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张利恩

昆明晟邦疼痛病医院 ,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阻滞;小针刀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其发生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钩锥关节增生或是骨刺侧方突出,从而刺激、压迫神经根所致,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背部疼痛,并伴有上肢反射痛、麻木以及无力等不良症状。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其中穴位注射法较为常用,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1]。因此,本研究观察了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33±9.0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73±1.20)年。研究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1.21±10.3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76±1.01)年。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取其风池、曲池、合谷、大椎、外关、肩井以及颈夹脊穴等进行针刺,待其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时,对各穴位注射0.8mL混合液(由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曲安奈德制备而成),接着拔针并按压针孔,持续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对针孔部位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与固定,避免出现感染,每周1次,共治疗3次。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首先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将其胸部垫高,指导患者内收下颌,并将双臂后置,保持一种舒适体位,接着对局部进行常规备皮、消毒,对棘突部位5个点严格采用小针刀治疗,要确保刀口和人体纵轴保持一致,并使刀体处于倾斜状态。同时,对患者进行椎旁间隙神经阻滞治疗,体位与小针刀治疗时一致,指导患者将双手重叠置于脑后,将颈椎部位充分暴露出来,然后视患者症状,对此部位肌注一定量混合液(由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曲安奈德及0.9%氯化钠注射液制备而成),顺着棘突尖部大约1.5cm给予垂直进针,在触及骨板后停止进针,持续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回抽未见血液、脑脊液,便可注药,治疗频率、次数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颈椎功能复常评为痊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颈椎功能基本复常评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缓解,颈椎功能有所改善评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及颈椎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变甚至加重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颈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颈椎病评分量表(JOA)进行评分,总评分为17分,评分高即颈椎功能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颈椎功能评分以62ba534588e38_html_8460e4a72236b9ac.gif ±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有20例、14例、8例及3例,而对照组依次有10例、12例、13例及10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χ2=4.406,P<0.05)。

2.2 颈椎功能评分 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研究组较高(P<0.05)。见表1。

1 两组颈椎功能评分比较(62ba534588e38_html_8460e4a72236b9ac.gif±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n=45)

6.77±1.53

11.97±3.10

10.090

<0.05

研究组(n=45)

6.62±1.28

14.37±2.58

18.051

<0.05

t

0.504

3.992



P

>0.05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解除颈椎神经根压迫,而通过神经阻滞疗法可将镇痛药物直接肌注至病灶及颈椎间孔神经根周围,其中利多卡因对神经细胞膜中钠、钾离子的流动有一定控制效果,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有助于改善颈椎神经部位的血液循环状态;维生素B12对细胞代谢有一定促进效果,有助于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曲安奈德对局部炎症有一定抑制效果,有助于减轻致炎因子对于神经细胞产生的刺激作用[2-3]。采用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一方面可有效松解椎管外软组织,另一方面还可减轻软组织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粘连、挛缩以及堵塞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小针刀主要通过闭合性疗法对患者存在压痛、粘连以及硬结的颈肩部软组织给予接触性治疗,从而解除其肌肉痉挛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促进患者颈椎功能恢复[4]。将神经阻滞与小针刀联用不仅可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周围软组织对于神经根造成的牵拉与压迫,同时还可改善其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状态,进而促使其受压部位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组织变性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着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参考文献

[1]曹晓刚.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8):100-101.

[2]耿光星,张学广,耿世馨,等.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7):3.

[3]朱婵,李传明,金玉燕,等.针刀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上海医学,2018,41(12):3.

[4]张文兴.超声引导下针刀微创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