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

王潇雅 凡春玲 张玮通讯作者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730000


摘要:护理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源于康复医学,并随康复医学不断发展。为提升护理康复效率,让临床康复更为有效的开展,应协同创新。协同护理创新是常规康复的重点、关键环节,促进了护理项目的丰富,提升护理护理内涵,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变得更为和谐、有效。本文就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进行综述。

关键词:护理康复;创新;协同护理

护理康复是一门综合学科,将康复医学与临床护理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其根本宗旨是通过康复技能、知识、理论对患者身心进行干预,在保存患者生命基础上,开展剩余机能训练,实现疼痛减轻,达到生活能自理,让患者能回归社会。我国护理康复起源虽然较晚,但近来年,但面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老龄化趋势加快,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提升护理康复质量、协同创新势在必行,是满足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适应2021年卫生部提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是应对各种人为伤害、自然灾害的需求,也是让康复护士向专科护士发展的需求[1]。患者是护理的客体、护理的服务对象,协同患者进行护理康复创新是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做一综述,以飨读者。

1 护理康复

1.1 护理康复的发展历程

康复医学起源于上世纪世界大战中军队中大量伤兵需要康复,战后因交通意外事故、老年人与残疾人增加,与生物医学、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我国自1987年在“康复护理研究会”报道护理康复以来,已有30余年历史,且国内专业人也认识到护理康复对康复医学的重要性。经过10年发展,中国康复护理学会的成立使护理康复进入一个新台阶。但目前护理康复在高校的教育现状仍未受到重视,高等医学院校仅将康复护理专业作为选修课,开展康复护理课程的卫校也屈指可数。

1.2 护理康复的特点

护理康复与专科护理一样,以预防为主,在预防的基础上整个护理过程中贯穿了功能训练、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使患者改变负性情绪产生的心理应激,减少对疾病的刺激,提升患者根据护士要求科学地进行功能训练;在协同护理等被动护理基础上强调患者自我护理,通过实际运动与生活结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3 护理康复的内容与目标

康复护士工作内容复杂,又具专业性,集病情观察、治疗协作、护理实施、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病房管理为一体。在患者康复不同时期,其护理康复内容不同。(1)在疾病发作期,与专科护理一样,护理内容以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做好肌肉萎缩、压疮、感染等预防工作。(2)疾病恢复期。协同健侧维持肢体功能,预防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患处、伤残处协助中层得进行翻身、关节活动维持等康复训练;预防肺炎、压疮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家属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改善患者自卑、抑郁、失落等负性情绪,提高康复遵医依从性,提高回归家庭的信心;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能自我照顾,让家属在出院后具备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知识与能力。所涉及的护理康复技术有体位转移、关节活动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放松训练等。

护理康复与其它专科护理一样,均以患者为中心,在减少患者痛苦基础上,减少继发功能性障碍,使现有机能或剩余机能得到维持,以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家庭、社会。

1.4 护理康复所涉及理论与疾病

护理康复本就来源于康复医学,是护理学在康复学的运用,因此护理学是护理康复的基础;另外,护理康复还涉及到神经学与运动学,这两门理论体系构成了护理康复技术的理论根底,促进了护理康复的发展,解决了临床学不能解释的问题,构成了临床现阶段医院功能定位中的康复问题,另两个是预防与治疗[2]。护理康复所涉及的疾病包括三大类,一是中风、颅脑损伤、老年痴呆等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康复,二是颈椎病、骨折、手外伤等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康复,三是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慢性的护理康复。

2 协同护理创新

2.1 协同护理

协同护理理论来源于Orem,将护士、患者、家属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教育、协作、指导技能与责任制,患者自护潜能,家属与患者参与作用,将三者进行了有机协同。国内外研究中,都证实了协同护理的作用。李兰等研究中[3]对结肠造口患者协同护理,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都明显好于常规护理,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2.2 协同护理在护理康复中运用

护理康复患者通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时间长,协同护理在护理康复中更具有价值。张亚琴等研究中[4]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协同康复护理,在降低术后疼痛感度,与提升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常规护理更具价值。周伟等研究[5]证实协同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更具价值。

2.3 护理康复协同创新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强的学科,为适应患者需求,护理新材料,应不断创新,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康复是护理学的分支,其应遵循护理学基础,给予协同创新,提高患者、社会与政府满意度。陈霞等研究中

[6]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三联创新康复护理,遵医行为较单一的常规护理好,也明显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路洪珍等研究中[7]给予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协同护理创新康复护理,提升了康复效果,也促进了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殷丽芬等研究中[8]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创新的康复护理、创新的个性化、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

3 小结与展望

护理康复最早来源于世界大战后伤兵需要康复,在我国尽管起源较晚,面对我国老龄化趋势、慢性疾病、交通事故等增加,护理康复和康复医学被重视起来,与预防、治疗共同列为临床现阶段医院功能。此时同时,护理康复的内容与目标也有所不同,在患者处于不同期其护理项目也呈现不同,其复杂性涉及了多门学科,包括运动学、神经学、心理学等。护理康复的主体是患者,让患者、与患者有相关关系的家属参与到护理中,即可节省有限的人力,还可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最终提升护理质量。面对患者需求的提升,临床新护理技术的提升等,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蒋红. 康复护理概述[J]. 上海护理,2017,17(1):91-94.

[2]蔡立柏,刘延锦,郭玉茹,等. 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4):508-514.

  1. 李兰,卢玲玲. 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8):1503-1506.

[4] 张亚琴,李艳婷,单丹丹,等. 协同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4):515-520.

[5] 周伟,胡娅莉,顾志娥,等.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849-2852.

[6] 陈霞,邹倩倩,高美林,等. 三联创新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遵医嘱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488-1490.

[7] 路洪珍,毕研娟,刘丽,等. 专科创新康复护理在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30-2033.

[8] 殷丽芬. 人性化护理与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5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