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以合川钓鱼城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地域文化融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以合川钓鱼城为例

1罗杨会 2陈琴琴

1重庆市合川实验中学校 4015202重庆市合川实验中学校 401520

摘要: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将其优质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地域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情感。基于此,浅析地域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以合川钓鱼城为例,并从理论方面阐述两者结合的内容和策略,通过地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并提升我校心理教育水平。

关键词:合川地域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合川地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钓鱼城等名地,有合川峡砚雕刻等民间手工艺,有陶行知、卢作孚等名人......将其优质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实、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合川地域文化的精髓,努力寻求地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并创新和改造,通过全新的面貌更加深入地影响学生,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活力。

一、地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地域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但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界定比较模糊,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有所侧重,或侧重于依靠心理测评技术检查学生是否存在心理疾病并进行相应科学治疗,或侧重于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做好预防,或侧重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但无论哪一种教育,必然不会完全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都需要我们去完善丰富。在合川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可以借鉴地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平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在心理教育的品、写、感、动等系列活动中增加地域文化内涵,降低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心理状态,为“创适”理念下的心理教育增添地域色彩。

(二)促进心理育人方式变革,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其需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通过外界的介入对学生实行或多或少的干预,改变学生心理状态,这种方式不是学生内在形成的,但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只能逐渐内化为指导学生自身言行的内驱力,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也无法通过检测做出评价。通过地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创新心理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学会与自己、他人相处、认知自己情绪、培养健康情绪等。在融入地域文化内容和思想精神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丰富心理育人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为心理教育育人方式变革提供借鉴参考。

(三)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完善学校心理育人体系

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才能获得想要的效果,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可以给人安全感,给人带来舒适、愉快的体验,地域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紧绷状态,让学生的心理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选择适合教育教学的地域文化,不仅能让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还能让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构建积极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家乡情感。地域文化可以间接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又能形成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完善学校心理育人体系。

二、地域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合川钓鱼城为例

合川钓鱼城文化内涵、底蕴非常深厚,其覆盖面也非常广泛。在推动钓鱼城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对钓鱼城文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利用,穿插钓鱼城文化教育,既要让学生传承发扬钓鱼城文化知识,继承钓鱼城文化的精神,掌握钓鱼城文化的内涵,又要让学生在自我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以钓鱼城历史文化为精神动力,改善学生心理状态

钓鱼城坚持抗蒙36年,经历大小战斗200余次,鱼城军民英勇顽强、蹈死不顾,体现的捍卫精神和民族精神感天动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的钓鱼城吸引郭沫若、陈毅等名人题词,钓鱼城见证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新的时代精神。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融合钓鱼城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侧重对学生思想的培养,改变学生心理状态。

抓住第一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最终需要归结到课堂,教师可以引用钓鱼城历史文化,将课堂打造成具有文化内涵、文化深度的场所,让学生在心理健康系统的教育过程中,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抓好第一教育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钓鱼城历史文化,共享历史文化精神,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历史,借鉴先人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国情怀与家园意识。

(二)以钓鱼城自然之美为延伸,润泽学生心灵

钓鱼山三面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江石峥嵘、水情险恶的天堑,陡峭的山岸和开阔的环境,又为这个并不算高的台地平添了“倚天拔地,雄峙一方”的险峻之势。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组建有关钓鱼城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学生亲身参观钓鱼城感受其山水之美;开展艺术活动,通过微视频、画展、板报等方式留住钓鱼城自然美。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成长自我。

(三)以钓鱼城文化为基石,健全心理教育课程资源,强化学生内心世界

1.构建第二课堂展钓鱼城诗词文化特色

完善《钓鱼城诗词选读》校本读物并延伸。在利用钓鱼城诗词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钓鱼城诗词为延伸,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与诗词文化的知识点相融合,让学生对钓鱼城诗词品、写、感,感知其中优秀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诗词教学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与心理健康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能够以古鉴今,充分运用一些作者亲身经历与情感思想去鼓励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我,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

构建第二课堂。在构建第二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平台结合的方式,主要分享对钓鱼城的诗词作品的“品”和“感”,以及自身的创作,借助诗词的情感色彩与情感倾向强化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为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树立信心和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诗社,以学校诗刊、诗报等载体,定期刊载学生诗词品作、创作专题版,为心理教育提供充实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感受自我价值、自我成长。

2.创造钓鱼城文化氛围,丰富实践活动

创造钓鱼城文化的氛围,在强有力的氛围感染下,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获得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今日诵读”、班级文化等让学生处于钓鱼城文化氛围中充实教育教学活动,感受合作分享,通过集体和他人全面认识自己。学校可以通过以钓鱼城为主题的诗词书法、黑板报、朗诵、绘画、舞蹈、音乐等各类比赛或社团活动培养学生钓鱼城文化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钓鱼城文化,又能从钓鱼城文化中理智地看待现实,培养自己的毅力和精神。

3.注重实践的教化功能,推动学生人格的完整

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学生更可以锦上添花。结合我校的假期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等,部分学生可自行或学校安排下,组成各小分队到幼儿园、小学、社区等进行钓鱼城文化相关成果展览或宣讲,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钓鱼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传承,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推动学生人格的完整。

三、结语

将地域文化融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将地域文化中丰富的内涵植入学生心中,更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力争寻找到二者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完美化的融合策略与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力争让我校心理教育教学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国智丹.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8):107-108.

[2]白春香.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7):175-160.


基金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资助“基于地域文化的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CQJWGZ3053

合川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下农村中学心理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CZX2021-041

Shape1

第 2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