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张丽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区 消化内分泌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以定期复诊甲亢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0年8月~2021年12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42例、研究组40例。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评价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可积极纠正其病后心理情绪正向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维持病情稳定,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心理护理;甲亢;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前言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类临床多因素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后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亢进为病理表现,可引发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悸、出汗、进食增加、体重减少等临床病症,部分患者可合并突眼、眼睑水肿等体征表现,需长期积极治疗,维持病情稳定,降低心功能障碍并发症风险,保障预后安全。但在实际治疗中,长期治疗存在明显心理情绪影响,可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应针对性选择相关护理方案在稳定情绪正向性同时,引导患者积极治疗[1]。因此,为分析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研究对象

以定期复诊甲亢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20年8月~2021年12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42例、研究组40例。

对照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31~48岁,平均(39.54±5.16)岁,病程(4.21±1.65)年;研究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0~48岁,平均(39.16±5.04)岁,病程(4.25±1.68)年。研究对象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甲亢确诊者;认知健全,知情,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多类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脱离研究者;资料不全者。

2方法

患者均在甲亢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研究护理措施实施临床干预。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联合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患者就诊期间,依据当次治疗药物开具情况,指导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需依据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实施个体化饮食、运动、生活指导等,维持正常机体代谢水平,以缓解甲亢所致相关生理不适,并指导患者定期复诊,积极就诊[2]

心理护理:由护士长1名,护士4名及心理医师1名组建心理护理小组,由心理医师完成心理护理培训后开展护理。护理期间,需在基础护理同时,对患者心理健康开展阶段性评估,对存在轻度心理障碍者,予以语言引导即可;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应在沟通评估其负面情绪诱因后,针对诱因制定心理疏导措施,改善负面情绪表现程度及影响性;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者,应在心理疏导实施同时,由心理医师予以专业临床干预,调节患者心理情绪整体健康性[3]

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评价差异。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连续性资料行t检验;定性资料行62b510206d917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检验,SPSS23.0统计学软件统计组间差异,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研究结果

5.1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SAS(16.73±4.16)分、SDS(14.85±4.25)分较护理前降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62b510206d917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n)

SAS(分)

SDS(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42)

42.35±4.51

23.65±5.22

40.21±4.55

22.15±4.36

研究组(40)

42.39±4.56

16.73±4.16

40.52±4.43

14.85±4.25

t

0.0399

6.6179

0.3124

7.6723

P

0.9682

0.0000

0.7556

0.0000

5.2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评价比较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7.50%)、护理满意度(100.00%)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评价比较(n,%)

组别(n)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依从

较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对照组(42)

14(33.33)

21(50.00)

7(16.67)

83.33(35/42)

88.10(37/42)

研究组(40)

16(40.00)

23(57.50)

1(2.50)

97.50(39/40)

100.00(40/40)

62b510206d917_html_97a3a46de3114f50.gif




4.6702

5.0711

P




0.0307

0.0243

6讨论

研究指出,甲亢患者受病程迁延、多器官系统症状不适等因素影响,可在长期治疗中出现不同程度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或可在针对心理情绪健康实施护理后,实现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后SAS(16.73±4.16)分、SDS(14.85±4.25)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97.50%)、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实施后发现,基础护理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可在组建专业护理小组后,为不同程度负面情绪表现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服务,从而在积极护理中,实现对其心理情绪健康的综合调整,降低负面情绪影响性,维持患者临床治疗积极性[4-5]

综上所述,甲亢患者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可积极纠正其病后心理情绪正向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维持病情稳定,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覃毅暖,安娜. 心理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1):976-979.

[2] 张利娟,梁艳飞,胡晓娜,等. 综合护理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8):159-160.

[3] 秦摇,李丹,丁丹. 心理干预护理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01-202.

[4] 刘天霞. 综合护理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75-276.

[5] 庄鹏娇,何艺芬. 心理干预在甲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