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浅论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

赵玫

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政府旺庄街道办事处经济科技科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各方面的科研技术都大大增强。信息技术、短视频社交软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大数据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时代下,许多行业都纷纷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而统计是通过对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分析来提出意见,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前迈进。下面将浅论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大数据;统计发展;探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研力量的增强,科技人才纷纷涌现,我国的互联网科技技术不断向前迈进。近年来,大数据浪潮袭来,信息不断地网络化、数字化,数字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谈起大数据都欲言又止,有人觉得它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自己的喜好;有人却对之望而止步,认为它会泄露自己的隐私。但是对于统计来说,它却是一个很好的信息统计工具,可以更好地完成一些任务。

一、统计信息化及大数据在目前统计工作中的运用

统计是关于对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获取、整理、分析、描述和推断方法的总称,包括获取数据资料的方法和用好这些数据的方法。

最早的统计信息化运用要追溯到2012年,那年开始全国统计专业都开始在国家统计局网上直报平台上报企业的各类统计报表,从最初的月报、季报、年报发展到目前的各类调查,规模以下企业的季报、采购经理人月报等。专业也涉及工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建筑业等多个门类。最近几年又增加了科技、R&D等的调查及国家的大型普查,统计工作也从纸质报表的报送转变为网络信息化的一键传送,使统计工作起到了质的飞跃。由于是企业直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有了提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地方来说,这样的信息化平台一下子把所需要的数据都集中起来,查询、汇总方便,更便于做统计分析,更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

其次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和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已经开始运用PAD进行企业端的数据录入、审核、查询、上报、汇总。大大减轻了大型普查的繁重工作量,减少了人力物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即可提供区域内企业的经营效益状况,人员流动,工资水平,增加值,科技创新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要经济指标。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更是率先尝试在上门人口普查中运用PAD。不仅在入户信息采集,登记、审核、处理、汇总中实现了一体化,而且还具备定位功能,对各个普查小区的普查进度等一目了然。不仅大大提高了普查效率,而且是普查数据更加准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统计学中加入大数据,可以让数字的统计更加的直观方便,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对统计信息化认识不充分

统计信息化是需要通过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录入、分析、统计,需要统计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操作。有相关研究人员在调查报告中发现,有很大部分的统计人员认为需要加强统计信息化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守旧派人员对此持疑问态度。这表明,统计信息化尽管受到很多统计人员的重视,但还是有一部分习惯了用传统方式进行统计的人员是持逃避态度。原因在于有部分统计人员年龄偏大,而且大多是会计出身,对财务等知识的理解比较到位,对于用电脑操作、系统运用不习惯,对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法解决,因此就产生畏惧心理。

2.企业管理人员对统计信息化缺乏足够的重视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日理万机,对于企业一些硬件保障工作不够重视。很多企业没有配备网管,有的企业出现统计人员和其他人员共用工作电脑,出现电脑或者网络问题,企业不能立刻解决,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报表报送,经常出现企业要求街道等上级部门代报情况,给街道统计部门也带来工作压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统计只停于书面的数字,认为统计只是机械化的将数据表现出来,忽略信息化的存在,不会使用统计平台的大量分析功能,没有重视统计信息化的过程与建设,这样的做法使企业还停留在低端管理,既无法提升效率,还浪费了资源。

3.统计人员有待提升业务水平

由于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大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都是财务人员兼职,有些还要兼做人事等其他工作,由于工作繁忙、琐碎、压力大,导致统计人员无暇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与时俱进,只是疲于应付工作,面对网络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解决,导致其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长时间没有提升,不能够满足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其次企业人员的频繁流动性也对统计工作带来一些影响。

4.没有将信息技术与统计业务结合起来

统计信息化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发布。如果数据信息统计技术和统计业务不能很好的融合,那么统计信息化将缺乏许多灵魂。在目前的统计工作中,显然还不能很好地结合,很多功能不会用,尤其是基层,缺乏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统计信息化的意义

1.创新思想,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然不可逆。许多企业都将自己的业务与互联网相连,采用线上、线下并存的发展模式,直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和统计人员思想守旧,不适应统计数据化发展。所以需要企业管理者创新思想,紧跟时代潮流,促进信息化建设,适时指导统计人员,鼓励他们多学习,利用统计信息平台,分析企业数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促进统计人员合理化分工

许多工作都不是有一个人完成的,由于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人员的擅长领域的不一样,团队合作可以将一个工作任务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统计信息化建设时,领导人员要分析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优势,把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分成不同的部分,安排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统计人员合理化分工可以更大程度的将统计信息化建设发挥到一个极致的程度,有利于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完成。

三、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策略

1.要加强员工思想意识

统计是通过对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分析来提出意见,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前迈进。加强‍员工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统计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顺应时代,明晰大数据的可以给统计带来的优势,明确自己的责任。上级领导人员不仅自身要转变观念,还要培养提升统计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将统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融会贯通,让统计工作更加规范,提高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要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为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也给数据的真实性带来了问题。所以对企业而言要利用技术保障体系为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实施网络安全管理,对工作电脑实行定期维护保养,遇到网络问题或者电脑问题要迅速解决,确保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对录入的数据要进行备份,确保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升级,及时清除潜在漏洞威胁,维护数据安全。

3.加大人才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统计信息的作用越发显现,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要增多,要求也增高。企业也要加大对员工各方面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统计知识和统计工作经验,对电脑的熟悉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要求也在提高,只有熟悉运用计算机知识,才能对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做到信手拈来,才能熟练的利用大数据来完成统计工作。

四、总结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科技已经融入了许多行业领域当中。这对统计工作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改变过去老旧的思维,顺应时代潮流,将大数据与统计工作相结合,以此来更好的实现统计信息化发展。同样地,统计信息化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各项数据的情况,让人可以清晰准确的了解数据背后的内容。统计人员需要推进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那娜.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024(005):P.235-236

[2]马晓敬.浅论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J].东西南北,2019,000(001):1-1

[3]傅子纯.浅谈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消费导刊,2020,000(007):75

[4]刘富彪.以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升统计服务能力[J].统计与管理,2020,035(0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