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护理中的效果对比

李萍

五常中医医院 150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胆结石护理中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应对效果对比。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4月,选取这期间内来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整体心理状态更好,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两者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整体护理成效,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胆结石;效果对比

胆道系统分为胆囊和胆管两个部分,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被称作胆结石。胆结石又称胆石症,主要病因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吃早餐、运动过少等,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常见于肥胖人群和多产女性。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此疾病,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使得患者更快回归到正常生活之中。接下来,本文将就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措施进行比较,评估出最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2月~2021年4月本院胆结石患者抽取90例作为研究样本,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女(23/22),年龄34~55岁,平均年龄(44.5±3.5)岁;研究组男女(24/21),年龄35~54岁,平均年龄(44.5±3.2)岁。将这两组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相互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术前观察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指导饮食与用药方面,帮助患者进行康复。严密观察恢复情况。

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①由于胆结石患者会感到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所以先对其进行止痛处理,过程中安慰情绪,缓解疼痛引起的紧张和焦虑。②入院后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性格。遵医嘱带领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各项指标数据。在检查过程中讲解胆结石手术具体流程,交代注意事项。③术后对其进行饮食和用药指导,根据患者性格采取针对性沟通方法,使得更加易于接受,保证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言语沟通是否科学、护理内容是都合理等,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以上,比较满意为60分以上,不满意为60分以下。

(2)SAS与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评分标准为正常:50分以下,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SDS评分标准为正常:53分以下,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S28.0统计学软件实行数值统计处理,(62aaed774577e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作为计量资料表示,两组之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来进行检验,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1 护理满意度[n()]

分组

护理方式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常规护理

45

19(42.22)

9(20.00)

17(37.78)

28(62.22)

研究组

优质护理

45

30(66.67)

12(26.66)

3(6.67)

42(93.33)

χ2

-

-

-

-

-

41.667

P

-

-

-

-

-

<0.001

2.2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整体心理状态改善更大。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62aaed774577e_html_b043488cc1e0c751.gif±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3.15±1.48

52.57±2.25

66.98±2.28

52.56±2.46

研究组

63.21±1.14

50.88±2.74

66.87±2.24

50.86±2.16

t

0.215

3.198

0.219

3.483

P

0.830

0.002

0.827

0.001

3讨论

胆结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胆囊结石,它的症状取决于结石存在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堵塞和炎症等。少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生都不会显现症状。较大的胆囊结石会使得起中上腹或右上腹产生闷胀不适、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1]。较小的结石会在患者吃饱或夜间平躺时产生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另一种是肝胆管结石,这种常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发生[2]。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等,严重还会导致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进行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根除病灶,配合护理方法可以彻底治愈胆结石[3]。临床上一般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用药和生活指导,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常规护理方法渐渐展露了弊端,它过于注重操作内容,往往会忽略内心感受,导致患者出现不配合服药、治疗等表现,不利于进行康复。优质护理方法通过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深厚的护患关系,使得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更加配合治疗,加快恢复速度[4]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两种护理方法进行对比,优质护理方法效果更加突出,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定期巡视病房,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适当的沟通使得患者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这种方法为护理发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6):192-194.

[2]兰维娟.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19-21.

[3]张爱琼.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53.

[4]李新兰.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