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3

FMEA风险评估法在 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吴洁 1 刘波 2 张波 3

1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2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9; 3 宿迁市卫健委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筛选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结果: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中,接收患者较多,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占有很高的比例。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为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可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FMEA;风险评估法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制度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所接收的患者大多病情十分危重,通常患者会使用抗菌药物。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医院经常会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群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ICU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风险科室,导致风险因素的传播涉及到多个方面,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出现交叉感染,最终会诱发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暴发,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此,应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控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分析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筛选的高风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并由ICU的医生进行判断患者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类型,并准确详细地记录,最后可上报到本院感染管理处。

1.2治疗方法

1.2.1识别风险

由医院感染监控医生、科主任、医院感染监控护士、科护士长组成ICU医院感染管理小组,ICU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与医院感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结合医以往感染监测的资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检查资料,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同讨论导致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

1.2.2分析风险

1.2.2.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有医院感染管理处进行评估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小组成员由ICU所有医护人员与医院感染管理处专职人员组成。

1.2.2.2 填写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管理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重点讲解FMEA的相关知识,可以熟练地掌握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表由评估小组成员填写,对可测性风险、严重性风险、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赋分。风险的可测性是指在发生风险后,医院防控对策的准备程度,可分为好、一般、差3个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系数为1~3;风险的严重性是指医院ICU在发生风险后,根据潜在的严重性可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系数为1~3;风险的可能性可分为无、低、中、高四个等级,相对应的风险系数为0~3;

1.2.2.2分析高风险事件的原因

在评估高风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评估与筛选风险事件,还应该对评估结果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ICU接收的患者较多,且多见于节假日,加之临床各科值班人手不足,大多数的危重患者都会转入至ICU,从而增加ICU的患者,缺少医护人员,进一步增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导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由于ICU不能拒绝接收患者,并没有及时地对所接收患者进行筛选或会诊,如果所接收的患者并不符合ICU收治标准,如:肿瘤晚期的患者转入ICU,其他科室不愿接收的患者以及无家属的患者,占用ICU的床位。(2)ICU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不强。由于管理人员对保洁人员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保洁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工作,从而导致保洁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在日常的工作中未严格按照科室标准进行执行。(3)ICU轮科生以及实习生的隔离意识不高。主要是由于实习生、轮科生在入科之前,培训工作并未做到位,实习生与轮科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隔离防护的重要性,对于隔离工作没做到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缺乏了解,除此之外,带教教师的工作并未做到位。

1.2.3控制风险的对策

(1)由于ICU接收的患者较多,这样的问题会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仅靠ICU部门是不能够解决的。因此,由医院感染管理处结合医务处在院内进行合理的协调,并且可在院内医疗控制质控大会上明确ICU收治标准,防止其他科室占用ICU的床位。(2)对于保洁人员隔离工作未做到位,由物业公司与ICU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保洁人员参加培训,重点讲解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做好手部卫生的方法、隔离患者的管理方法、床单位终末消毒等各个方面,并明确标明保洁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前将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列出清单,促使保洁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执行,并由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科室的护士、护士长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监督,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3)轮科生以及实习生在入科之前,应对其加强培训工作,使其可以了解ICU的消毒隔离相关制度、标准,指导轮科生以及实习生学习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增强其防护意识,促使轮科生以及实习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在日常的培训工作中,带教老师应重点讲解消毒隔离、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带教老师也应密切监督。

1.3评价标准

  1. 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O×S×D,RPN分值在0~27分之间,风险水平可结合RPN值进行判定,共分为3个等级即低、中、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是否需要改进可根据RPN值的高低进行判定,分越高,则表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2]

  2. 观察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VRE、CRPA、MRSA、CRE、CRAB、以及其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单位采用%进行表示,计量数据采用(x±s)来进行表示。

  1. 结果

2.1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的RPN

经过评估分析,根据“二八法则”选择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接收患者较多,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可见下表1。

1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的RPN

高风险因素

RPN

平均RPN

接收的患者较多

384

11.74

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

371

10.23

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

351

9.77

会诊医生隔离意识较差

326

9.13

隔离措施未落实到位

305

8.88

手部卫生较差

297

8.45

未严格按照无菌标准操作

266

8.32

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54

8.27

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

231

8.15

纤维支气管镜消毒不严格

218

8.05

患者在转科或出院后终末消毒不严格

192

7.93

治疗环境消毒不严格

173

7.67

交接班未做到位

153

7.47

医生病原学送检意识不高

137

7.02

防控培训工作未做到位

125

6.31

手部卫生消毒设备不齐全

104

5.67

隔离标识模糊

89

5.45

2.2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

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下表2。


2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例(%]

组别(例数)

CRAB

MRSA

VRE

CRPA

CRE

其他

总发生率

对照组(n=839)

15(1.79)

6(0.71)

5(0.60)

6(0.71)

7(0.83)

20(2.38)

59(7.03)

观察组(n=870)

2(0.23)

1(0.11)

2(0.23)

4(0.46)

2(0.23)

6(0.69)

17(1.95)

X2







7.485

p







<0.05

2.3 实施风险控制后的效果

通过实施风险控制, ICU加床现象有了明显的减少,因此对防控多重耐药菌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科室的护士长、清洁公司的管理专员检查保洁工的工作清单,并无漏签名现象,抽查保洁工的工作实际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帮其纠正,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及时整改。由医院感染管理处定期对实习生、轮科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多重耐菌的防控知识以及手部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发现,手部卫生的依从性与多重耐菌的防控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1. 讨论

I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处理与控制、风险承受、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承受,是控制与指导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3]。通过风险管理可以考虑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为临床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利的支持[4]。风险评估是指在高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的高风险事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生命等各个方面所带来的损伤进行量化评估的一项工作,具体包括: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5]。临床上评估风险的技术种类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技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被引入医疗品质持续改进计划中,用来评估风险因素,并及时找到处理危险因素的相应对策,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风险分析的方法通常分为半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或这三种方法的结合,然而采用定量分析法根本无法分析出多重耐药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强的专家对风险进行半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可能更有效果[6]。FMEA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利用数字评量表测度风险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7]。团队的认知程度与FMEA法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小组成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全面掌握失效模式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应该是多学科的,可以从多方面的识别风险。此外,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由ICU的所有医务人员匿名评估,可以消除医务人员的顾虑,医护人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多重耐药菌防控的过程中,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多重耐药菌防控过程中的失效模式。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可以明确ICU科室在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方向,使评估更加的全面,为患者能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ICU科室在防控多重耐药菌通常会涉及到多个环节,医院感染管理处监督的过程中,临床上大部分的环节都可能会做到位,若未及时监督,从而就会导致临床一些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8]。然而风险评估可以筛选出风险因素,尤其对于重要的风险因素,能够及时地及时地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对已经评价出的高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地解决对策,并且定期的检查控制风险因素的结果,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将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为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可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萍,王燕,段晓菲,等.风险评估在传染病医院外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7,32(3):339-343.

  2. 李乐,蔡圆圆,陈洁.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对多重耐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依从性及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1910-1912.

  3. 张莉,张淑林,李花,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预后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05-1807.

  4. 欧阳育琪,向阳.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0):1277-1280.

  5. 黄菊,杨坚娥,黄少君.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11):1079-1083.

  6. 李中美,俞周来,吴力,等.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原菌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5):685-688.

  7. 史瑀,殷翠香,穆金智,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9,23(6):1115-1118.

  8. 蔡玲,张映华,胡兰文,杨亚红,令娟,张肖红,樊玉清,张浩军. 基于FMEA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06):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