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盛开在千年蜀道上的那朵梅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永远盛开在千年蜀道上的那朵梅花

——唐庚《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二梅花犹有存者,漫赋短歌》赏读

黄大兆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628317

摘要:唐庚,哲宗绍圣进士,徽宗大观中任宗子博士。授提举京畿常平,被贬居惠州,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途中病逝。作为苏轼同乡,深受苏轼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意向苏轼学习而自成一家。其诗注重锻炼推敲,讲求诗律,形成工致精炼而又自然灵动的风格。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奉召由剑州入京任宗子博士,在途中目暏桃梅竞放这一自然景观时心生感慨,因成此诗。

关键词:

唐庚;象征;托物寓意

正文: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二梅花犹有存者,漫赋短歌

宋·唐庚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肯与年少争春风?

唐庚(公元1070年—1120年)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唐河乡(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北宋诗人,宋哲宗绍圣(1094年)进士,宋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授提举京畿常平,后被贬,谪居惠州。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其后于返蜀途中病逝。唐庚与苏轼是小同乡,深受苏轼影响,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意向苏轼学习而自成一家。其诗注重锻炼推敲,讲求诗律,形成工致精炼而又自然灵动的风格。因贬所与苏轼同为惠州,当时人称“小东坡”。

北宋政坛自王安石变法后,所谓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新旧党人之争一直未停。王安石罢相,保守派首领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后来王安石再度出山,新党再度得势,保守派(即元祐党人)则悉遭贬斥。徽宗朝自蔡京执柄朝政后,改革与保守则早已出离本质,演变成为新旧党人争权夺利、打击异己的政治斗争。因与苏轼是同乡,对苏极为崇敬,唐庚在感情上似更倾向于旧党。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他奉召由剑州入京任宗子博士,在途中目暏桃梅竞放这一自然景观时不免心中感慨,因成此诗。时任宰辅的张商英读后大加赞赏,荐之于徽宗,遂升任提举京师常平仓。张商英罢相,株连到唐庚,此诗又成为唐庚讥议朝政,反对新党之罪证,唐庚亦因此被贬惠州。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首联描述剑州道中桃花李花竞相绽放的春日景象,为下联对梅花的描写张本。诗人行走在赴京途中,触目所见,李白桃红,一派春光灿烂。首联用两个“能”字与两个“无”字,形成一种回环之美,于中可见诗人工于锻炼推敲、苦心经营字词的语言风格。上句中的两个“能”字,暗含着桃李只不过能以自己的色彩来粉饰、点缀春天之意,似有贬意。而下中句的两个“无”字,表现出桃李在春天里处处盛开,处处绽放,争奇斗艳,无处不在。但也正因如此,它们也就显得太平凡,太普通,因之不足为奇。桃李,在古典诗文里常常用来指代春天,如卢照邻《山行寄刘李二参军》“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或喻指女子貌美,如曹植《杂诗七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或喻人青春年少,如韦应物《拟古诗》:“自惜桃李年”;或指后学门生,如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总体来说,桃李是一种象征春天、象征美好的意象。但在此联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对桃李的冷淡。所为者何?原来诗人是用桃李暗喻朝中新贵,为下联梅花的出场作铺垫。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一般来说,经过首联的铺垫后,颔联应该对梅花的出场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然而诗人却并不如此,他只用“不应尚有数枝梅”淡淡点出。如果说对桃李的描写是大笔铺排,那这里对梅花的描写就是细笔点染。“不应”,按节令不该有。“尚有”,竟然有,出人意料之外。“数枝梅”,言梅花的数量少。然而这傲然绽放的几朵梅花,在桃红李白一派姹紫嫣红中,显得那么醒目,那么高傲,那么不凡。诗人行走在阳春三月的剑州蜀道上,竟然发现了“数枝梅”在漫山遍野的红桃白李中傲然绽放,心中那种惊讶中又暗含着喜悦的情感跃然纸上。下句“可是东君苦留客”,可是,岂是,是否,揣测疑问语气。东君,屈原笔下的太阳神,亦司花之神。刘克庄在《落梅》中写到:“东君谬掌花柄权,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人由梅花不按节令开放而产生了联想,这大概是司花之神苦苦挽留,梅花才在春天已如此灿烂的时候仍然眷恋枝头,迟迟不肯归去吧。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梅花什么时候开放?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林逋说:“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诗人说:“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梅花的绽放向来都是在“众芳摇落”的寒冬腊月,在寒风彻骨的“冰雪林中”。然而,剑州道上的这两朵梅花为何此时还要开放?颔联上句用一个“当”字,充分表现出梅花迎霜斗雪,面对严寒不畏惧不退缩的崇高精神品格,用词精准有力。下句“桃李未在交游中”,用拟人手法,语带双关。正因为梅花“开处当严冬”,所以与那些只能在春回大地暖阳高照时才出来装点江山的桃李之间素不相识,绝无交往的。此联中诗人以梅花自许,寄意深婉,暗寓自已操守冰雪,宁可独抱幽香,甘耐寂寞,决不会与那些趋炎附势的“桃李”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此联用一“当”字,用一“未”字,语气斩钉截铁,绝不模棱两可,可见诗人节操,是诗人用以明志的警语。张商英之所以赏识,恐怕与这“未在交游中”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意蕴相关吧。

“即今已是丈人行,肯与年少争春风?”“丈人行”语出《史记·匈奴列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原义是父辈或长辈,后泛指长辈。唐·崔峒《薛仲方归扬州》:“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此处指梅花。唐庚以梅花自许,虽此时方四十出头而自称“丈人行”,其清高自负之态可见。肯,岂肯,哪里愿意,表反问。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年少,年轻人,后辈,此处指桃花和李花。“争春风”生动鲜明而又意味深长,表面上是说“像桃李一样在春风中争奇斗艳”,实则暗喻为蜗名微利而争相缠斗以期崭露头角。尾联诗人说自己年事已高,淡于仕途功名,哪里愿意与那些后生年少追名逐利,以争一时之逞呢?卒章显志,态度鲜明。李商隐《安定城楼》中写到:“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二者命意同而表达异也。

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托物寓意,借对梅花的歌咏来抒发自己坚守节操、不向权贵低眉折腰的高洁志趣。诗人跳出前人窠臼,不再将桃李作为象征春天的歌颂对象,而用桃李暗喻那些红极一时的新贵,他们只会在皇帝面前巧言令色、粉饰太平,他们似苍蝇一般无时无刻不围绕在皇帝周围谄媚讨好,使得正直高洁之士远离朝廷。桃李这一意象,在这里喻指那些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比如辛弃疾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王冕说:“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等等。其后诗人因此诗被权贵嫉恨,最终贬斥岭南,然而诗人那高洁的情操,则如孤独开放的那朵梅花,永远盛开在千年蜀道上,永远盛开在剑州儿女的心上。



参考文献:

1.缪钺、霍松林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2.贾映斌 雍思政等.剑门蜀道诗选[M].成都:巴蜀书社.1989

3.雍思政.剑阁历代诗歌汇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