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袁捷

宁波市北仑区农业农村局 浙江省 宁波市 315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防洪工程设施关系到安全度汛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洪工程设施水毁项目的修复对保证水工程安全,减少洪涝灾害损失至关重要。文中对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议。通过早立项、早实施,结合有效的监督,能够有力地促进防洪工程设施水毁项目按要求修复完成,发挥防洪减灾效用。

关键词: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管理问题;建议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近些年气候变化较为频繁,使得洪涝灾害的发生增多,对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十分必要,不仅可以起到防洪防灾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防洪堤现状

某市城西防洪工程位于赣江左岸,现状主要为百岁联圩内的沙滩地,百岁圩堤上游起于胜利泵站,下游止于龙头山西侧,堤线长约10.95km。该堤于1978年兴建,1982年汛期从桩号1+625m~2+506m段破口行洪。目前,胜利泵站至绳湾村段存在一个长约881m无防洪堤的缺口,仓前村南侧至龙头山段长约1877m也基本无堤防,致使圩内的曲江镇7个村1.5万余人、2.36万亩土地及某市工业园区受赣江洪水的威胁,得不到保护,严重制约了某市的经济发展。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工程等别为Ⅲ等,防洪堤工程建筑物级别为4级。

2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管理问题

抽查项目中存在组织管理问题的有36个,占比20.7%。典型问题有:1)未明确水毁修复工作责任人、未建立水毁修复项目台账。如某市孝子河应急抢险工程、2020年水文设施水毁修复、某区小舟村堤防水毁修复工程、某区防汛监控项目等4个水毁修复项目均未建立水毁修复项目台账、未明确水毁修复工作责任人。2)水毁修复工作责任人不熟悉职责。如某市骆集村老观湖大湖垸水毁修复项目,管理单位技术人员不了解项目质量控制参数,认为土方回填压实度不小于0.85,而设计要求为不小于0.93;认为大湖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而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3)水毁修复项目台账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如某市海浪河城区堤防水毁修复工程,项目签订合同价为401.9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1.95万元,而台账中地方资金填报为0,与实际情况不符等。

2.2人类活动影响

流域内大量水利水保工程、橡胶坝工程以及伊洛河、沁河等历史自然滞洪区沿河堤防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流域坡面产汇流与河道水流演进规律。2010年后,2012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游连续发生较大洪水,水库汛期泄洪,宁蒙河段主槽过流能力略有恢复;中下游小浪底等水库根据不同水沙条件持续进行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主槽最小过流能力提高至5000m3/s。水库一段时期的清水下泄,使得河床发生较为明显的冲刷,河道过流能力和槽蓄能力提高,有利于降低洪水位。

3思考建议

3.1探索新的建设管理模式

结合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项目的特点和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如引进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等,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简化水毁修复工作程序,督促项目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力量,积极推进水毁修复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3.2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重点开展兰州、呼和浩特、包头、太原、延安、洛阳等重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提升中心城区防洪能力;加快黄河重点支流及中小河流城市段河道治理,加大城市排涝管网改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依托防洪工程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考虑河湖水系连通调蓄,城市建设要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用地,开展雨水渗透、雨水调蓄、雨水收集利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3.3完善排水管网系统

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完善,可以为防洪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水文水资源环境也能得到有效保护。实践中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发展情况对排水管网进行科学设计,为排水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排水压力增大、管道设施老旧破坏等情况,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在实现排水管网系统优化完善的同时,提高管网运行效率。此外,要加强对排水管网系统的监控,将重心落在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各管道运行状况监测上,在有效保障排水管网系统实际运行效能的同时,防止漫灌及水环境污染等情况。除此之外,组织专业人员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定期排查,特别是对管道接口和开关阀门等进行细致检查,并准确记录所得检查数据,为后期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4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

生态防洪工程就是对生态护坡功能、工程功能和安全功能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在沿江河两岸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以达到保持水土、阻挡洪水、稳固堤岸等目的。具体实践中对生态型防洪工程进行建设,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型防洪工程兼具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属性,在布置防洪构筑物时,除了要考虑人们的亲水需求外,还要将水、河道、提防、河畔植被等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建立起水、植被、生物等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全面开展水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控制进入到水文水资源环境中的污染源,并对区域内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涉及的河岸植被、植物群落也要加快恢复,必要情况下可采取生态调水、扩大环境容量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除此之外,根据所在地区水文水环境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修复河道形态、建设生态湿地、修建生态区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集防洪、生态、人文、环境、景观等于一体的治理模式。

3.5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确保滞洪区分洪功

能实施滞洪区综合治理工程,提高群众防洪避险能力,修建分洪入湖河道,实施二级湖堤加高加固和老湖清淤扩容工程,完善外迁安置、就地避洪、撤退道路等安全建设措施,实施南排和北排工程建设,改建加固病险涵闸,实现“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统筹解决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及群众脱贫发展问题。优化堤滞洪区分区运用方案,提出堤滞洪区洪水分区滞蓄、分区运用布局。进一步完善上游内蒙古河段应急分洪分凌工程体系。研究解决伊洛河夹滩滞洪区堤防建设和沁北自然滞洪区分洪运用问题,以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确保滞洪区分洪功能。

结语

防洪工程措施是流域防洪减灾的核心举措,通过梳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发现防洪工程体系仍存在短板。 当前流域洪水泥沙情势、下垫面和工情条件发生了新变化,党中央新发展理念对流域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 新时代应结合新形势修编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全面复核流域重点地区现状防洪能力和防洪标准,进一步优化防洪工程布局,推动骨干水库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水库调蓄能力,加强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建成标准适度的防洪工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姚乐人.防洪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李松.柳林河治理工程局部堤段滑坡水毁修复技术[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3):102-103+113.

[3]初忠夺.辽宁本溪市水文环境和防洪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20(3):195-196.

[4]张天琴.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J].甘肃科技,2017(17):28-29+13.

[5]曹春燕.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分析[A].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2020:6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