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新时代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研究

吴钰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 长沙 410029

摘 要: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文化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把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列为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因为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馆事业或曰群众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民众接触外界文化的方式和机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传统的群众文化开始变得越来越淡薄。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基于群众文化视角下进行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创新方法

一、前言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一些地方,群众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以人民大众为基础的群众文化建设。假如可以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作一个非常凝重、非常高端而又非常美丽的大厦,那么群众文化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只有这个根基牢固,大厦才不会倾斜、倾倒,才能保证正常的航标指向。在当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一些新文化相比,由于缺乏一定的感染性和传播性开始逐渐被淘汰和淹没。

二、目前我国群众文化音乐的现状

(一)、 缺乏创新

群众音乐创作其实也就是一种将生活升华到艺术的一个过程中所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创作素材基本是源自人们的生活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开始逐渐地加快,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相似性。而且现在全国范围内各地的人口流动也非常大,已经很少有城市是以纯粹的民风民俗所主导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因此,民众音乐在创作的时候自然不能够再依靠某个地方的民众意识形态作为创作基础。在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之下,能被大众所接受的音乐也就被传播得越发广泛。而且有些地方根本不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在这些文化传播部门并没有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在音乐创作的时候自然也就很难加入一些新的思想,从而所创造的一些群众化音乐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二)、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创作难度大

20世纪,我国民众接受音乐的路径并不是很多,因此人们的音乐审美很难受到外界的影响,整个社会上流行的都是统一的风格。在进行群众音乐创作的时候,只要主线路不错,创作出来的就可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现在由于人们可以接触到音乐的途径很多,不同年龄段之间也有着自己不同的流行风格,所以这些音乐欣赏代沟也就越来越大。尽管有一些地方的文化部门结合着当地的群众文化特点创造出了一些音乐,但是由于并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传播的时候也并不是很广泛。如果只是以特定人群为目标进行音乐创作,根本没办法实现广泛的传播,而且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他们遇到自己喜欢的元素之后,就会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年龄段的人。因此,无论是哪个阶层的受众群体,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需求。

三、新时代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几点原则

(一)、要注重多视角地表现人民群众关注的题材内容和真情实感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直接呼唤、激发情感与意志的表现性、表情性艺术形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既表现了人民大众对客观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又显示了人民大众主观上的追求、愿望、意志和憧憬。群众性音乐作品创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真切反映人民大众所关注的题材内容,表现当代人民大众的心声、感情的音乐作品,才能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才能使人民群众爱听(即所谓“入耳”)、爱唱(即所谓“入口”)、受到感染和熏陶(即所谓“入心”)。

(二)、要注重致力于传统特色音调与当代大众审美情趣的结合

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提高的。在多样文化相互争艳的情势下,如何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适应人民大众不断变化、提高的审美意识、情趣,是致力于谱写群众性音乐作品创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近些年群众性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在这方面显现出的成功经验主要是:一是要从观念上解决如何正确理解、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问题,切不可把大众审美趣味理解成为艺术趣味的某一低级层次或原始阶段。二在创作手法上,要在学习、把握、继承地域(地方)性传统特色音调的基础上,努力追求群众性音乐作品艺术表现语言的当代性。

(三)、要注重借助现代传媒平台彰显群众性音乐作品的价值和艺术力量

鉴于音乐所用的物质材料结构(声波振动)的非语义性特点和抽象性特征,音乐作品往往更为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传统平面媒体在很长时间对音乐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广播电视的出现,给音乐插上了跨越时空的翅膀,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传媒平台,更是为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大的空间。尤其是互联网以极大的容量,通过即时通讯手段,成为当代各文艺门类作品的重要载体和全方位的展示平台,使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文艺创作,走出了“纯专业化”的“圈子”,更直接地面对社会、面向大众,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选择。所以,群众性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们,应有效地运用现代传媒平台,使自己的创作成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多地接受人民群众的选择、评鉴,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文化价值。

四、群众文化音乐创新方法研究

(一)、为民众音乐加入一些新元素

正如前文所说,我国不同地区的民众音乐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就是因为在曾经信息传播不流畅的时候,文化交流并不是很密切,因此也就容易形成区域性的音乐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发密切,在进行民众音乐创作的时候,应该将当下一些流行的元素与传统的民乐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比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民谣歌曲就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因素进行有机结合的一个结果。只不过这些民谣现在主要针对的都是一些年轻的群体,毕竟现在“80 后”~“00 后”才是网络音乐消费的主力军。

(二)、民众音乐作品需要多途径传播

现在一些地方文化部门所创造出来的民众音乐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不过如今看电视和听广播的人有限,广播和电视的接受群体大多都停留在中老年阶段,年轻人一般都是通过一些移动的多媒体设备。人们听音乐的主要来源有各种娱乐软件,比如说酷狗音乐、QQ 音乐、网易云、荔枝之声等。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小视频的娱乐软件,比如快手、抖音等。虽然传统的电视和广播在传播的时候其权威性要比这些娱乐软件高,但是效果和这些娱乐软件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三)、增加音乐的内涵

现在一些地方民乐创作者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这些人虽然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新的音乐元素,但其创作思想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因此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和年轻人还是存在代沟的。在民乐创作的时候,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带着一些年轻人共同创作,将年轻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念融入音乐创作之中。现在有些年轻的音乐创作人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一些高端的乐器和电脑合成技术都比较的熟悉,从而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的作品。而且年轻人比老年人的创作者更了解现在社会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历程,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创造出一些引发共鸣的歌曲。就比如说网络上著名的歌手毛不易,其实创作的歌词并没有太多复杂的词藻,背景音乐也并没有一些激昂的曲调,而他的音乐之所以被广泛传播,就是因为表达的那份情感可以让很多年轻人在心中得到共鸣和认可,现在基础民乐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最缺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