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全局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价值

李秀英 李辉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目的:探讨全局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全局式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局式护理模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在心内科较为常见,是一种高发急危重症,发病原因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组织坏死有关。因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展比较快,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对临床抢救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1]。针对此,本文分析了全局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划分小组,包括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各34例。纳入标准:(1)影像学诊断符合临床收治标准;(2)患者年龄>60岁;(3)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脏功能障碍、严重慢性疾病等病症;(2)既往精神疾病史、沟通及认知障碍。68例患者中,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龄(70.38±6.51)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施行全局式护理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优化护理机制。根据相关要求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创新,根据科室人员结构组建全局式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和有着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全局式护理小组参加培训与考核,实时优化培训及考核内容,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能力与素养,使其更好地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2]

(2)优化接诊流程。急救护理人员没有到达前,应使用电话通知急诊科人员,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开放绿色通道,便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顺利进入急诊室并获得及时治疗。

(3)病情监测评估。护理人员要全面监测患者的病情状况,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和吸氧治疗,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个别患者出现呼吸或脉搏骤停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急救,同时关注患者的呼吸道情况,确保呼吸通畅。

(4)优化急诊流程。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抽血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然后将患者转入介入导管室,并于30min内追踪、详细记录并整理检查结果。

(5)优化交接流程。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是有具体规定的,所以要重视交接流程的优化,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病房温度及湿度的控制,确保交接过程中患者病情稳定,并在交接过程中简述患者的实际情况,将记录表交给前来交接工作的护理人员[3]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详细数据用计量资料(x±s,t)和计数资料(%,x2)表示,如果P<0.05,证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抢救指标

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抢救指标(x±s/min,n=34)

组别

分诊评估时间

静脉采血时间

心电图时间

静脉给药时间

急诊总时间

实验组

0.62±0.07

3.51±1.12

4.30±1.31

4.23±1.14

36.14±6.27

对照组

2.36±0.12

4.61±1.23

6.98±2.31

8.29±2.74

61.74±6.85

t

31.7432

4.9857

8.1699

9.7431

16.8124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n=34)

组别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力衰竭

发生率

实验组

1(2.94)

0(0.00)

1(2.94)

2(5.88)

对照组

2(5.88)

2(5.88)

3(8.82)

7(20.59)

x2




12.7346

P




<0.05

3.讨论

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日渐衰退,所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较高,再加上自身基础疾病的影响,会导致病情复杂,有着较高的致死率。急诊护理作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剂良方”,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存在着护理模式单一、护理方式片面等问题,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全局式护理模式是基于传统护理手段而诞生的,将其应用在急诊护理中,不仅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而且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护理环节及抢救流程的优化,全面提高急诊抢救质量,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的安全[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从抢救指标来看,实验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给药时间以及急诊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慧,罗金薇.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037(010):167-168.

[2]姚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全局式护理模式的效果[J].益寿宝典,2021,000(015):P.104-106.

[3]周春静.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032(008):142-143.

[4]周燕蒙.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益寿宝典,2021,000(014):P.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