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

商林林 马豆英 汾西县气象局

郭小莹 郭绍博 临汾市气象局

摘要: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环节都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天气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农业气象服务历来是气象服务的关注的重点,可以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通过预测雨雪、风霜、冰雹等恶劣天气状况,帮助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做好规划,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由天气不良因素而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及综合减损提供了保障。因此,需要加大科技融合力度,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持续推动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智能化

智慧气象是指通过视觉艺术的深加工对气象服务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加速气象服务与各领域融合,推动气象服务产品的智能化、综合化。智慧气象服务产品以现代科技信息手段为依托,实现高科技手段与气象服务产品的高度结合。对气象服务的模式进行重新的布局与变革,进一步增强气象服务的可视性、互通性、智能性。产品数据的高科技含量为气象服务的发展更具竞争力和应用推广注入的强劲动力。先进的、信息化的智慧气象服务产品,成为助推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将是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

1、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及智慧农业的特征

目前,各省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基于服务平台,其特征是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集制作、加工、发布于一体,在省、市、地三级进行一体化服务。在市地级层面,服务平台搜索产品、修正信息,并结合当地具体的农业活动的展情况,对地方农业气象进行精准服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过中国天气网、兴农网、农业信息网等各类农业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提供服务,发布方式有微信、微博、短信、钉钉等。

智慧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特征是高效集约化。充分利用云计算、传感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决策。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智能预警是四大重要的标志[1]。可以将人类智慧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依托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化。智慧农业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其中,物联网传感技术可以对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信息进行全面识别,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农业基础信息快速有效地传输到所有网络节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农业智能辨识,自动分析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状况,对生长环境进行智能调节。总之,智慧农业可以贯穿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当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气象服务产品缺乏创新性

随着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气象服务水平也有了新的服务标准。纵观当前的气象服务概况,我国气象服务存在不全面、准确性欠缺,信息披不及时的情况。基本都是传统气象信息,既没有大范围推广,也没有创新。要加强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多样性的、更为广泛而准确的气象信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健发展。

2.2气象服务范围缺乏广泛性

当下,我国气象服务覆盖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而一些偏远农村和山区由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气象服务尚不能全覆盖。因此,对于山区及偏远地带,就缺乏相应的气象服务。然而,要知道的是,山区的经营生活动依赖于农业生,要是气象服务不足,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就无法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那就何谈农业发展的增产增收[2]。对此,有必要增强我国气象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加大对山区及偏远地区的气象服务,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2.3气象服务人才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在不断加大对气象服务种类和范围的投入力度,就需要更多的气象服务人员,加之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无疑提升了对气象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然而,鉴于我国气象服务的整体现状,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全面应用,缺乏精准对口的人力资源来健全目前的市场服务。其中,大部分气象服务工作者技能水平偏低,缺乏系统而规范的指导方针,理论知识匮乏。同时,受到技术因素的限制,专业素质的提升与气象服务广泛需求的增长脱轨,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科学发展,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气象服务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3、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3.1农业气象技术方法与服务方式向智能化服务转型

智慧农业可以通过传感设备,借助通信网络完成对对农业的感应分析。在大风等各种天气要素下,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以综合网站、短信、微博、电视、报纸等农业气象服务发布渠道为依托,整合农业气象服务与新媒体传播技术,设计开发农业气象服务智能APP,根据智能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智慧气象服务理念。通过智能识别,定制专业的气象服务产品,再根据农户种植的作物和位置信息,实现智能推送,使气象服务赋予精准性与感知性。在对气候资源开展应用时,需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论证相关措施的可行性。根据农户需求,及时获得农业气象服务所需的气象信息和预报产品,让服务便捷高效

[3]

3.2开展定制化的农业气象服务

传统气象机构服务面临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气象服务缺乏差异化。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如今,每个地域都有其适应性的特色种植农作物,并且在大规模的推广种植。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再参照特色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多种气象要素和差异化的权重比,形成气象观测数据,实现决策气象服务模块的开放定制,对农田小气候进行全天候监测。互联网数据采集,将监测到的相关气象数据实时传输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处理。此外,利用3D网络技术,可以对多地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和远程测量,并通过手机端和PC实时查看存储在数据云中的相关天气数据[4]。此外,气象物联网可以了解用户在气象服务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内容。

3.3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专业化支持

业气象服务应提供准确和专业的天气报道,以跟踪农业活动生产过程。一是认真做好天气预报工作,对当地重点农作物的天气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引用新技术、新算法,提高预报信息的准确性。扩大气象监测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的渠道,让农户第一时间知晓气象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此外,对于已经从业的气象服务工作者,要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定期定时组织气象服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为推进现代化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气象还可以对用户种植区域进行大数据分析、农产品产量及价格走势预估、支持用户增收决策、为政府政策提供依据等。基于不同时间段气象监测数据,开展农产品气候溯源,助力农产品品质鉴定,或是农业气象专家在线咨询,用户互学互鉴。随着更多智能化气象服务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大数据会变得更加海量,可以进一步保证气象数据的准确分析,提升气象服务内容的精细化化、智能化、广泛性,为现代化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庆根.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1(11):198-199.

[2]张红,褚希,李玉华,褚子禾.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23):170-173.

[3]陈海贝.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1):61-62.

[4]熊文兵,叶海宁,吴凤莹,胡祖权,刘武,刘春峰.基于移动互联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9(03):63-65+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