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探讨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蓉

单位 :重庆市开州区郭家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内容的不断填充与更新,新诗加入到了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然而,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新诗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像古诗词那般押韵而简短,它在白话的语境中表达出思想与美感。审美教育则指在为学生们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道德情操以及人格发展。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新诗 语文学习 审美水平


正文:

语文教学除了教授同学们语文知识外,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正确的道德意识,高尚的情操以及基本的审美情趣。新诗为学生们展示的正是真挚的情感与文学的美感。在语文的新诗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则可使学生们从中多多收益。但是在运用审美教育时,我们也要有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不足

1.忽略诗词本身的情感表达

新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情感的体现,它更加需要学生们去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新诗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施行“填鸭式”教育,只是机械化地向学生去讲解新诗的写作背景,解释诗词中的生僻字或生僻词,最后让学生去理解文章大意。然而,这种机械化的方法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新诗的教学。在新诗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2.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有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在审美教育的培养中教师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当前的许多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都有待提高。他们本身并没有对新诗进行认真的研究,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性的教学,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在影响着学生们。这对于学生们审美认知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因为这样下去,耳濡目染,学生们的审美认知就是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审美教育就能够从中得到体现。


二.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运用策略

1.营造审美韵味

营造出审美韵味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这一步对于我们审美教育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们对于审美教育的整体感知以及接受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好审美教育中的第一步。在新诗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教学的开始就营造出一种氛围感。所谓的氛围感就是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诗人的所想所感,感受到新诗为我们带来的美感。这样来,学生们感受到了新诗的美,也就会去欣赏与享受它的美。

比如在《乡愁》一诗中,余光中把抽象的思乡之情具体化,把它分别比喻成真实存在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深切地表达出了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播放一些表达思乡情感的音乐或者钢琴曲。在音乐或钢琴曲中让学生仔细浏览诗歌,感受诗词的韵味以及其中浓浓的思乡之情。随后,教师可以播放这首诗的诗歌朗诵,让同学们带入情感去聆听,感受作者的所想所感。在课堂中营造出新诗的美感,学生们便可从中尽情地享受,这就实现了审美教育的第一步。


2.获得审美感知

已经学会了欣赏新诗带来的美,下一部就要获得审美感知。如何获得审美感知?美读是做好的方法。通过美读学生可以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真实地感受到诗人的感情。这里的美读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放声朗读,而是把自己当成诗中的作者来表达出作者想要向我们表达的感情。除了美读之外,也离不开学生们的亲自实践,让学生们去感知作者所感知,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这样,呆板无声地文字能够变成鲜活的旋律呈现在课堂之中。审美教育会在其中起到成效,学生们会在其中得到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比如艾青的《绿》就可以作为一篇审美教育的课外教材。在诗歌中,作者通过描述到处一片绿色的春天,来表达出春天的美好,同时表达了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它代表着生命。通过作者的描写,一副生机盎然的春景已经呈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在我们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作者的感情,带着对未来地希望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着作者为我们呈现的画面。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感受春景,让学生们感受诗中满目皆绿的景色。或是,在春天的时候,让学生们去进行踏青,春游,放风筝等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拍下一些照片,随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体验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学生获得审美感知的进程就可以加快,审美教育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来。


3.内化审美素养

学生已经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后,还要具备创造美的能力。这正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实践,因此,内化审美素养在审美教育中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新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仿写或是创作诗歌。再拿艾青的《绿》来举例。在学生们进行了上一步所讲的活动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从中获得的灵感进行创作或者改写。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那些创作或是改写的优秀的诗词展现在课堂上,也可以对其进行配乐,让创作者富有感情地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其他的同学则负责认真地聆听,听后对其诗词进行赏析,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这一环节在审美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审美教育的最终体现。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们也能够知道自己的审美教育最终在学生们身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

审美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新诗教学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它不仅仅向学生们展示新诗的内容与文化,更多地是在为学生们提高审美认知与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们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然而,进行审美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运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能够看到美,感受美,欣赏美,最后创造美。初中阶段,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能够最大化地提高。


摘要:

[1]张惠春. 探讨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9):299.

[2]沈首梅. 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3]袁爱国. 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语文建设, 2016(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