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中药的传统鉴定与新型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对比分析中药的传统鉴定与新型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效果

邹恬 朱若男

大庆市中 医 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中药的传统鉴定与新型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本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建档法分为两组,各50例。将实施传统鉴定法中药材鉴别后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新型鉴定法中药材鉴别后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种鉴定方法效果及患者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鉴定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房管理中选择新型鉴定法进行重要鉴定,能够确保药物质量,避免劣质药物影响治疗安全性高,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药;传统鉴定法;新型鉴定法;中药管理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中医药治疗重视度不断提升,因此中药材的使用较为广泛【1】。中药材种类繁多,并且中药材的性质、质地、功效等方面差异性较大,鉴于药物的质量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临床中极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鉴定中药材,此环节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临床中通常采取传统鉴定法完成中药材鉴定。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大踏步发展,很多新型、先进的技术鉴定手段逐步应用于临床中,可获得更为准确的鉴定效果【2】。本次研究将本院接受中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中药的传统鉴定与新型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本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建档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n=50)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在18-67岁,平均年龄为(46.91±2.58)岁。观察组(n=50)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25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为(47.13±3.3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中药鉴别方法:首先了解中药的产地和类别,从而判断药效和药力差别,能够确保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对于常用药当归来说,根据产地和外形不同,可分为川当归、秦当归和云当归,秦当归和形状和药理作用和云/川当归相比有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准确判断;另外,临床用药时最为重要的是鉴别药物真假和优劣,目前市场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假冒药物谋求暴利,例如牡丹片可以用苹果皮替代,铁皮石斛可用石仙草替代,此类药物即便是没有效果,也不会有毒副作用,有些假冒药物含有毒素,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在使用前把好关。

观察组使用新型中药鉴定法,此种方法是在传统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对于中药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中药材进行炮制处理后,传统鉴定方法很难识别;现代研究结果证实,中药(非矿物质)可以借助遗传标记进行基因鉴定,此项技术准确度理。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中药鉴定准确度。汇总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头痛、肠胃道反应、皮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鉴定准确度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鉴定准确度较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两组中药鉴定准确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不准确例数

准确度

观察组

50

0

50(100.00)

对照组

50

4

46(92.00)

x2



4.167

P



0.041

2.2 用药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对比[n(%)]

组别

例数

头晕头痛

肠胃道反应

皮疹

发生率

观察组

50

0

1

1

2(96.00)

对照组

50

2

5

2

9(82.00)

x2





5.005

P





0.025

3 讨论

现阶段,中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而迅速发展,中医和中药需求度不断提升【3】。中药的质量和品质和药效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极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辨别中药材质量【4】。传统鉴定法多依据中药来源、形状和理化下行至并借助显微镜进行鉴定,操作便利所需时间角度,临床应用广泛,但是此种方式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程度依赖性较高。此类鉴别方式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人员,也无法实现完全准确鉴别【5】。现阶段,随着对中药材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选择新型药物鉴定方法借鉴上述问题。例如使用DNA鉴定法、光谱法等,能够对药物进行准确鉴别,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作用【6】。即便新技术准确性理想,但是仍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鉴别方法,因此实际工作中,可充分结合两者优势,从而提升中药管理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鉴定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型中药鉴定方法可提升中药鉴定准确度,也有助于提升药物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过程中选择新型鉴定法能够准确判断药物质量和品质,避免劣质和假药的使用,对于提升中药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实际运用时,可以选择联合鉴定方法,进一步提升药物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增荣.分析传统经验鉴定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01-101. 
  [2]杨靖雯, 高秀强, 田清存, 10种中药材快速经验鉴别方法总结[J]. 中药材, 2018(12):2792-2794. 
  [3]苑婕, 薛媛, 贺虹.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5):548-550. 
  [4]李晓娜, 董馨, 包保全, 基于Q-Exactive高分辨质谱的蒙中药材苦参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鉴定[J]. 中药材, 2019(1):103-109. 
  [5]蔡灵芝. 理化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 2018(22):158-159. 
  [6]路公静, 李媛.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 中国处方药, 2019(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