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患者中的应用

王晓露 谭长俊通讯作者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对其编号,奇数号30例纳入对照组,给与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行面罩吸氧。偶数号30例纳入观察组,给与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行早期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束标准以能够采取鼻导管给氧为准,必要时根据指征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转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转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达到鼻导管给氧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功能标志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快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病情恶化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心肺功能;疗效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1]。及时恢复重要器官功能,尤其是呼吸功能,迅速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的关键,其中辅助通气治疗是临床快速改善低氧血症最为重要的方法。本研究目的在于探析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按照收治顺序对其编号,奇数号3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1~78岁,平均(63.2±7.24)岁;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24例、风心瓣膜病1例、退行性瓣膜病8例;I型、Ⅱ型呼衰分别27例、3例。偶数号3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9岁,平均(63.8±8.11)岁;合并高血压17例、冠心病25例、风心瓣膜病2例、退行性瓣膜病7例;I型、Ⅱ型呼衰分别26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情况、呼吸衰竭类型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强心、扩张血管、利尿、镇静药物治疗。对照组行面罩吸氧,观察组患者予以早期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至病情好转,符合鼻导管给氧标准,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若符合有创通气治疗指征则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设置在5~10L/min,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反应,根据患者呼吸频率及面色等指征随时调整氧流量,仍不能改善者评估是否更换通气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确诊后即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双水平正压气道通气模式。根据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血压及对机械通气的耐受性,调节呼吸参数,吸气压力在10~25 cmH2O,呼气压力设置为6~12cmH2O,从低至高调节吸气及呼气压力,氧浓度为30%~100%,呼吸频率15~18次/min。通气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功能、血气指标、意识等,患者病情好转则停止机械通气,或改用面罩吸氧。

停用无创机械通气指征:患者病情好转后撤机,若患者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气指标及SpO2无反复后即可完全脱机。病情好转标准:(1)呼吸困难及气喘症状明缓解;(2)肺部湿哕音和哮鸣音完全消失;(3)胸片示双肺无肺水肿表现;(4)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仅有轻度低氧血症。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1.3.1 有创机械通气比例

比较两组患者转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

1.3.2 鼻导管给氧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从治疗到鼻导管给氧的时间。

1.3.3 好转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

1.3.4 心功能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62aaf455c3b44_html_3140749409f0df4a.gif 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62aaf455c3b44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创通气百分比

对照组有7例患者转有创通气治疗,百分比为23.33%(7/30),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转有创通气治疗,百分比为3.33%(1/30),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鼻导管给氧时间

观察组从治疗到鼻导管给氧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时间早,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好转率

观察组好转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23/30),组间差异显著(P<0.05).

2.4 新功能指标比较情况

治疗后,两组BNP水平仅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715.43±189.21

353.51±79.85①②

对照组

30

714.97±188.86

570.29±92.73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为肺循环充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急性左心衰竭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室舒张末压增高,肺静脉血回心障碍,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肺间质及肺泡内急性肺水肿,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加,肺弥散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引起Ⅰ型呼吸衰竭[2-3]。若病情持续恶化,出现呼吸肌疲劳、痰量增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起Ⅱ型呼吸衰竭。

有研究报道[4],有研究表明正压通气能减少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增加心搏出量,增加左心射血分数,适用于急性左心衰竭造成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其作用机制:①正压通气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②正压通气增加胸腔内压,减小心室跨壁压,降低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③

正压通气可以使陷闭的肺泡扩张,增加呼气末肺容量,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合;④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肺泡内压和肺间质静水压,改善肺泡内

和肺间质水肿,促进氧合。一般情况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过镇静、改变体位、强心、利尿、扩血管、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等常规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但针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极危重,常规治疗方法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5]

本研究对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与采用常规面罩吸氧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有床百分比明显降低,鼻导管给氧时间明显提前,病情好转率明显提高,新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

总而言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情恶化率,提高患者心功能和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巫文武,刘贝贝.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标准抗心力衰竭方案对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4):4340-4342.

[2]林瑜. 无创呼吸机联合ICU优质化护理在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16):168-169.

[3]陆宇翔. 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吗啡治疗急诊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探讨[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3):70-72.

[4]王新宙,贾艳静.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8):60-61.

[5]李军,郭平,任继华. 急诊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21,27(3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