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

程康、薛涛、杨冠军、张胜利、吴俣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装配式建筑模型应运而生,对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质量标准、施工环节、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预制构件施工质量提供坚实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控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

1装配式建筑特点与优势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是指借助BIM等先进技术和实用的建筑科学设计模型,选择有资质的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并运送至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建筑。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即建筑设计和模型搭建、预制构件制作、建筑材料运输、建筑组装和质量验收。相关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进一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2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因素

2.1人员

造成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缺乏施工经验、工作态度不当、思想意识淡薄等。预制房屋施工现场人员主要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国的预制建筑项目相对较少。整体人员缺乏经验。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不足时,很难把握施工的关键环节,这不利于对重要施工节点的控制,熟练工人缺乏施工经验的施工技术水平将直接降低现场施工质量,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2材料

在材料方面,主要原因是零部件加工误差、运输防护措施不足、现场成品防护不足、吊装损坏等。装配式建筑构件基本在工厂加工,其质量取决于工厂的加工能力。如果工厂自身加工能力差,必然导致零部件质量差,施工现场加工产生的误差难以消除,这将导致误差积累更大,降低施工质量。零部件从工厂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内吊装至工作面时,进行装卸。在这个过程中,零部件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零部件会发生碰撞、损坏和变形,影响零部件质量。

2.3技术

主要技术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不合适、管理手段不发达、监管不力、技术成熟度不够等。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现阶段,由于市场接受度、技术成熟度等限制,预制房屋的推广成本高于传统的现浇房屋。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利润率极低,必然会导致使用降低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防护措施等非正常手段来保证工程效益。与国外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装配式建筑在结构体系、围护体系、施工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成熟度还存在很大不足。技术不成熟导致项目实施质量和安全水平低下。

3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3.1严格把控预制构件及其他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项目管理中,相关管理主体应从多个方面对零部件材料进行质量管理。在设计方面,设计师应根据建筑方案和户型结构,科学设计预制构件的类型和尺寸,确保符合安装规范;在生产和采购方面,建设单位应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规格、信誉和商品供应能力,比较预制构件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选择最佳供应商进行合作。同时,加强对相关生产厂家的监督,确保生产的预制构件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在运输方面,应有效避免气候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零部件及其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和有效运输,以保持材料的性能;进入施工现场前,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科学管理,确保进场质量;构件、附件等材料的组装,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组装工艺和吊装操作,确保构件连接的合理性、严密性和吊装的准确性。同时,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部件碰撞和损坏。通过对构件和材料的各种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预制构件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3.2建立并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体系

为做好本工程预制房屋的施工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相关标准和施工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结合实际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对此,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结合施工需求和发展方向,建立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制定质量管理机制,有效落实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施工管理、材料管理、质量验收管理和专业设备维护管理,为预制构件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坚实的保证;合理制定奖惩机制,对工作进度快、施工质量高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认可和物质上的奖励,对问题严重的员工进行技术上的惩罚和再培训,有效提高员工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制定风险防控策略。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隐患,设计防控方案和应急响应策略,以利于事故的快速处理,维护建筑施工的有序发展和安全施工。同时,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深入落实监督制度,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3.3结合建筑实际需求优化创新工艺技术

3.3.1装配式预制构件吊装技术

预制构件吊装时,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控制:一是吊装前,专业人员应检查预制构件的规格和外观质量,清理构件接缝处的杂质,调整垫片和标高螺栓,使其与垂直构件的设计装配标高一致。同时,预制墙板根部应留有一定间隙,并安装钢垫片,以实现预制墙板良好的位移控制;沿外墙保温板设置海绵条,保证其保温效果,有效防止灌浆时外墙底部漏浆。二是根据预制构件的具体吊装要求,准确计算吊装点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以保持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的应力平衡,避免构件失稳、坠落等事故。三是严格按规定执行吊装顺序。吊装前应进行先进的吊装试验,然后正式吊装。整个吊装作业过程应按照机组的形式进行。起吊一台机组的部件后,将起吊下一台机组的部件,不得私自乱吊。四是严格按照慢吊、慢放、快吊的原则进行吊装。起重运输加速应缓慢、循序渐进,不得超速。第五,预制构件吊装到工作面以上相应位置时,应稍作停顿,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图纸检查构件的正面和背面。套管与预留钢筋准确对齐后,方可缓慢放下构件,构件就位固定牢固后,方可松开吊钩。

3.3.2装配式预制构件钢筋绑扎技术

钢筋绑扎过程中,应首先仔细检查钢筋的位置。如果钢筋有偏差,应及时纠正。然后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钢筋绑扎固定,形成统一稳定的整体。清除浮浆层中的杂质。然后在暗柱纵筋中自下而上绑扎附加箍筋,然后在主纵筋和箍筋平面内绑扎外露箍筋和附加箍筋。绑扎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所有钢筋交叉处绑扎牢固,保证绑扎质量,使所有预制构件在钢筋绑扎紧固下形成统一稳定的整体。

结束语:

为保证新建预制构件住宅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充分满足当今建筑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建设单位应深入研究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建设要求,有关单位要注重提高人才素质,加强监督管理,创新技术,控制材料和构件,加强施工质量,从多个方面分析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庄雪丽.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造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袁娜.基于BIM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3]文栋峰.装配式建筑生产与施工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4]谢明辉,周志颖,王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107-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