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应激心理反应与教育疏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疫情防控应激心理反应与教育疏导研究

律杨

94201部队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自2020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并且非常严重,不仅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在新冠肺炎爆发过程中,需要将人们隔离在家中。病情严重再加上隔离时间较长,从而使人们出现了应激心理反应。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采取各种方式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疫情暴发过程中人们出现的各种应激心理反应,并且对此提出了科学的应对策略,希望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疫情防控;应激心理反应;教育疏导


庚子年初,我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冠肺炎,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在暴发疫情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出现了应激心理反应。经过调查发现,一旦公众在疫情暴发过程中产生了应激心理反应,如果没有人对此进行教育与疏导,就有可能产生PTSD。因此,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当公众出现了应激心理反应,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的教育与疏导,才可以使公众更好的克服自己的恐慌心理,以更加坚定的心态去应对新冠疫情[1]

一、疫情防控过程中,公众常见的应激心理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公众之所以会产生应激心理反应是由公众心理和生理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结果。现阶段,新冠疫情悄然发生,而且疫情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而我国各个地方都在严密的进行疫情防控。疫情不仅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着威胁和挑战,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情境,我们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突然遇到新冠疫情这种干扰性刺激性极强的环境,我们内外生存环境的稳定性被突然打破,人们往往会出现应激心理反应。

首先,公众在认知上出现应激心理反应。在新冠疫情暴发过程中,公众会对自己的身体中产生的各种感觉进行特别的关注,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上新冠疫情。并且公众在外出时一定会带上3~5个N95口罩,认为这样才安全。公众在外出的过程中不敢与其他人接触,一旦身边的人出现咳嗽或打喷嚏的现象,都会赶忙躲开,害怕被感染。很多公众在坐电梯时都不敢按电梯键,害怕电梯内还存在新冠病毒。除此以外,当人们的身体出现病症时,人们也不敢到医院求诊,害怕被确证为新冠肺炎。而且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人们只能被隔离在家,无法出去工作和上学,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其次,公众在情绪上出现应激心理反应。如今,一旦某个区域暴发新冠疫情,那么该区域的全部公众就会被居家隔离。人们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会逐渐地感到烦闷枯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并且还有一部分人会逐渐地失去耐心,心情极为低落,容易出现焦虑、愤怒的情绪[2]。除此以外,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人们缺乏运动、懒言懒动。总而言之,在新冠疫情面前,人们居家隔离会逐渐的产生焦虑、恐慌等一些消极情绪。

再次,公众在行为上出现应激心理反应。在新冠疫情暴发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的行为。例如,人们盲目的抢购口罩、手套或者消毒物品。还有一部分人会每天反复的测量自己的体温,反复的进行洗手、洗澡,过度的清洁。这些都属于出现应激心理反应的行为。

最后,公众在躯体上出现应激心理反应。人们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会非常容易出现胸闷、胸痛、食欲下降的现象。还有一部分人还会出现睡眠困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晚上睡不着,睡着后特别容易醒,起床后又感觉非常困乏。

二、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应激心理反应时采取的教育疏导策略

(一)运用阳光的心态,接纳消极情绪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时,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一种意志不坚定的表现,觉得这些情绪不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下意识的我们就会压抑和否认这些情绪,反而让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当我们出现了这些紧张焦虑的情绪时,我们不应该将这些消极情绪进行压抑和否认,这些消极情绪都是我们的正常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并且努力的理解和接纳这些消极情绪。总得来说,在进行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正常人都会出现这些消极情绪,公众应该正确的接纳这些消极情绪,并且依据这些消极情绪去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公众不应该将消极情绪当作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与这些消极情绪尝试和平相处,自然而然这些消极情绪就会消失。

(二)构筑科学理性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应对新冠疫情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在居家隔离过程中,想要彻底地解决自己的焦虑感和失控感,就需要构筑一个健康、理性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己的恐惧,才能在新冠疫情下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如人们在新冠疫情下可以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自我表扬,自我肯定,从而使自己具备更加强劲的力量,更好的克服自己的焦虑感和失控感。在新冠疫情暴发过程中,人们还可以在自己的小区担任志愿者,帮助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维持小区秩序,为小区居民购买物品。人们也可以主动地学习一些抗疫知识,在疫情暴发过程中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使自己具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恐惧和焦虑,坚信新冠抗疫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严重的疫情,再加上人们居家隔离很容易产生应激心理反应,人们会出现焦虑、恐慌、失控等一些消极情绪,就需要对人们进行教育和疏导,才可以使人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冠疫情。因此,当新冠疫情暴发,人们出现消极情绪时,人们应该坚持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消极情绪,主动地接纳这些消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和平相处,逐渐地化解这些消极情绪。不仅如此,人们更加应该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变得科学、理性,如此才能够以积极的心理去应对新冠疫情,自己克服疫情的恐惧,实现自我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正龙,吴梦佳.疫情防控下心理健康教育防控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0):66-68.

[2]李谷雨,张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6):91-93.

[3]王雪蕊,邢伯民.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探究[J].中国军转民,2022(0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