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探讨

高莹莹

新乡市中心医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针对记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于神经重症模式下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数共96例,其中48例患者在传统常规模式下接受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改变传统常规模式,应用神经重症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积极引入神经重症模式,以此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更为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神经重症;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类型,其拥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病情进展较快,患者接受治疗后多伴随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针对患者的治疗中,于神经重症科内通过多参数监护,对治疗该疾病和改善预后有着显著性作用[1]。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的方式,观察神经重症模式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现对研究过程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数共96例,其中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5例,患者年龄在27-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1.4)岁之间;其中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4例,患者年龄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1.5)岁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于不同病房中接受不同的治疗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病房中接受常规性药物治疗,采用药物主要为常规性治疗急性脑梗死类治疗药物,具体药物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由主治医师选择,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基础性护理,如: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则转入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之中,在为患者使用治疗药物的过程中,通过科室内的监护设备进行密切监测,记录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参数信息,便于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在护理内容方面相对更为全面,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信息之外,为患者实施冰枕护理,降低患者脑组织耗氧量,尽可能降低患者脑组织受损程度[2]。此外,护理人员每日定时为患者进行按摩,按照从远端到近端的顺序按摩,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褥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3]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根据患者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临床症状表现来判断患者接受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都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并应用n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²来进行数据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症状获得的改善情况,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8

3

27

18

62.50%

观察组

48

12

32

4

91.67%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实质上是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供给受到阻碍,进而造成脑部组织缺氧、坏死,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主要在于疏通患者脑部血液供给阻碍,一些内科药物在这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4]。但在以往常规性的治疗中,由于缺乏对患者病情数据信息的密切监测,缺乏相对完善的护理体系,使得内科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降低。而在神经重症室内对多参数信息进行密切监测,并根据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调整用药剂量,同时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也充分证明神经重症治疗模式的有效性,相较于常规治疗模式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积极引入神经重症模式,通过这种治疗模式让患者外在障碍表现得到更大的改善,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孙岩,岳新灿,刘俊英,井延涛,李帅.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1,18(12):62-67.

[2]方正.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5):88-89.

[3]毕宁,王菁,陈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新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0,32(06):362-366.

[4]苗旺,张书语,申楠楠,郭俊爽,张丽娜,荆婧,王慧彬,滕军放.神经重症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不同时段深静脉血栓关键预测指标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09):1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