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研究

1 李文 2 路明妮

1 招远市张星 中心卫生院 , 山东招远, 265403 2 招远市玲珑中心 卫生院, 山东招远, 265406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中医内科的方式治疗偏头痛的实际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某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所有偏头痛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氟桂利嗪,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中医内科。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整体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不仅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所以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治疗观察


偏头痛会对患者身体带来极大影响,使之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而且难以根治,容易反复,使得患者非常痛苦。此类疾病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内分泌、饮食等等,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发病机制定论。在临床上的治疗,中医和西医因认知的差异,所以治疗方法不同,由此也带来了不同的治疗效果。为探究中医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选择了6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某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所有偏头痛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例、18例,年龄在21-56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例、19例,年龄在22-58岁。本次实验得到了患者的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因此可以在本次实验中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氟桂利嗪,用法用量为每日共摄入20mg,分为两次服用,连续不间断服用2个月。

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中医内科,按照患者病症不同确定药方。患者若属于肝郁气滞,则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药剂为全蝎2个,柴胡10g,醋延胡索、白牡丹、姜黄、白芍各12g,紫丹参、川芎各15g,珍珠母30g;患者若属于肝肾阴虚,则采用杞菊地黄丸治疗,药剂为天麻、牡丹皮、山萸肉、白蒺藜、菊花各10g,山药、枸杞子、熟地黄各15g,土茯苓25g;患者若属于风阳上扰,则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药剂为全蝎2条,生白芍5g,炒栀子、天麻、川牛膝、珍珠母、僵蚕、钩藤各10g,珍珠母、麦芽、生牡蛎和石决明各30g;患者若属于瘀阻脑络,则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药剂为红花5g,桃仁、赤芍、地龙、川牛膝、佛手、川芎各10g,丹参、生龙骨、生牡蛎、葛根各30g。患者将药方每日一剂煎煮,早晚温服,同样连续不间断用药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由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建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0

16

13

1

96.67

对照组

30

10

15

5

83.33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由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建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失眠

抑郁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

30

1

0

0

3.33

对照组

30

3

2

1

20.00

3.讨论

根据西医理论,偏头痛的诱因和发病机制存在差异,所以对此分成很多学说理论。血管说将偏头痛的原因归结为原发性血管疾病,在此作用下人体血管收缩,而血管活性多肽便造成了搏动性头痛症状;神经学说将偏头痛的原因归结为神经功能变化,在此作用下人体血流量产生继发性的改变,带来了扩展性皮层抑制的后果;三叉神经学说将偏头痛的原因归结为三叉神经损害。结合以上学说,我们能够知晓西医治疗偏头痛的依据,即为缓解疼痛感,让脑血管的微循环得到最快改善。氟桂利嗪这种药物属于选择性钙拮抗剂,可以防止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也能避免人体在缺血或缺氧状态下,钙趁虚而入对神经元造成较大伤害,另外,也能让脑部微循环和神经元代谢得到较大程度的环节,防止出现脑血管痉挛的状态,让患者头痛程度能减轻或得到抑制。但若症状表现严重的患者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对其肝肾功能会产生较大的负担,所以针对慢性头痛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在接受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要适当停药。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知和治疗方法与西医有着本质区别。中医将风寒侵袭、寒凝血滞、湿邪中阻等作为偏头痛的原因,在治疗秉持的原则为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在本次实验中,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是结合患者不同表现和症状确定用药。肝郁气滞的诊断标准是患者是否存在胸闷不适、胸胁胀满的状况,对这类患者采用对症的柴胡疏肝散治疗,能够帮助其理气疏肝、止痛活血;肝肾阴虚的诊断标准是患者是否存在心烦多梦、腰膝酸软的状况,对这类患者采用对症的杞菊地黄丸治疗,能够帮助其滋养肝肾、疏肝解郁;风阳上扰的诊断标准是患者是否存在面红耳赤、眩晕耳鸣的状况,对这类患者采用对症的天麻钩藤饮治疗,能够帮助其平肝熄风、清热活血;瘀阻脑络的诊断标准是患者是否存在夜不能寐、头痛多梦的状况,对这类患者采用对症的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帮助其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疗法效果更好,而且对患者身体影响小。

由统计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整体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不仅效果更好,而且安全性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所以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政宇,陈国芳,陈彤.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0,9(03):96-98.

[2]李红芳.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8):32+34.

[3]李欣,惠建平.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9,34(20):3072-3074.

[4]白璐.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171+186.

[5]刘昌永.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2):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