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学会微笑——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学会尊重,学会微笑—— 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性

吴赛玲

梅州市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514299

摘要:健康、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初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好的,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班主任老师是小学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先行者,新时代背景下,“严师出高徒”的理念逐渐淡化,班主任老师要顺应时代潮流,用“尊重”和“微笑”促进师生之间良性沟通,切实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落实健康人格培养,创建积极、温馨的集体氛围。

关键词:尊重;微笑;班主任管理;小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康发展、主动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均处于浅成熟阶段,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情绪影响。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者,主要承担班级优良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状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齐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学生,与学生维持友好的关系,是一项班主任老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尊重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懂得尊重被教育者的智者,好的班级管理一定是班主任与学生双向配合达成的,是双方情感交流的体现。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对的群体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会在未来承担建设祖国责任的青少年,每个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一个人格都应该被尊重。班主任和学生因为站位不一致,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是班级管理的重大难点之一。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想法,可以让学生在校园感受到尊严感,更容易产生愉悦的心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同时,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因为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情感比较脆弱,遇到困难更容易产生退却心理,此时若有班主任的引导萌发解决措施,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微笑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性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基础之一,通过微笑更容易实现心灵沟通,喜欢微笑的人更容易展示真诚和友好。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建立积极向上团结的班集体,班级管理不是一个通过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班级管理更是一种心灵管理,用心关注、用爱感化的效果会更出乎意料。事实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力于微笑的力量更有助于搭建学生和班主任友谊的桥梁,学生更愿意主动接受管理,教师也更容易走进学生中心。一个爱微笑的班主任,有更大的可能性走进班集体中心,产生吸引集体的向心力,围绕班主任的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学生的集体信念感更突出。

3.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措施-尊重与微笑并行

3.1学会倾听,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引领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始终处于平等地位。作为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长,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想法,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更要注意在倾听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诉求,及时发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来自班主任的关心,进而产生信任和依赖,更愿意展示真实自我。解决问题时,也要着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纠正错误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学生的诉求来敲定解决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格被尊重。以学生经常迟到为例,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杜绝多次在班级公开批评的行为,相反可以在课间单独找学生了解情况,分析学生每天迟到的主要原因。当了解到学生迟到是因为家和学校相离比较远,那此时班主任首先要表示理解,说明路上花费时间过多的客观原因,再进一步提出早睡早起、早出门的建议,让学生感受到理解的同时又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杜绝迟到行为再次发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2学会微笑,尊重学生日常

微笑是一种语言,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班主任是每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每天要与学生进行很多的交流互动,如果总是以严肃、冷漠的状态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交流的效果一定是不乐观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于情绪的管理和认知更表面化,他们更喜欢和善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情绪不仅会拉远与学生的距离,还不利于班级管理。所以,班主任老师尤其要注意经常保持微笑,在小学生的情绪上带去正能量。小学生因为人生阅历不足,很难直截了当读懂老师的内心世界,但可以很直观第从老师的脸上了解其心情。当班主任在班级生气并大发雷霆时,学生当下的感受会是紧张、害怕,这种情绪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班主任老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学生会放下心理防备,更容易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作为一名教英语的班主任而言,更容易通过英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当学生上课时想要去卫生间时,老师可以通过俏皮的“of course, do as you please”,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还能以日常的对话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3学会赞美,尊重学生行为

一般情况下,正向激励的效果要比负向激励的效果更明显,小学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赞美更能激发潜力,更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班主任总是崇尚批评、高压为主的班级管理方式,尊崇“严师出高徒”的理念,但是这种模式的输出,让学生对制度和规定的服从更加趋于表面化,长时间的高压政策反倒会刺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一个小学生长期处于批评状态下,便很容易在小学阶段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严重会消极自卑,影响其一生学习的态度。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多实行表扬政策,多赞美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建立好对学生的信心,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但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赞美”的度,不能事事赞美,过度的赞美反而会产生自负心理。聪明的班主任一般在布置一项稍有难度的任务时,会采用赞美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主动完成的意志。比如,当班级集体大扫除时,学生总会有干累不想干的时候,这是班主任便可以借助“赞美的艺术”激发学生主动劳动的行为,可以赞扬擦玻璃的学生玻璃擦得亮、摆桌子的学生摆得整齐,一般小学生受到赞扬后,会更愿意付出劳动以换取更称心的赞扬,所以说赞美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项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徐依辰.学会尊重 学会微笑——刍议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作用[J].科普童话,2020(10):174.

[2]张时华.微笑和尊重并行——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6):26.

[3]毛宗敏.学会尊重 学会微笑——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121.

[4]倪海峰.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