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营养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

陆梦格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新趋势。

关键词:营养学;课程思政;改革

1 营养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的一门学科。营养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营养不均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通过膳食平衡降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营养学对于提升学生营养学知识水平和健康服务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民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思政切合点和教学设计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在专业课课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课程育人功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因此,在营养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非常必要。

3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

3.1 加强教师素养,提升教师思政水平

教师是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教师不仅要做“经师”,还要做“人师”。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育人为核心,注重个人知识、素养与能力水平的提升。

3.1.1 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康复治疗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营养学作为应用型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营养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时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了解学生对营养学的学习需求以及专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职业素养培养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为了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还要与思政课专职教师加强互动,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更好地结合起来,让课程思政效果更加显著。

3.1.2 教师应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学习、领会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教师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坚决与党保持一致。最后,教师还要学以致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加强交流沟通,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班或研修班等。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用实际行动影响、感染学生,才能发挥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1.3 教师应提升自身德育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一是要使教师充分认识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强化对本专业、本学科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实现传道授业和价值引领双重目标,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高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高身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在行为和思想上的带头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3.2 创新教学方法,保障思政育人效果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有力保障。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3.2.1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讲授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教学效率较高,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学科专业知识,但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课程思政作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讲授法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要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例如,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情景模拟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途径上,要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社会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探索、认知和行动。

3.2.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及时更新内容知识,也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德育效果。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科普视频等形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慕课、翻转课堂、虚拟实验、录播教学等,使学生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利用微信、QQ等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交流,增加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自主进行信息选择。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3.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习得者。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对学生专业课程的结果性考核,考核维度过于单一。实施课程思政,需要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将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维度,向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政治素养等多维度延伸,综合运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改进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尝试,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和课程思政融入点也有所差异。要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必须在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曹建民.运动营养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60号)[EB/OL].

[5]董奇.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3.

[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