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风貌认知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同里风貌认知报告

刘倩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1. 同里古镇旅游发展概况

古镇同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巨大的历史建筑资源。古镇也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旅游开发,先后修复开发了退思园、崇本堂等景点,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旅游的发展为同里古镇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为古镇及其历史建筑保护提供的资金来源和潜在动力。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以及居民自发的修缮加建,同里的古镇风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对同里古镇整体风貌的保护,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同里现状风貌

由于同里古镇的外围可增量有限,所以已有建筑的改善就变得十分重要。在政府、设计师与原住民的合作下,如今同里古镇的建筑富有特色,南出口经过多次改造,建筑充满了民国建筑的气息,满满的历史感在其中。在我们调研中,就有许多受访居民和游客谈到了对于同里建筑风貌地域特征的感知。同里古镇除了38座明清园宅及众多的乡绅宅院、名人故居外,其民居建筑依河而筑、家家临水、户户垂杨,合院式住宅前后临河、临水型住宅前街后河、面水型住宅隔街而河,颇具特色。游客和居民都认为竹行街的沿河建筑最具地域特征,沿河古民居及明清街香格亭的地域特征识别度也较高,他们对同里依水而建的建筑格局,黑、白、灰的淡雅基调色彩,以及砖雕门楼、脊角高翘、走马楼、明瓦窗等统一有序的建筑要素具有较高的识别度。

62bc1b44ac150_html_689a7f169324551d.jpg
62bc1b44ac150_html_c3ca10a061a6ebde.png
里维系着原有的街巷空间特色,保持了婉约延绵的水巷和亲切宜人的街廓,主街-次街-小巷-备弄的多层级步行网络体系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序列感。由于旅游业发展后,主路如明清街、中川路等成为为游客服务的商业性街道,虽然在结构、材料、色彩、形式与比例等方面沿用了传统地域特征,但沿街建筑基本改成商业店铺,街道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1. 自我感受及评价

在调研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碰到了一位同样从事建筑行业的老教授,他向我们指出了一些他对于同里古镇的看法,在他看来同里古镇内沿河摆放的棚子严重破坏了沿河的景观,沿河的店铺在河岸线上支起了棚子将沿河的休闲饮食作为吸引顾客的一大亮点。虽然棚子在功能上起到了遮阴、避雨、照明、休闲的作用,但在纵观整个河岸线来看,古镇的那种风韵被完全的破坏。老先生言语很激烈的和我们探讨了这一问题,他同时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一问题反映,他说在他走访的这么多古镇中,未曾见过岸线私属化如此严重的地区,同里的街巷体系的保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一破坏。

62bc1b44ac150_html_554d7ec9687c96fe.jpg
62bc1b44ac150_html_56be16e1ba0b075d.jpg
同里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调研过程中由于地块的特殊性,所以能够看到更多同里改造后遗留的问题。我们小组调研的地块属于同里古镇中纯粹的居住区,位于古镇的西侧,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同里古镇的规划是想要极力将居民的生活区和商业区有所分离,至少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步入这块地的时候,感觉完全隔绝了商业气息,也许考虑到这里的居民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而作此规划,但这块地一些残破的乱象意味着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问到老人他们会去古镇哪些地方参观,所有的老人回答都是一致的“我们不去那边的,我们就待在这边。”但问到更深一点,他们总是缄默不语,对于老人的心理我们不得而知 但作为古镇狭长的一块居住区,此处的民生设施可以说是几乎缺失的,我们实在找不到老人除了坐在屋前闲谈,还是否可以有其他的行为,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确有待考究,他们本应该是这块地的原住民,是何种原因约束了他们的步伐,我想不仅仅是年龄。公共空间的缺失、环境的约束、改造的不彻底,都让这个地块与周围格格不入,“人情化” 在整个场地是十分缺失的。

62bc1b44ac150_html_a3dd3b1e48e34586.jpg
62bc1b44ac150_html_69ab5da9d47380f6.jpg

四、对策与建议

  1. 对于地域文化特征的挖掘

同里古镇目前的地域文化特色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古镇保留了较为传统的原著民居风格,且商业化控制比较合理 ,在整体处于较为完善的保护体制下,对于街巷水系等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在保留河岸线风貌的同时对现有情况进行改造,我们认为可以从居民出发,沿河的布置的商业化雨棚,多是当地居民为了商业价值而增设,虽然考虑到就餐的环境氛围,但大面积的铺设显得十分拥挤单调,占用了大面积的沿河走道,欠缺考虑。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空间用以协调岸线关系,通透的岸线对于古镇文化吸引力的加强是必然的,对于古镇原味的存留也显而易见。基于同里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很多老师也提出要共享共建、共治共管、多方博弈、探究合理的机制,且强调设计师们需要经过充分的协商才能得出合理的方案。

  1. 人情化设计的考虑

对于人性化设计,这里更多指的是古镇居民区建设改造的加强,需要注入更多的关注度与情感体验,对于原住民的生活舒适度要切身体验,从人居角度出发,尤其是古镇基本是留守老年人现状的特殊性,更需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改造所面临的问题无疑是多方面的。现有地块面积的狭小和需求多样的矛盾,商业化进程与居民原有生活的矛盾,都是改造过程所要面临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了解到老人们对于公共场所的要求是极低甚至没有的,所以对于场所的营造无需过分标准化,重要的是建造可以满足这小部分人需求的活动场所。对于古镇的严格划分,可以通过这些场所进行调和,塑造商业区和生活区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样无论是对于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交互,又有所分离,对于提高居民区的活力性是十分友好且易适应的。之前也有了解到一些地域文化空间的概念,对于同里这个文化背景浓厚的历史古镇来说,地域文化空间的构建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造具有古镇历史特色的地域文化空间 ,也是在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实施的方向。

3.对传统空间的保护

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是传统文化意义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加强对江南古镇景观格局和民居、街巷、小桥、商铺等典型物质景观要素进行保护和重点引导,通过保护整体空间肌理、留存历史脉络节点、利用乡土景观材料等,营造地域特征协调统一的古镇景观物质情境,保护其自然性、真实性、地域性、完整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可采用“织补”手法修复城市肌理与文脉,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空间重塑,代表着不同地域对于不同文化的追寻,如对农耕时代的追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重在回归和修复大地景观,用更为广阔的自然生态观,重织系统,塑造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我们认为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是传统文化意义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加强对江南古镇景观格局和民居、街巷、小桥、商铺等典型物质景观要素进行保护和重点引导,通过保护整体空间肌理、留存历史脉络节点、利用乡土景观材料等,营造地域特征协调统一的古镇景观物质情境,保护其自然性、真实性、地域性、完整性、体验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古镇的更新必然是迎合了新时代的需求,古镇更新是一种文化遗产的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对于恢复当地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阶段的古镇更新已经在吸取以前的教训,不足之处还是有所暴露,但整体更新骨架是比较可取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查缺补漏,要实现古镇的全面完整的保护体系,特定阶段的保护定位,重点清晰的规划目标,深化落实的规划研究,保障实施的法规政策,每一步都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佶. 同里古镇历史建筑调研分析及保护策略[D].苏州大学,2015.

[2]饶晖,洪杰,卢波.江南水乡小城镇形象特色规划——以苏州同里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42-16644+16683

[3]唐正晨. 传承视角下江南古镇保护更新实践的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21.

刘倩(2000-),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