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的利尿治疗分析

/ 2

一 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的利尿治疗分析

屈芮 1 ,尹加珍,赵怀碧,李国春 (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1.临床摘要

患者男,43岁,身高165cm,体重67kg,以“腹胀、双下肢水肿1月”为主诉于7.25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因进食过期食物后出现腹泻,约3-4次/日,呈稀水样便,无发热、恶心、呕吐,无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自行好转,随即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腹胀呈持续性,无腹痛,腹围逐渐增大,体重无明显变化,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无颜面部眼睑水肿,伴尿色加深,如茶色,无酱油色尿、白陶土样便,尿量较前减少,约400-600ml/日,伴厌油、乏力、牙龈出血,无肤黄、眼黄,无呕血、黑便、便血,无头痛、头昏,无胸闷、胸痛、心悸,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表现,遂至南岸区第三人民医院,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上述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7.23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腹部平扫CT示“肝硬化、大量腹水、胸腔积液”,肝炎全套示乙肝表面抗原140IU/ml、e抗原8.22PEI u/ml、核心抗体<0.1、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余正常。肝功示白蛋白27.7g/L、总胆红素64.6umol/L、直接胆红素23.1 umol/L、间接胆红素41.5 umol/L、AST 162.6U/L、ALT 159.7 U/L、ALP 220.5 U/L、GGT 134.2 U/L、前白蛋白56.5mg/L。AFP 34.81ng/ml。遂收治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精神欠佳,体力、食欲下降,食量减少至平素1/2,睡眠一般,大便正常,小便尿黄,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病史:乙肝病史18年,为“大三阳”,肝功及HBV-DNA情况不详,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自行间断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治疗,未随访;自诉有高血压病史7年,最高血压150/?mmHg,未服药,平素未检测血压;有“糖尿病”病史7年,最初胰岛素控制血糖,后因用药方便性,改为口服药物降糖,长期规律服用“二甲双胍100mg qn,格列美脲2mg qn”,诉平时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3年前患者因“车祸伤”至“右侧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于“重庆市骨科医院”行“钢板内固定术”,1年前行“内固定钢板取出术”。入院诊断: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高血压病1级 极高危、2型糖尿病。

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入院查体示T36.8℃,P117次/分,R20次/分,Bp111/76mmHg。对答切题,神清语明,计算力下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下出血点,双下肢大量散在大小不等陈旧性皮疹,有肝掌,无蜘蛛痣。眼部无巩膜黄染。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腹部膨隆(87cm),腹壁静脉不明显,无瘢痕。腹肌稍韧,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辅查示随机末梢血糖示9.8mmol/L。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1g/L、CRP 11.6mg/L,余无特殊。凝血象示INR 1.4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6s、纤维蛋白原1.73g/L、凝血酶时间16.1s、凝血酶原时间16.1s。D-二聚体:1701.13ug/L。生化、血脂、肾功无明显异常。初予患者螺内酯片20mg po bid+呋塞米片20mg po bid利尿治疗,入院当日加用呋塞米 20mg iv st 利尿治疗。7.26日患者尿量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1700ml,腹围减少1cm,双下肢水肿好转,考虑患者对利尿剂敏感性好,遂仅予口服利尿药物方案。患者利尿效果佳,24小时尿量进行性增加,从入院时的400-600ml增加至8.3的3500ml左右,8.3腹围78cm,明显减小,患者腹水基本缓解,双下肢水肿缓解,遂于8.3出院。

2.分析讨论

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腹水。肝硬化时腹水的形成常是几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以及低蛋白血症也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作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是腹水消失或基本控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利尿药物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利尿药物类:醛固酮拮抗剂、袢利尿剂及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等。临床通常推荐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因肝硬化腹水患者钠、水潴留的主要原因是肾脏近曲、远曲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 Na-H交换,导致水钠排泄增多。螺内酯通常从小剂量开始,最大剂量可达400mg/d[3]。而对于2/3级腹水或复发性腹水,螺内酯联合呋呋塞米疗效明显高于螺内酯序贯或剂量递增,且高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4] 对于2/3级腹水或复发性腹水,推荐螺内酯与呋塞米起始联合使用,初始剂量螺内酯80mg/d,呋塞米40mg/d,3-5天可递增螺内酯与呋塞米的剂量,至达最大剂量。[5]患者B超、CT均示大量腹水,有螺内酯联合呋塞米利尿指征,患者为初次出现腹水,未知患者对利尿剂敏感性,为避免患者敏感性强而利尿过多导致的不良反应,遂予小剂量螺内酯40mg/d+呋塞米40mg/d开始利尿治疗,视利尿情况调整用药。患者口服利尿剂后,24小时尿量1700ml,较入院(400-600ml/24h)明显增加,腹围减少1cm。利尿剂治疗应答反应评估:利尿剂反应应答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主要是24h尿量、下肢水肿及腹围3个指标。24h尿量:显效_较治疗前增加大于1000ml;有效:较治疗前增加500-1000ml;无效:较治疗前增加小于500ml。下肢水肿:选择双足中水肿程度较重一侧,检查部位选择胫骨嵴或足背。显效:完全看不到压痕为无水肿;有效:可见压痕为轻度水肿;无效:明显压痕为重度水肿。腹围:平卧以脐的位置水平绕腹一周测定腹围。显效:治疗后腹围减 少2cm以上;有效:腹围减少0~2cm;无效:无减少 或增加。患者利尿治疗后尿量较前增加1100ml,腹围减少1cm,双下肢Ⅱ度水肿减轻为双下肢Ⅰ度水肿,综上,患者利尿效果显效,遂继续目前利尿方案,患者尿量进行性增加,腹围逐渐减小,双下肢水肿逐渐消失,出院时患者24小时尿量3500ml、腹围78cm,双下肢水肿消失。

3.总结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中晚期常见的一个并发症 ,临床十分常见。肝硬化腹水的处理 , 利尿剂的运用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肝硬化腹水患者钠、水潴留的主要原因是肾脏近曲、远曲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 Na-H交换,导致水钠排泄增多,故而对于利尿药物临床首选醛固酮类利尿剂。对于腹水程度重的患者,则推荐螺内酯联合呋塞米,因二者联合疗效高于单独螺内酯治疗,且高血钾发生率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 PLANAS R,et al.Natural history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management of cirrhotic ascite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4(11);1385-1394

  2. KRAG A,et al.Low cardiac output predicts development of hepatorenal syndrome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ascites [J].Gut,2010,59(1):105-110

3、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liver cirrhosis: Ascites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4、ANGELI P,et al.Combined bersus sequential diuretic treatment of ascites in non -azotaemic patients with cirrhosis:results of an ope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Gut,2010,59(1):98-104

5、2017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1作者简介:屈芮(1991-),女,汉,四川泸州人,学士,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通讯作者:李国春(1975-),女,汉,四川南充人,硕士,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