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浅论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杨思范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工作中要关注得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与分析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一、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正面影响

1、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督促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学好技能、为国分忧。

2、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人格素养

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内容,能帮助学生自律自省,自强不息,勤奋学习,不断超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内容有利于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优秀传统文化中“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待人接物和与人相处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宽容大度,以礼待人,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为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3、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主要是与工作相关的道德素质,学生进入就业单位后,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传统文化中的班墨工匠精神,代表着专注执著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完美精神和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厚植的工匠精神基因,可以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传承发展下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来说,职业教育有培养职业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要求,相应的文化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对职业教育的学生品德培养形成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消极影响

1、人才观方面

两千多年来我国社会注重培养人的人文道德精神和社会伦理规范,即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才后通过进入政治领域作官来实现儒家的“王道”理想,所以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即“士”阶层,大都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即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社会阶层按贵贱不同划分为士、农、工、商,工商业者处在社会底层。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求得功名,以改变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不是赋予学习者以谋生和发展的技能手段。在这种观念下,我国历来就没有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观念,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把科举取士做为目的,视技术、技能为“雕虫小技”,而职业技能的传授仅存在于民间,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着。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但是,延绵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直到今天,这种传统文化的惯性对人们仍有很大影响。

2、知识观方面

我国历来有“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即注重人文道德的研究,轻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重视对基本原理(形而上)的研究,忽视对具体事物(形而下)的研究;技术与技能更是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一直延伸到现在,从学生和家长这方面看,职业教育还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报考的大都是低分数考生,录取的考生中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占相当高的比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显而易见。

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策略

1、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渠道

要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强化传统文化,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结合学校日常工作进行,不断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渠道。例如: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团课培训等活动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利用学校图书馆现有的数据电子资源,制作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资源库,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学习予以针对性的引导;在职业院校中的校园网上增设传统文化教育专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在线学习资源等;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时,走进当地博物馆、纪念館,走访考察民间工艺、民族文化等,从而实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中。

2、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形式

职业院校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活动中去,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首先,在校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品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引领导职业院校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其次,可以结合春节等中华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相应的座谈交流、实践体验等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再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诵读大赛、戏剧节展演、成人礼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并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真正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

3、打造传统文化育人新环境

一是更新校园硬件环境,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结合各专业特色,设计制作能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雕塑、画像等,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中,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利用自媒体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的新环境。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各种社交APP的涌现,职业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加强传统文化的无声浸润,以润物细无声和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学生职业、就业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后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进取心,并主动钻研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争取与时展同步。

参考文献

[1] 李月娥,刘伟,晁玉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68-73.

[2] 李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以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3):354-355.

[3] 刘鹏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11).

[4] 赵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