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夏彩云 徐玉麒

庐江县中医院 安徽合肥 231500


摘要:老年群体由于衰老、衰弱、共病(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等因素,发生急危重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风险极高,且在ICU监护过程中他们的预后质量较差。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合理推广。

关键词:危重患者;网格化护理;应用价值

1导言

针对ICU危重症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常规护理显然无法满足老年患者需求,护理结局也不够理想。FASTHUG由欧洲危重症专家Vincent首次提出,是一种改进的危重症患者管理质量监测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及差异性。FASTHUG集束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危重症患者个体情况,根据重症患者主要护理板块调整护理计划,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改善护理预后质量。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在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本研究。以我院ICU病房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0月之间收治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6.92±5.15)岁;研究组男85例,女6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14±5.41)岁。2组在性别比与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2.2.1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除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外,还包括其他的常规管理措施。

2.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对质量管理小组进行构建。医院护士长应对网格化管理质量小组进行组建并承担网格长的职责,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质量控制小组人员,护士长负责对网格中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培训后通过考核才能参与到临床实践护理工作中。小组中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护理工作内容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积极参与细节工作,基层护理人员则需要负责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并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性。此外,应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确定,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组长应定时检查工作质量,并合理融入到网格当中。在指标的设置方面,主要结合护理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将专项的质量控制工作划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同时应涉及到健康教育、制度落实、消毒隔离、专科护理等方面内容。对于网格内的质量控制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护理目标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检查,同时对于横向的区域化管理,管理人员也需要需要做好多项质量指标的检查,注重细节。应对负责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进行要求,积极的参与质量检查工作,如果在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向护理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整改过程进行督促。另外,应定时对检查过程中得知的网格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并持续对问题进行跟踪监督,以此来对护理人员进行督促,让他们能够高质量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应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为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结果。最后,网格小组组长应每月汇总相关的工作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整改方案进行制定,整合质量整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标准,提升网格质量控制效果,保证护理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应保证及时对其进行解决,避免急危重症患者因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而受到不良影响。

2.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消毒隔离”4个分支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3个分支指标,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包含3个分支指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通过分支指标计算不同组别的整体依从率,之后进行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情绪健康”、“认知功能”、“综合生活质量”3个不同的分支指标。

2.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老年危重患者护理模式分析

3.1胃肠道营养

根据不同危重症老年患者病情特征给予营养支持,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针对病情较重者可选择肠外营养支持,保障患者能量摄入达标,一般早期摄入能量参数范围为21~24kcal/(kg·d),恢复期摄入能量参数范围为24~30kcal/(kg·d)。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营养支持过程是否出现误吸、呕吐、腹泻等并发症,一经发现需要立即上报并及时处理。

3.2镇痛、镇静

ICU患者发生重度抑郁、焦虑、谵妄概率极高,而镇静、镇痛治疗有利于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每4小时采用镇静程度评估量表(RASS)和重症监护疼痛选择工具(CPOT)评估患者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镇痛、镇静治疗目标,调节药物剂量。

3.3预防血栓栓塞

危重症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血液循环流速缓慢,且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差,形成血栓栓塞概率较高,因此护理过程需要增强巡视频率及力度,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给予被动肢体运动。同时还要评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以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则需要及时给予物理及药物溶栓治疗。

3.4床头抬高30°

应将床头抬高30°,此举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5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老年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身体状况差、负性情绪较重、共病等不良因素,在综合因素影响下老年危重症患者常处于应激状态,发生应激性溃疡概率极高,需要做好早期巡视、识别工作,一旦发现呕血、黑便等情况需要立即上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3.6血糖控制

老年危重症患者受营养支持、共病等因素的影响,其合并高血糖的概率较高,这对患者疾病转归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日常需要加强血糖监测,识别高危患者,调整监测血糖频次,并调整患者营养摄入量,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控制等。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2周。

4讨论

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多数65岁以上老年人在去世以前至少经历1次手术治疗,老年危重症发生率也出现增长趋势,ICU中发生不良风险事件也出现显著增加的情况。因此,老年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及护理成为临床实践重点,同时如何降低ICU危重症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成为临床护理重点关注的问题。

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于构建质量控制小组,之后设置相关的指标,并合理对其进行监督,提升护理效率与精细化的护理工作水平,组长每周定期检查,同时对网格中所有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控制小组进行落实,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在非行政时间段,需要督促护理人员及时落实岗位职责并协调人力资源,记录护理相关不良反应时间,保证护理的全面性,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所以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解决。急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着病情严重、复杂、发展快、危险性高的特征,护理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这也要求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质量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应用,能较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也证明在实施网格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新胜,冯雨,张笑磊.FASTHUG集束化管理模式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3):90-93.

[2]姜媛,杨雪梅,韩雪,余晓辉.安全急救护理与细节管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41-142.

[3]冯静,毕东军,钱卫央,项艳.基于信息化平台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08):99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