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开发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开发路径 李聪敏 山东省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山东 滨州 256200

摘要:德育教育如今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亚于知识技能教育。如今,德育不仅融入了各门学科的日常授课中,也成为了班主任的分内之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充分挖掘德育教育的功能,将这项工作无声的渗透到日常中,深度影响学生。本文将围绕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展开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功能

引言:

立德树人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工作。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较为琐碎,但也与学生们接触最多,更容易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引导作用。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成的,只有坚持落实,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才能发挥长效作用。而班主任无疑是开展这项工作最佳的人选,就看其是否能否在日常的管理事物中开发出德育教育的功能,发挥德育的作用。

  1. 树立榜样形象影响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不一定非要落实到口头上,班主任的“碎碎念”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反感,很难起到教育作用。有一种无声的教育,没有过多地要求和说教,但却十分有效,那就是言传身教。班主任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自己的 言行举止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如果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都不能使用文明用语,表现得异常暴躁,用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么学生也会受到这种习惯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之前,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自己塑造成学生的榜样。比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要注意规范言行、整理仪容仪表,在班级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为人处世温和有礼、态度谦和,让学生深受影响,确立行为典范之后学习和模仿,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始终规范自身行为,以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成长,关注自我提升,积极参与知识学习和道德建设实践,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指导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树立长远教育观念,尊重和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成为学生的榜样[1]

  1. 组织精彩的教育活动

传统形势的德育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就是因为与实践拉开了距离。我们开展德育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行为守则和规范,而是要真正改变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举止,这必然需要回归实践。如今的小学课余生活十分丰富,班主任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可以组织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德育的作用。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以“地球一小时”、“植树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长远意义。利用“清明扫墓”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园开展扫墓活动,帮助孩子缅怀先祖、慎终追远,更加感受到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些活动远比枯燥的道德传输更有价值[2]。诚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多样,“纸上谈兵”式的德育教学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德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下了奉献的种子。

  1. 激励鼓励学生

鼓励激励是人获得自信的源泉,同样,对小学生进行鼓励激励会增强其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受到别人的夸奖与赞美,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较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运用到德育教育中去。教师的鼓励认同不仅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也会让学生在受到鼓励的时候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这样会让学生认同班主任的想法,去主动学习和进步,甚至在班级上会帮助班主任带动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承担一些管理责任,比如督促他人学习等。有大部分的学生为了得到班主任的认同和鼓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表现,长久下来,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自然而然地会得到提高。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采取直接批评,冷嘲热讽或者当众批评,甚至于体罚的错误方法,这样的不当方法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感到失望厌烦,极大程度的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当主动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否遇到困难,当了解完以后再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采取合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通过引导自己认识错误,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去改正错误,这样的方式在不打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学生也会对班主任产生感激的心理,在今后的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素质。

4.树立统一的班集体奋斗目标
  小学生的荣辱意识极强,尤其在一些集体活动面前,他们对班级荣誉十分看重,为集体的胜利也会倾尽自己的全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归属感和建设班级的责任心将被调动,自身的责任意识也会增强,在无形中落实了德育教育。如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

[3]。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4]

5.结语

德育工作重于泰山,必须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根基,坚实落实下去。无论是在日常与学生们的相处中,组织班集体活动时,制定班级制度还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都可以渗透德育,班主任要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既要促成常规工作,也要成功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品质教育,摸索更多有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闫秋颖.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75.

[2]朱颖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J].考试周刊,2017,(67):32.

[3]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6,(2):157.

[4]邓仕玲.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6,(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