上、事实上、不仅……还有……”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意义片段里构建段落逻辑框架,促进记忆;“秦俑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历史遗址”这句其实是“总”或者“结果”,后面“令人震惊的不仅是……免遭自然力和污染的侵害”其实是“分”或者“原因”,这种记忆方法使用了成分法;最后,整个内容都是围绕“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挖掘过程、地位和特征”来展开的,即关联法。以上分析的这五种组织方法,需要长期刻意练习,提高敏感度。


5.结语

口译记忆是对输入信息主动进行加工、编码之后的储存和提取。优秀的短期记忆能力是口译员的必备技能,而短期记忆的编码是提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口译课上,老师们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多模态的方法刻意训练记忆编码方式,如“图片化记忆”、“动态化记忆”、“逻辑思维记忆”等。长期训练下来,学生一定能够养成正确高效的记忆习惯,为之后的口译学习和工作,甚至是其他涉及信息处理的工作打下基础。还有其他哪些具体的记忆编码方式,这些方式的实证效果如何,以及笔记和脑记的黄金分配模式如何,都是可以继续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Carroll, Davi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 (3rd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7, 49, 166 -174.

[2]Huitt, W.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Cogni­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active, 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 2003.

[3]陈曦、潘韩婷、潘莉. 翻译研究的多模态转向:现状与展望[J]. 外语学刊,2020(2).

[4]康志峰.口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a.

[5]刘剑.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口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7(4).

[6]杨芳、孔祥立. 交替传译中笔记法与短时记忆的互动与融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6).

[7]张德禄、瞿桃. 多模态话语中的转译现象研究——以从大学英语课本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转译为例[J]. 外语电化教学,2015年11月(166).

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基础英语(A)I-II 》,项目编号:A3024.21.110。


作者简介:潘程程(1988—),女,安徽马鞍山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笔译教学。昌兰华(1979—),男,安徽宣城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