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李伟奇 新疆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农业发展中心 841100

摘要: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检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属于政府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基于此,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

引言

基层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也是建设现代特色畜牧产业的需要。为保障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有序高质进行,需要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防疫和无害化处理政策的宣传力度,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并打造一支专业化和年轻态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逐步完善基层防疫工作环境,促进当地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1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1.1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往往会因为忽视卫生环境、养殖方法不当而导致动物疫病的出现,如果动物病情较轻,在及时控制的情况下,暂时还能得到缓解,可动物一旦感染传染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引发区域性动物疫情,甚至会对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加强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定期频繁地开展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各养殖场的情况,详细排查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要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最大限度上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不仅能保证当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和当地养殖业的安全,同时还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1.2保障养殖业稳步发展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当地的养殖业发展水平,科学完善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极大地促进本地区的养殖业发展,同时在养殖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能扩大当地畜牧兽医规模,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势在必行。

2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方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地区的动物检疫工作模式通常都是由本地区养殖户主动前往农业服务中心检疫申报点进行检疫,并根据检疫结果,为养殖户开具相应证明,而官方兽医却很少主动前往养殖现场开展工作。这种工作模式比较依赖养殖户的主动性,这也导致养殖户恶意逃避检疫的现象屡禁不止。更有个别养殖户与官方兽医私下达成某种约定,在没有进行检疫的情况下,官方兽医就为养殖户开具了合格证明,制造假证明。这就导致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形同虚设,当地人们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2防疫检疫体制不健全

从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建设情况来看,畜禽强制免疫率、标识加挂率及免疫证明发放率均未达到100%,动物饲养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全面保障。调查发现,镇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实力较强,而基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协管员(简称“防疫安全协管员”)技术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下对镇级下达的任务无法准确定位和实施,这样不利于推动“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实施,大大影响了基层动物疫病防疫检疫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当地养殖场数量和检测项目较多,造成检查频率相对较低,部分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这也为动物基础疫病的暴发埋下了隐患。

2.3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第一,现阶段,我国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正确认识到动物检疫防疫的重要性。再加上基层薪资待遇较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均不高,影响了工作质量;第二,基层防疫检疫工作辛苦,往往要长期待在一线工作,部分工作人员受不住苦,往往走过场,存在工作懈怠,接受贿赂等现象,导致部分劣质畜禽产品流入市场;第三,基层防疫人员数量较少,且工作较复杂,除了防疫工作外,有时还需参加草原生态奖补等工作,没法专心做好防疫检疫工作;第四,管理机制复杂且还不够完善,管理松散,责任不明确,不能落实在个体,没有建立有效科学的防疫检疫工作考核制度,导致工作懒散;第五,基层经费紧张、不稳定,村一级难以建立一支健全的防疫检疫队伍,不能进行精准的防疫排查。

3基层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质量提升措施

3.1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加强各区养殖场(户)防疫监管力度,加大排查监测频次,确保不发生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二是建立镇、乡和部门责任清单,各个单位清楚责任界限,工作人员要明晰自己的岗位权责,做到发生重大疫病时不推卸责任,按照应急预案制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动物疫病的危害性。三是规范管理,各区在市级动物疫病防疫管理制度基础上,根据当地动物疫病发生和防控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和人员考核方法,对畜牧兽医站、联系点和防疫安全协管员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四是各区畜牧业发展中心按月或季度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提高养殖户的责任感。

3.2熟悉法规检疫规定和检疫政策

在新《动物防疫法》从国家法律层面对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作出明确规定的同时,作为检疫工作者还应对相关政府的检疫细则进行认真解读。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从检疫申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规定疫病区动物检疫等几方面,利用四章的篇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明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活动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9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完善动物检疫出证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分别明确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官方兽医接到生猪产地检疫申报后应当严格查验运输车辆备案情况;驻场官方兽医签字确认生猪屠宰厂(场)非洲猪瘟病毒自检结果,对检测符合要求的生猪产品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并注明检测方法、检测日期和检测结果等信息;经检疫合格的种猪或仔猪,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时,“用途”项目分别填写“种猪”或“仔猪”;等等。

3.3加大防疫宣传力度,提高防疫意识

基层防疫部门需扩大加强防疫检疫的宣传,可通过电视台、报纸及网络等方式对基层畜禽养殖户宣讲防疫检疫法律法规和防疫知识,提升其对疫病防疫检疫的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可以开展防疫培训或知识讲座,改变基层养殖户养殖模式观念,传授科学的养殖技术,并让其掌握先进的养殖方式,指导建设动物防疫的基础设施,改善饲养条件,配合防疫人员按规程进行免疫接种,真实上报疫病真实情况,坚持将病死畜禽进行无公害处理。另外,要利用好农村的集市场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一些的法律法规,通过广播、传单以及把这些知识改编为相声、小品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到千家万户,让人们知道动物防疫法的重要性,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重视。

3.4组建高水平防疫人员队伍

首先,在开展基层畜牧业和兽医招聘工作时,有必要对招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调查,除此之外也要确保招聘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应聘的工作人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进入基层兽医畜牧业的兽医都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在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中,还应定期进行培训,开展专家、家庭讲座,讲解动物防疫、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定期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不断提高基层畜牧业兽医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其次,要做好基层工作,建立工作日志,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基层畜牧业人员进行询问,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畜牧业的发展,并在工作日志中详细记录每次询问的结果,以保证基层畜牧业和兽医工作正常进行。

结束语

由于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卫生环境较差、防疫设施简陋、防疫意识淡薄及缺乏专业的科技人才等原因,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以得到全面的推进。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畜禽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重视,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也有所加强,但仍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畜牧产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防疫检疫能力,以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青,张海荣.猪防疫检疫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猪业观察,2021(06):47-48.

[2]金晖.野生动物产地检疫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农业,2021(23):68-69.

[3]李立明.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点与优化对策[J].农家参谋,2021(22):117-118.

[4]李贺.动物卫生监督与动物防疫检疫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11):139.

[5]董晓喜.当前农村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2021(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