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事故分析及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地铁屏蔽门事故分析及风险控制

王栋

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发展势头迅猛。到今天,城市地铁已经遍布了全国一线二线城市,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力量,为缓解城市公共出行压力问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屏蔽门是城市地铁建造使用中的基础设施。本文对地铁屏蔽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探析其风险控制方法。

关键词:屏蔽门;地铁;事故分析;风险控制

引言:

通过技术层面研究发现,地铁屏蔽门是一项综合的高科技产品,隔开了地铁站台和列车行驶轨道,并且根据列车的行驶轨迹和设定时间自控开关运行。纵观城市地铁的使用历程,不难发现,地铁屏蔽门事故因为各种原因时有发生,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造成心理恐慌。严重时还会影响社会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尽管如此,社会的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城市地铁设置屏蔽门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地铁屏蔽门的作用

(一)保障乘客上下车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屏蔽门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安全门。安全保障是屏蔽门的首要职能,也是最核心的目标。屏蔽门将城市地铁的候车站台和列车及运行轨道分隔开来,保证站台上乘客的安全,防止乘客误入乱入被列车高速行驶时的强大负压吸住,造成无法避免的后果;同时可以避免物品掉落列车行驶区域,影响列车正常的停靠和运行[1]

(二)减轻列车司机的工作负担,节省人力

如果没有地铁屏蔽门,地铁列车车门多且开闭频繁,司机在停靠和启动时必须要密切关注站台乘客的候车情况,观察是否会有意外情况发生[2]。这就严重影响了列车司机操纵车辆的专注力,“一心二用”容易造成精神疲乏。同时还需要在每一个站台安排多名专职防卫人员对乘客的候车行为进行看护和规劝,有时还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地铁屏蔽门的存在则有效屏蔽了这些问题,减轻了列车司机的工作负担和思想压力,节省了地铁运营的人力成本。

(三)减少站台冷热空气流失,削弱列车的行驶阻力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地铁屏蔽门形成的屏障不仅隔开了乘客和列车行驶区域,还阻隔了列车行驶轨道和候车区的空气对流。能有效防止冷热空气交换造成的温度流失。削减列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列举的以外,地铁屏蔽门还具有降低列车高速行驶产生的噪音、充分利用站台空间、美化地铁站台等的作用。

二、事故分析和风险控制

2022年1月22日下午发生了一起地铁屏蔽门事故。根据新闻媒体报道,事故地点是在上海地铁站。一名女性乘客正从停靠的列车上下来,在经过屏蔽门时,不幸被门夹住。尽管当时在场的地铁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来,努力助其脱困,但因为在救助过程中,地铁列车启动,最终导致该名女乘客掉落列车隧道,在送往医院之后抢救无效身亡。无有独偶,在之前北京地铁站也发生过类似的乘客被卡,列车启动后掉下轨道身亡的事故。

屏蔽门是以保障安全为主要目的的设施,其安全程度,与人的行为和社会的规范有极大的关联。要有效的避免事故,就要适时进行屏蔽门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完善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增强乘客的安全意识

乘客是地铁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也是安全营运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人。

为了减少屏蔽门事故的发生,各地交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安全运营部门要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地铁运营单位要积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作业和乘车标准。并将这些法规制度和运行服务内容编撰成册向乘客分发,或者是将安全乘地铁的行为规范制成小视频在地铁车厢、乘客候车站台循环宣传。深入乘客群体,进行屏蔽门安全知识推广,乘客只有了解屏蔽门本身的特性,学习正确的应急方法,掌握逃生设施的使用,才能更加有效规避风险[3]

虽然在上述的屏蔽门事故中,不一定是乘客自身原因造成。但从整体上看,根据对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屏蔽门事故发生原因的统计分析,地铁乘客行为不当产生的事故并不在少数。除了对地铁乘坐采取硬性规定外,还要结合文明乘车的教育宣传,比如要求乘客在指定区域候车,先下后上,有序乘车;不倚靠车门防止车门突然打开身体失去支撑等。这些行为能增强乘客的安全意识,促使乘客规范自身行为,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二)对地铁工作人员实行安全责任制

对地铁运营管理部门来说,实现地铁运营零事故的目标,要首先树立安全运营的标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架构。将安全运营的管理责任进行分区细化,落实到每一位地铁工作人员身上,并进行分层级管理。比如,列车司机必须按规定的时长和地点进行停靠,站台服务人员必须要确保乘客在候车区域的行为安全等。

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之后,还要将安全运营的重心放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上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规范操作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实施应急演习等。有效提高地铁工作人员的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工作技能,防止因为人为不规范操作和失误操作造成事故。

(三)制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针对上海屏蔽门事故,社会公众根据视频和报道资料,分析出造成此次事故后果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设备出现故障;二是工作人员应急救援操作的失误。事故原因真实与否,本文不下论断。但从社会反应来看,公众对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4]

在目前,地铁列车吞吐量大,乘客年龄和素质参差不齐,对地铁这种相对自动化的出行方式适应程度并不相同。像年长乘客、儿童乘客以及很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的乘客,地铁工作人员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针对突发事件,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该系统全面的做好应急保障。比如通过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提供应急物资,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予以处置,实施紧急救援,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四)定期检查,消除隐患

文中列出的两起屏蔽门事故发生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这两个城市在我国通行地铁时间较早,屏蔽门的使用时间较长,但还是没有避免事故的发生。可见定期检查对屏蔽门的安全作业是非常关键的。

定期检查包括对设备本身的定期检测和对场所空间的定期巡视。设备定期检测的内容包括屏蔽门的站台单元控制器、门控单元系统、站台端头控制盘、联动装置等等。将技术检测、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现状进行记录报告和留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对列车司机的身体素质进行定期检测,对其的业务操作能力及意外反应能力进行定期测评。

对空间场所的定期巡查包括:对候车站台的检查,看是否标识明确,设备是否保持完好;对列车运行轨道进行巡查,保证列车轨道的畅通行驶等。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地铁营运管理部门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分析,尽快实施排障计划。对多发性故障,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督查计划。定期安全检查活动能防范于未然,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结束语

意外经常不期而来,屏蔽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伴随着血的教训。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做好风险管理,加强防范,将安全运营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更好促进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鹏.地铁屏蔽门事故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863-1863.

[2]闫帅.地铁屏蔽门安全及应急处理探讨.地铁屏蔽门安全及应急处理探讨,2019(7):109-109.

[3]张天翔.在安全方面浅谈电子信息系统对地铁屏蔽门信息感应智能化的推动作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12):179-179

[4] 李晓红,郝鹏远. 屏蔽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以长春地铁1号线为例. 工程管理与技术,2019(27):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