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高段德育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论小学高段德育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宋忠娟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桂花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引入和推行,为教育教学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小学德育模式也正面临着变革和创新。在小学教育阶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增加教学效率和教学力量,对学生日后的学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小学生年纪都比较小,正处在性格和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为了提升德育质量,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培育小学生优秀的行为。本篇重点对德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弊端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指出在德育课堂中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并期望为有关人士带来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引言:德育教育和常识教育是互补的,学生只学到知识而没有基本品德的建立,那教育的只能是书呆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却有优秀的思想德育,我认为这样的学生也是会受到社会的青睐的。所以,德育课程远比基础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有了优秀的思想品质作为基石,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下去。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有效实施德育实施可从以下几点开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与要求

1、学会倾听的习惯

如何听取他人的建议是一项关键的教学技巧,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听取同伴的意见,就能主动地、合理地进行教学过程,也可确保教学有效地进行。这要求学生上课时不做小动态,不玩玩具和教学用具,不作与学业不相干的事情。在课堂上仔细聆听其他同学发言,看学生陈述内容是不是真实,有无需要补正的。还要仔细聆听教师讲述内容,并按要求认真地进行。。

2、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会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方式、思维品质,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也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可以提高人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1]。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时集中精力聆听,仔细思索,积极发表,勇于发现,大胆提出自已的想法,对不明白的问题也要积极地向老师求助。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创新能力的开端。所以新课程教育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这就需要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追问,与人沟通,不怕说错。发声时,站得直,口齿清楚,嗓音也要洪亮。

3、自主学习的习惯

阅读是积淀人文建构的重要途径,对文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边读边思、圈点勾画、写好读书笔记的习惯,重视文学基础知识的积淀。要喜欢阅读,乐于与好书交朋友,培养读书的好习惯。避免读不健康书刊、看不健康光盘、访问不健康网络。而认认真真写字,不但可以增加作业的准确性,同时也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严肃责任的良好习惯具有正面的作用。学生书写坐姿一定要端正,会准确执笔,并做好三个一———眼离书籍一尺,胸离桌上的一拳头产品,执笔处脚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端正自然大方,并保证卷边整齐,不要乱用涂改液和修补纸。。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对应策略

1、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目前,在学校德育课程中还是会采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一般都会采取口头灌输教育方法[2]。不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已经成为自我展示的独立个人,也能够在学校德育课程上发布自己的言行和观点,但是在老师和父母都没有有效制约的状况下,学生的德育和言行可能会发生较大的问题。也因此,学生在口无遮拦的状况下,不管什么言论都破口说出,使用网络资源或者伪装成黑客进入到别人的个人信箱,甚至窃取了别人的个人秘密。所以,在新媒介时代背景下,学校一定要树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每一位学生都是自由的个体而生存,不愿意被人管制,但一旦老师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就会形成了厌倦,不愿意自主学习。所以,德育教育管理者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个人成长状况,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标准和行动规范。。

  1. 创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老师需要正确鼓励学生,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也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旦老师单独指责某一个学生,其余学生就会幸灾乐祸。而一旦老师赞扬纪律较好的学生,其余学生就会形成羡慕的心态,会效仿这名学生,把这名学生当作模范,此时的课堂教学更加井然有序。而一旦老师采用了严厉的指责方法,会极大负面影响学生的尊重心,而且还会形成不服气的心态,同学会觉得全班同学秩序都不好为何单单指责我?从而根本无法实现出德育课堂教学的真实目的。如果说老师总是赞扬全班学生,这些学生们本身就存在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会直接影响班级的其他同学,而这样家风的传承教育也会使学生们对道德素质有一个新的理解,学生间共同交流与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更优秀的行为习惯。

  1.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行为

良好习惯是一个人通过不断锻炼所养成的一个行为特点,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德育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3]。有的老师或许会觉得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中学阶段更有效,但最富有可塑性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并且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一项很长期的工作,所以我们抓得越早越好,越久也越有效,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入手指导学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叫喊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要见成效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综合考量,从全面入手德育工作。除了我们的常规的思想德育教学课堂之外,我们还必须营建完善的德育环境,建立详尽的教育规章,并明确小学生相应的行为规则,让学生明事理、知对错。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各个班集体的不同状况,建立适合班集体的教育制度,并提出自己班集体的阶段教育目标,指导学生从生活、学习中的每一细节入手,逐步规范自身的日常活动,最后起到强化成为习惯,习惯成自然的德育效应。

结束语:学校德育实施工作是一项必须长久坚持不懈的工作。学校德育教学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实践,耐心、细心地将我们的教育工作进行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环节。我们不但要确保德育实施的有效,还要确保德育落实的有效。制订好的德育实施目标就必须要去认认真真地实施,认真评估,认真反思。

参考文献:

[1]车驰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学周刊,2019(05).

[2]孙凤珠.注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快乐和谐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68-69.

[3]王庆梁,马金龙.试论现代小学德育管理[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