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的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牙周炎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的治疗观察

杜雪

黑龙江省 宝清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155600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76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龈下刮治后使用传统清洗器冲洗,观察组在超声龈下刮治治疗同步药物冲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牙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故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周炎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临床疗效

牙周炎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是菌群失调导致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以牙周炎症、牙菌斑形成、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牙周炎患者,主要采用维持牙周组织微生态平衡为主要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1-2]。但不同给药方法对于药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用于牙周炎治疗上的临床疗效,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2021年1月~同年12月期间内于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共7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3例,占比60.53%,女15例,占比39.47%;年龄为28~64岁,(42.53±3.26)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观察组:男25例,占比65.79%,女13例,占比34.21%;年龄为27~63岁,(42.41±3.18)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经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性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P>0.05,这说明两组之间是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的,存在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超声龈下刮治治疗,在治疗前10秒让患者用洗必泰溶液进行漱口。待准备工作均完成后,对磁致伸缩治疗仪的频率进行调节,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患牙下册,打开仪器,使用超声波将牙石和牙菌斑击碎,而后进行刮治处理。刮治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患牙的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并将牙周围的牙菌斑和牙石彻底去除,确保牙齿表面光滑。

观察组患者在超声龈下刮治的基础上使用冲洗器用3%氧化氢进行冲洗,对照组在治疗后用传统清洗器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情况进行检测和统计,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数据记录和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数据使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25.0版本,比较过程中的(`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t;对比中的(n,%)用于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的检验方法是卡方,若统计值P<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的牙周相关指标,统计值大于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牙周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均较对照组小,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的牙周相关指标(62bc0fdcc3126_html_8e47af67ff624080.gif ±s)

组别

时间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探诊深度(mm)

附着丧失(mm)

观察组(n=38)

治疗前

3.21±0.48

3.58±0.41

5.74±0.66

3.65±0.22

治疗后

0.78±0.14

1.21±0.23

3.56±0.45

2.65±0.14

对照组(n=38)

治疗前

3.23±0.45

3.56±0.42

5.78±0.71

3.68±0.27

治疗后

1.56±0.33

2.05±0.34

5.02±0.23

3.23±0.11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18.448/0.000

17.226/0.000

6.277/0.000

9.514/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29.959/0.000

31.077/0.000

16.823/0.000

23.639/0.000

t/P组间值(治疗前)

0.187/0.852

0.210/0.834

0.254/0.799

0.531/0.597

t/P组间值(治疗后)

13.413/0.000

12.615/0.000

17.808/0.000

20.081/0.000

3讨论

牙周炎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口腔疾病,近年来,牙周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牙周炎的疾病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同时也为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治疗手段[3-4]。超声龈下刮治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超声工作头的震荡去除牙石和牙菌斑,并运用工作头的喷水原理,利用水蒸气对口腔进行局部冷却,再运用声学微流改变的原理来改变龈下的微生态环境,对病原菌生长起到抑制性作用。但单纯运用超声龈下刮治术进行治疗并不能获得颇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我院提出在此基础上同步增加药物冲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牙周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用超声波震碎牙菌斑和牙石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空穴效应,而空穴效应会将同步冲洗的药液送至牙周袋的深部,对牙龈起到深层杀菌的治疗效果,而传统清洗器的冲洗力度不够,杀菌效果也并不理想[5]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法用于牙周炎治疗上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纪宇超.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7):86-87.

[2]邓均文.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青年学生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1):114-115.

[3]蒋志娟.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12):2-3.

[4]姬攀净.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和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0):154-155.

[5]孙治国,孟召华,刘洋.不同超声药物冲洗技术治疗牙周炎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