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利霞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观察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院的108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分析,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汇总患者自我生活能力、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对照组FMAS、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护理后差于实验组FMA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分数,生活质量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较好,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患者正常运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神经内科;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有报告指出,神经内科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生也受到患者饮食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特征涵盖多并发症、死亡率高、高复发率、治愈率低、高残疾率等,大部分患者后期存在躯体运动功能异常、吞咽或话语功能异常,降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1]。所以,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期间需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而常规护理多关注康复环境、用药情况、指标数据等,忽视患者的护理需求。中医护理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安全性高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逐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汇总中医护理+常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等指标,具体内容汇报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录入的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08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54例对照组男:女=27:27,年龄汇总≥51,≤78,均值年龄为(68.45±1.29)岁;54例实验组女:男=28:26,年龄汇总≥50,≤79,均值年龄为(68.37±1.32)岁。对比分析108例患者性别、年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临床需为患者创建优质的康复环境,在患者用药期间,临床需重视对患者用药方式、剂量的监督管理。

中医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①穴位护理:于患者天枢穴、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实施按摩推拿,每次用时20分钟,一日2次。②康复护理:临床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锻炼,观察患者吞咽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训练-主动训练-有氧运动、单关节-多关节、由远至近,康复锻炼期间需由家属陪同一同进行,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③情志护理:采取SAS、SDS量表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可采取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说理开导、移情相制、气功调神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④中药敷贴、熏洗干预:中药熏洗方式为粉状药袋浸泡双脚;中药敷贴为粉状中药和蜂蜜拌成膏状,制成穴位贴,贴于相应穴位,如膈俞、肝俞、中脘、关元、涌泉、神阙穴等。

1.3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开展生活质量评估的量表是SF-36,分值最高100,患者生活质量较好表现为高分数。

②护理效果:躯体运动功能状态经FMAS评估、经Barthel量表评估自我生活能力,上述分值各项最高100,上述项目均为高分表示护理效果显著。

1.4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患者例数采取 % 统计,给予X2值统计,患者的年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指标采取(62bc12df85de3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1. 结果

2.1生活质量

经评估,实验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生活质量:具体分数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较低,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入组前

入组后

对照组

54

66.28±1.72

78.96±1.53

实验组

54

66.14±1.75

89.75±1.62

t


0.4192

35.5832

P


>0.05

<0.05

2.2护理效果

数据统计见表2,对照组FMAS与实验组对比较差,与实验组自我活动能力对比,对照组分数较低,P<0.05。

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MAS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分数(分)

组别

例数

FMAS

日常生活能力

对照组

54

78.93±1.82

80.52±1.43

实验组

54

90.45±1.26

91.31±1.71

t


38.2429

35.5699

P


<0.05

<0.05


  1. 讨论

有研究指出[2],脑梗死作为确诊率高、死亡率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患病机制涵盖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饮酒、免疫力差、肥胖等。多数患者发病后出现半身不遂、口歪眼斜等并发症,一旦控制不及时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神经功能损伤,后期恢复不良死亡率较高。随着中医学的进步,在脑梗死对症治疗期间需加强对其后期康复锻炼的管理,加强中医护理和基础护理相结合,逐步恢复患者的躯体功能,保证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的压力和负担[3]。中医护理包括情志调节、康复锻炼、针灸护理、穴位按摩等,按照患者的实际身心状态开展对症处理,护理操作简单方便、无不良副作用,进而降低脑梗死患者后期的残疾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4]。文章数据指标汇总可知,对照组FMAS与实验组FMAS对比分数较低,日常生活能力:实验组分数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生活质量:具体分数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较低,P<0.05。可见,中医护理实施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上升,逐步恢复自身的运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疾病的预后质量。此外,对患者实施推拿按摩、穴位针刺护理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症状,促使患者脑部功能好转,减少疾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其他学者指标汇总可知,观察组、对照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康复周期、生活能力对比前者优于后者,数据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康复质量,稳定患者病情,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康复心态,逐步恢复患者的躯体功能。

【参考文献】

[1] 倪海华.某三甲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医护理服务的供需差异与改进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1):29-31.

[2] 胡乐.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3):42-43.

[3] 吕巧萍, 高大鹏, 沃金波.神经内科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8):65-66.

[4] 黄冬和, 刘天翔, 戴俐聪, 郑耳.中医药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用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