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用药安全风险管理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儿科临床用药安全风险管理评价

望翠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将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作为主要方向,选取部分住院患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共计60例,均发生过用药不良事件,收集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安全风险管理,之后分析儿科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结果:所有的患儿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或出现错误、缺乏完善的查对、用药操作引起的错误、护理素质因素、实习带教缺乏严格性、过期药品未检出所致的错误,分别有24例(40.0%)、13例(21.66%)、11例(18.33%)、6例(10.0%)、5(8.33%)、1例(1.67%)。结论:在儿童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存在较多护理安全隐患,需要临床中加强用药安全风险的管理,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从而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儿科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使用药物治疗,然而在用药过程中常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费用,还会导致患儿的健康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患儿的用药合理性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管理内容[1]。为了进一步分析用药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本研究选取部分患儿接受该方法管理,并统计相关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中,选取符合要求的患儿纳入研究,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完成,收集数量为60例,所有患儿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1例和29例,6个月为所有患者中的最小年龄,5岁为所有患儿中最大年龄,平均(2.36±0.79)岁。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于同意书中签字,经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1. 方法

对所有的患儿使用安全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落实相关规定和制度。在儿科安全管理中,将用药安全的相关制度落实到管理中,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重新核对或优化医嘱,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嘱制度,落实到管理中,同时还要对核对制度进行完善,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要求护理人员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对医嘱进行核对,可利用双人核查的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保证与医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以便医嘱的执行,如果发现先问题需要进行确认,若无问题则执行医嘱。对护理人员加强管理,明确其责任,保证其能够在护理过程中,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减少询问次数,将护理干扰降到最低。每天对医嘱定时进行核对,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护士站,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提示板,将用药的具体信息纳入其中,并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严格履行核对制度,以免出现漏洞。(2)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强化。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的观念,以此为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护理管理人人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并使其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得到加强。在实际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患儿的情况,并熟练地掌握药物治疗的方案,在用药过程中给予患儿家属正确的指导,同时将药物相关知识通俗地向患儿家属讲解,使其能够对药物名称及药理有充分的认知,促进用药配合度的提高。另外还需要相关人员的药学知识加强培训,在此期间让护理人员充分的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要求护理人员对药物说明书进行详细阅读[2]。(3)对儿科用药标准严格遵守。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要全面落实,在进行液体药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检查该原则,以免发生污染,另外配置液体期间,需要明确配伍禁忌。详细且准确计算药物的剂量,药物使用期间对其应用情况进行详细核对,采用双人核对制度。另外在患儿用药期间需要根据其年龄和药物性质进行合理的顺序安排,并控制好输液速度,严格管理微量泵滴速和输液泵滴速。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查,以免发生意外。(4)对药物的安全加强管理。儿科药物应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并做好标记和记录,明确药品的失效时间。另外根据药品的类型进行分类,并按照固定存放。(5)对病区加强管理。护理人员要对病区管理加强重视,要注重环境的干净卫生,并提高其舒适性,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要保证其合理性。在护理期间合理的排便,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护理人员焦虑,切实做好每日的五查工作,定期检查护理质量。

    1. 观察指标

了解患儿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百分比和(`x±s)是本研究相关资料的重要表示方法,而t和X2比较是组间的对比方式,数据的处理依靠SPSS 23.0计算机软件完成,资料如果存在较大区别那么就使用(P<0.05)这一统计学差异表示方法。

2 结果

用药不良事件详情见表1。

1 分析所有患儿不良用药事件(n/%

项目

例数

比例

执行医嘱错误

24

40.0

查对不完善导致的错误

13

21.66

用药操作所致的错误

11

18.33

护理素质引起的错误

6

10.0

实习带教不严格导致的错误

5

8.33

过期药物未检出所致的错误

1

1.67

3 讨论

儿科是临床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所收治的患者均为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儿科护理中风险因素的增加,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会产生医疗纠纷,还会导致患儿的安全受到威胁。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儿的药物治疗是重要的医疗活动,若护理人员在配药或患儿用药过程中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对患儿的康复有着不良影响[3]。所以,护理期间需要重视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加强风险管理,提前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并施以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提高儿科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发现儿科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通过严格的管理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期间,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静. 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2):179-180.

[2]吴陶玲. 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140-142.

[3]陈敏. 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方法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