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龚翠苗,杨小霞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康一体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组随机化方法,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痰液黏稠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等。结果:护理7d,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临床肺部感染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康一体化护理能够减轻重症颅脑损伤留置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黏稠程度,减少堵管窒息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和提高救治成功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医护康一体化护理;重症颅脑损伤;人工气道管理

引言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大多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外力所致,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其中重症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8分,伤后昏迷>6h,或在伤后24h内意识恶化并昏迷>6h,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居全身各部位损伤之首,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手术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手段,术后需入住ICU建立人工气道,以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气体交换,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保证。因此,做好人工气道护理干预措施,对保证人工气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采用两组随机化方法,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0.48±19.85)岁;颅内出血18例,脑挫裂伤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9.65±18.92)岁;颅内出血17例,脑挫裂伤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医护康一体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抬高床头30~45°,妥善固定气管导管等管道。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导管移位。对实施气管插管的患者,应标记好门齿与管道之间的距离,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和插入深度。测定气囊压,1次/4h,维持气囊压20~25cmH2O(1cmH2O=0.098kPa),避免气管内壁坏死。吸痰前为患者翻身、叩背,并给足量高浓度氧气,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先予纯氧。吸痰动作要轻柔,全程无菌操作;吸痰时应从深至浅,边吸边提,轻轻左右旋转,慢慢向外提出,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部位吸痰,每次吸痰时间应<15s。吸痰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要立即停止吸痰,同时加大氧流量,尽快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深度昏迷及气道高反应者,应避免深层吸痰诱发咳嗽反射使颅内压增高及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后立即给足量氧气并通过听诊评估吸痰效果。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将湿化器、呼吸机管路吸气端加热,温度保持在37℃左右。

使用振动排痰仪,4次/d,20min/次,在餐前1-2小时或者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振动频率及叩击头叩击背部,借助仪器的振动,促使气道分泌物松动从而有利于排出。振动排痰治疗前按医嘱使用药物进行雾化治疗,振动后进行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等生命体征有变化应暂停使用。

不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经评估病情稳定,可使用电动轮椅进行早期下床坐位训练,1-2次/d,2-3h/次。保持轮椅刹车处于闭合状态,把电动轮椅靠背及双腿调平,利用翻身单把患者平移到轮椅上,系好安全带,调高靠背及调低双腿到合适角度。早期坐位训练可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坐位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痰液黏稠程度、CPIS评分比较[2]。②两组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拔管时间、住院时间、GCS评分比较[3]。③两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b5277791bf8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

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痰液黏稠程度、CPIS评分比较见表1。

Shape1 1两组痰液黏稠程度、CPIS评分比较

组别 n 痰液黏稠程度[例(%)] CPIS评分(分,x±s)

Ⅰ级 Ⅱ级 Ⅲ级 护理前 护理7d

Shape2 察组 30 2(6.7) 25(83.3) 3(10.0) 5.28±0.42 3.78±0.48

对照组 30 0(0.0) 20(66.7) 10(33.3) 5.35±0.51 4.34±0.43

统计值 χ2=6.245 t=0.580 t=4.760

P值 0.042 0.546 <0.01

2Shape3 .2两组人工气道拔管时间、住院时间、GCS评分比较见表2。

Shape4 2两组人工气道拔管时间、住院时间、GCS评分比较(x±s)

组别 n 人工气道拔管时间(d)住院时间(d) GCS评分(分)

Shape5 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11.35±4.12 27.54±5.73 5.95±1.47 9.82±2.84

对照组 30 14.17±5.04 31.85±6.16 5.83±1.38 8.15±1.97

t值 2.373 2.806 0.326 2.646

Shape6 值 0.021 0.007 0.746 0.011

2.3两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两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Shape7 别 n 呼吸道感染 刺激性咳嗽 气道黏膜出血 χ2值 P值

Shape8 察组 30 0(0.0) 0(0.0) 0(0.0) 4.286 0.038

对照组 30 1(3.3) 2(6.7) 2(6.7)

3Shape9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呼吸道正常湿化、加温、过滤,以及气道纤毛运动功能会明显减弱,黏膜水分减少,防御功能降低,使得口咽部植入菌侵入风险增大;同时在建立人工气道期间,如果呼吸道湿化和吸痰不充分,又未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时,极易导致痰痂形成和人工气道堵管窒息等并发症,而增加病死率[4]。基于此,我们对6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治疗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依据针对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方案,做好管道维护和体位管理、加强吸痰和呼吸道湿化、振动排痰和坐位训练等医护康一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使患者痰液的性状、黏稠度等得到有效改善,及时清除了呼吸道的分泌物,有效保持了呼吸道通畅,预防和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防范了非计划意外拔管、误吸等不良事件,为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赢得抢救时间和提高成功救治率奠定了坚实基础[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做好人工气道的医护康一体化护理干预,能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减少堵管窒息和降低呼吸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和提高救治成功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志涛.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策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15-1417.

[2]张妍妮,赵亚芸,魏政勇,王永华.重症颅脑手术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管理[J].当代医学,2019,25(07):118-121.

[3]方政晗,姚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标准化管理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2):26-28.

[4]刘小莉.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82+86.

[5]高献珍.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在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8):1536-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