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梦婷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60

摘要:药品管理工作是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及医院开展产品质量管理及医疗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做好药品的管理工作,制剂生产企业能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医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药品预防、治疗以及诊断疾病的作用,而且药品的正确使用将会直接关系到人们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用药后的有效性。所以效期药品的管理不仅能够反映出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医院整体管理素质的水平。针对目前效期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提升效期药品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生产企业提供药品质量持续改进提升的方案,也为医院的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效期药品;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任何药品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确保其药性的有效性,避免增加食用后的毒性。所以会设置一定的存贮条件以及质量有效期。一旦超出有效期的期限,就会出现药性下降,毒性上升的情况。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所有药品要注明有效期,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留样,在规定时间节点对样品进行检测以评估其产品质量在效期内的变化情况以及质量是否可控。医院通过合法渠道采购药品,当药品入库之后其质量管理工作就会从供应商转移到药品的合理使用以及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工作上。而药品关系到使用人的生命健康,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一、效期药品维护管理的工作范畴

一是生产企业根据产品年度质量评估方案对生产合格的产品进行留样,根据产品特点进行留样计划方案的确定,从而确定留样量的多少,在方案中明确取样时间点对留样药品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其在有效期期间的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医院依照规定和药品所设置的存储条件对入库药品进行存储,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确保库存药品能够在使用期限内使用完成,减少由于过大的库存积压因药品过期给医院带来损失。对于一些临近保质期的药品应当加强监控,一旦发现药品过期要严格依照药物销毁的制度进行处理,避免过期药品的流出。

二、目前在药品效期管理中的问题

(一)贮存条件不达标

每一种药品的存贮都是有相应的规范要求的,只有确保贮存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保障药品在一定的有效期内的质量稳定性[1]。随着对药品监管工作的落实,很多药品生产企业及医院都开始注重药品管理的条件,依据不同的贮存要求配置了冰柜、空调、除湿设备以及遮光、控温等措施。但在下级药房或病区的药品的存储,药品的贮存就无法达到要求。导致药品即便是处于有效期内,但是其药性和质量已经出现变化。另外对于一些需要拆开密封包装进行零售的药品,由于贮存条件的变化,即便是药品处于有效期内,但是也会因为保存条件的不匹配造成药品潮解、变色甚至是变质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有极易被使用人忽略,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的留样药品,则对存放药品的冰柜、空调等设备添加高温高湿预警通报系统,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对贮存条件进行调整,确保其在药品规定要求范围内。

(二)医院采购计划不当

在进行药品前期采购的过程中,在进行计划罗列时并没有结合实际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配置,导致计划过于随意,甚至出现药品长期积压库存造成药品过期或是失效。通过对近些年的药品报损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报损比例都是由于库存当较大造成药品贮存过程中失效。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意就是前期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的计划量超出实际需求量,同时还有因为临床用药的习惯更改导致一些常用药使用量降低造成库存积压的问题。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结合临床的特殊需求,从厂家购买后,由于临床病例数量减少,而厂家又不给退货导致的库存积压形成的损耗。

(二)对于药品效期的监控力度不足

导致药品出现过期、失效、变质等问题的主要愿意还在于医院各病房和病区对于药品的效期管控监督不重视。这是由于医院中的各个病房以及病区都有配备专门的药物领用人,但是其工作的重心只在于药品的及时供应以及正确使用,而对于药品效期管理则很容易忽视,也没有专门进行定期检查或是对积压库存进行管理。只会在后期药物盘点时才会发现有些药物已经失效。这种职责意识的缺失很容易会导致病患迟到过期药品。

  1. 效期药品管理的难点

依照过往的经验,一些药品管理人员通常为了方面,将一些需要零散调配的药品集中到一些大的存储管内而并不采用原有的包装,只会在药瓶上粘贴药品的名称以及规格,忽视了药品的存放、有效期和生产厂家这些信息[2]。还会存在同一个瓶内存放着不同效期的药品。这种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患者服用过期药品。目前这种散装药品的管理和存放成为效期药品管控的重灾区,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还有存放在急救车上的抢救药品和针剂,由于使用的随机性较强,所以存储备用的量较小,一般都会随着消耗随时补充。但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使用者很难结合针剂批号来判断药品是否过期,或者如果出现供应厂家更换效期缩短的情况,则很容易出现药品失效或是过期的情况。而药品备区也会存在小剂量的零散片剂,这些药品通常用量小,不会依照整瓶领用,所以导致不同批次的药品混用混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零散药剂无法查到对应的出厂日期,因此后期隐患问题更大。

  1. 针对效期药品的管理措施

  1. 提升药品贮存条件,加快药品周转

对于库存药品的贮存条件必须结合实际需求不断进行提升和完善。尤其是一些需要冷藏存储的生物制剂以及一些抗生素药剂,近些年来随着这些要求的使用需求不断地提升。针对这些药品的贮存存放容量也应当进行对应的调整,选用大容量的冷柜,并配置相应的控温除湿设备。配备对应的遮光、防潮等措施,确保库存药品能够依照相应的存储条件进行保管[3]。而对于下级管理区域如病区或是药房也应当尽可能配置空调、冰柜等。针对一些具有特殊使用存贮要求的药品则制定随用随领的规则。同时药房和病区之间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药品的养护和管理,随时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期,提升药品的周转率,降低存储时间。为了进一步避免病区药品的管控问题,针对病区的药品配置则依照单剂量的方式发药,以减少因病区管理不善造成的药品失效或是丢失的情况。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的留样药品,则对存放药品的冰柜、空调等设备添加高温高湿预警通报系统,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对贮存条件进行调整,确保其在药品规定要求范围内。

  1. 重点落实采购和药品养护管理工作

为了避免药品在采购和保管期间因失效导致的损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采购的药品的效期。针对临床确实需要但是却采购不到效期较远的药品时,应当上报领导并结合实际使用需求严格控制采购用量。

  2. 对于需要现金采购且非本地厂家的采购,需要和商家进行协商,结合疗程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品数量的把控,避免药品长期积压。

  3. 对于临床病例少且价格较昂贵的药品,不用进行库存备货,需要时再进行采购即可。

  4. 在进行出库或是药品分发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批号顺序”的原则,避免出现留陈发新的情况,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药物过期。

  5. 对于接近效期的药品(3个月之内),则要积极和临床和供货商进行沟通协商,一方面加快使用另一方面则应当及时进行退货或换货。

  1. 专人负责制

为了确保药品管控的合理性和责任落实制,效期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专人负责的方式进行管控。对药品的效期进行长期跟踪,对于接近效期的药品进行动态化的管控,对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其承担责任。

不同区域的人员对各自区域的药品进行维护,比如药库是由保管员进行管理维护,各个药房或是病区则是由领用人进行维护管理。不同人员应当在管理期内对药品的领用时间以及效期进行跟踪管理,结合使用情况进行管控。可以结合计算机的数据运算功能,设置自动提醒功能。对接近效期3个月或是2个月之内没有任何使用的药品进行预警提示。对于出现预警的药品情况要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报告,采取对应的措施。对于管理过程中因失职导致的药品过期问题,应当追究责任人的责任[4]。对于依照正常用量仍无法用完的库存药品,应当提前一个月到15天进行报损,防止将过期或是近效期药品用于患者。

  1. 严格执行过期药品的销毁工作,避免出现过期药品的流失

对于已经过期或是因保管不当导致损坏的药品要及时进行报损,填写相应的报损清单,由专管部门的药剂主管领导审核,并交由相关的分管领导进行签字同意才能够进入下一步的销毁流程。需要销毁的药品应当集中进行销毁并填写对应的销毁工作记录,方面后续的跟踪和核验。

  1. 薄弱环节的管理

零散药品的使用尽量采用原包装盒或药瓶。对于病区内备用的零散药品或是针剂应当标注效期,领取日以及失效日。而片剂则应当结合批次、厂家等利用无毒袋进行分类包装并注明失效期。然后存储在药品内。使用时仍需要依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如果对于处方药进行分装时,包装袋上必须印有分装日期。所有的分包数量不得超出一个月的用量,存放时避免受潮。

  1. 结束语

药品的效期管理工作对于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患者的健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药品生产企业也有确保产品稳定可控性评估。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提升药品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昀,黄文灿,张明辉.中心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5):218-220.

[2]丁长玲,成文娜,高菲,徐洋洋,张烨.运用PDCA循环管理病区药品的成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18-120.

[3]王素娟.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5):172-173.

[4]屈悦.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