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对痛风石破溃伤口愈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对痛风石破溃伤口愈合的影响

杨苗 张琨 蒋燕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析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对痛风石破溃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文择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痛风石破溃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0例,采用湿性愈合护理联合伤口分级护理),并对两组伤口愈合成功率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运用到痛风石破溃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成功率,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痛风石破溃湿性愈合护理伤口分级护理伤口愈合影响


痛风属于嘌呤代谢功能障碍性病症,而痛风石是一种该病特征性病变。临床对于痛风石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由于高尿酸血症具有反复发作特征,使痛风石难以清除,并且会导致其皮下组织破溃。而给予患者湿性愈合及伤口分级护理,通过对伤口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使上皮细胞形成,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基于此,为明确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对痛风石破溃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本文主要择取我院80例痛风石破溃患者进行探索解析,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80例痛风石破溃患者均来自于2021年3月-2022年2月,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47.35±6.82)岁;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平均(47.68±7.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测量患者体重指数,指导患者合理且健康饮食;给予伤口感染患者适量抗生素治疗。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局部消毒,将破溃内的分泌物或者尿酸盐结晶完全挤出,而后用0.9%浓度生理盐水冲洗患处,覆盖并固定无菌纱布。

1.2.1实验组 采用湿性愈合护理联合伤口分级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疾病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与患者分享相应成功案例,增强其临床治疗自信心与配合度。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破溃时间、大小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分级护理,一级患者破溃时间较短,且溃面较小,护理人员要改善其血液循环状态,积极处理其溃烂组织,注重足部减压,促使伤口愈合;而二级患者破溃面积较大,较疼,护理人员要运用适量抗生素治疗,及时开展清创换药,避免过度冲洗和挤压;三级患者破溃时间较长,溃烂十分严重,并伴随剧烈疼痛,需要按诊疗方案给予患者缓解疼痛、降尿酸等治疗干预,并用5%碳浓度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冲洗,用镊子夹出破溃部位痛风石渣屑。若存在细菌感染,则需要加入0.5%碘伏进行冲洗。用美盐保湿性敷料进行清创引流,其具有消肿、引流、消炎等效用。若伤口内径小且潜行深,渗液难以清洗,则需要选用适当无菌软管,用优拓SSD消炎辅料包裹软管,将其放入伤口深处,覆盖无菌纱布,透明密封敷料,软管另端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形成密封负压环境,及时排出伤口渗液,促使伤口部位血液循环,减少伤口内部细菌负荷。用保湿性敷料为伤口创造适宜肉芽生长的湿润环境,加快患者伤口恢复进程。

1.3观察项目与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成功率及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信息;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χ2检验,百分比(%)比较;计量资料用(62b5268ac5a5f_html_b70212e9f9b9ed07.gif ±s)表示,用t检验。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成功率及愈合时间

如图表所示,实验组伤口愈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成功率及愈合时间[n;62b5268ac5a5f_html_b70212e9f9b9ed07.gif ±s]

组别

n

伤口愈合成功率(%)

伤口愈合时间(d)

对照组

40

70.0(28)

33.65±6.33

实验组

40

97.5(39)

15.68±4.79

χ2/t

-

11.114

14.317

P

-

<0.05

<0.05

3讨论

痛风石一旦出现破溃现象,基本上无法自行愈合,这是因痛风石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化学性物质侵蚀与刺激,导致皮肤营养结构受到破坏,局部供血及细胞再生功能降低,影响其修复效果[1]。并且,痛风石破溃部位会持续不断排出尿酸盐结晶,对创面产生刺激,加之破溃皮肤及周边软组织极易出现继发性感染症状,长期以往会转变为慢性脓性炎症,更有甚者会出现关节畸形、关节脱位以及骨折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痛风石破溃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方法,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伤口面积、大小等,对伤口进行分级护理,通过具有针对性治疗破溃部位,为伤口提供适宜肉芽组织生长的湿性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还能加快患者伤口恢复及愈合速度,大大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痛风石破溃病症复发情况,进一步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成功率[3]。同时,运用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措施,可以恢复破溃部位供血情况,增强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促使其身体相关指标恢复进程不断加快,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4]

综上所述,将湿性愈合护理结合伤口分级护理运用到痛风石破溃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成功率,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江,邰湾,周静,等. 53例足部痛风石破溃患者的护理体会[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11):64-68.

[2]满靖. 对足部痛风石破溃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双足与保健,2019,28(24):3-5.

[3]曾芳. 1例右手拇指痛风石伴破溃患者的伤口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3):159-160.

[4]谢群芳. 一例足趾痛风石破溃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体会[J]. 饮食保健,2018,5(3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