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在法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赵氏孤儿》在法国

毛宇晨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30081

摘要:《赵氏孤儿》自出世以来,便引起一阵改变热潮,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从中脱颖而出,其中《中国孤儿》既承袭《赵氏孤儿》,但人物设置,精神内核,都较之有了很大的异质性。那么既然《中国孤儿》取自《赵氏孤儿》,成为两个独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品。本文从传播途径,原因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赵氏孤儿,传播途径,原因

一:《赵氏孤儿》的传播途径

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为《中国悲剧:赵氏孤儿》。马若瑟首先注意到了《赵氏孤儿》,并将其翻译,取名为《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法国富尔蒙土室图书馆收到该剧本后,在巴黎《水星杂志》上发表,《中国通志》(1735)收入《赵氏孤儿》,并享有首篇翻译的巨大文学地位。1753年,作家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于1755年8月20日在巴黎上演,引起强烈反响。

瑞士作家让乔治·努瓦尔等均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必须承认,杜赫尔德给我们的那个中国剧……连欧洲最有名的戏剧也赶不上。中国人是一个聪明而有见识的民族,在行政管理方面是非常有名的。因此,毫不奇怪,这戏的情节是政治性的。

二:《赵氏孤儿》传入法国的原因

1.对中国元素的热爱

中国元素的本身热爱是传入18世纪欧洲的本质原因。但中国元素的热爱更多是一种“陌生化”。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而法国人对于先前中国文化是属于空白的认知,并非出于因中国的熟稔而产生的热爱,而多是因陌生产生的好奇,再者,《中国孤儿》中“并无真正的中国气息,只不过描写了想象中的中国景观”,因其留住观众臆想东方的美好。究其根本,是一种陌生化而产生的优美与崇高。

1734年2月的《水星杂志》上刊载的一封不记名信件中:“先生,这就是我答应给你的一件新鲜别致的东西”,“新鲜别致”是指从未出现过,为法国观众所喜爱。“凡是时代较古或地区较远的东西总能够引起我们的仰慕”从而使得《赵氏孤儿》在法国畅通无阻。

2:法国现实背景

18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扩张政策的实施,转嫁危机,发动战争,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百姓苦不堪言。启蒙主义思想的产生,给18世纪的法国带来一丝曙光。伏尔泰作为领袖,文学作品之中少不了自身思想的影响。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批判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他提倡自然神论,主张言论自由,如伏尔泰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自由。”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决定伏尔泰的作品的思想倾向,《中国孤儿》是伏尔泰唤醒阶级思想,解放自由的重要武器。而《赵氏孤儿》的搜孤,救孤所表现的内在价值,成为法国人民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剂良药。

雨果曾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3:合理的编译

合理的编译是《赵氏孤儿》传入的重要原因。《赵氏孤儿》的背景是中国的元朝:成吉思汗大一统中国,从搜寻孤儿,到救孤的改变,改变了《赵氏孤儿》的情节结构以适应剧情的变化。为了迎合读者阅读的需求,美化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蒙古人,丑化物质和精神文明都相对先进的中原人,达到歌颂蒙古成吉思汗的目的,传递自然神论的思想,伏尔泰将原始状态或自然状态置于最高位置,但伏尔泰却承认文化的反征服,即中原人文化的同化,既肯定自然权利的重要性,也肯定文明的影响,合理的编译让《赵氏孤儿》得到更好的传播。

三:总结

《赵氏孤儿》在法国的流变,不仅仅应该停留在实证方面的考察,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比较,必然会产生美学上的交流与互通,在源头上的追根溯源是远远不够的,记录历史事实是法国学派的关注点,在罗列不同文学观念的清单是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确认、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面对人类所关心的共同问题,比如《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之中我们发现两者具有审美的共同性,都有对人生命运虚无缥缈,以及生命的关怀的问题。罗曼·罗兰就在日记中写道:这种“人的一致性”使文学这种人类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物化形态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人类共同具有的、彼此相通的、有审美共鸣的文学的同一性”。《中国孤儿》流传到法国,不仅是空间上的一次转变,而且是时间的大跨越,从元代纪君祥完成《赵氏孤儿》的定稿到18世纪伏尔泰《中国孤儿》的上演,而赵氏孤儿却能不失掉原有的生命力,而为各个国家所体认,其中想必就有“人的一致性”在发挥作用。或许,罗曼罗兰这句话正是对挖掘文学作品审美性的重要性的揭示,而要要把美学联系和事实联系相结合。但这不意味着同源性和类同性的两方面的研究就是终点。中国学派提出的“跨文明”的变异性又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文化过滤,文学误读,文学的他国化等阐发的变异,尽管法国学派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比较文学中翻译变异的诸多观点,这也就证明文学“创造性叛逆”是存在的,比如《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价值观的重构,对人物体系的改变,“创造性叛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深刻把握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坚持辩证的观点,反对以静止,绝对的一种态度去看待不同文学不同的联系,而是要以一种变动,全面的辩证观点去关注两种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

四:参考文献

[1]张璐璐.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看《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J].西江月,2012,(24):15.

[2]范存忠.《赵氏孤儿》在启蒙时期的英国[A].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比较文学资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