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3

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模式探索

龚岳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细化完善基建管理规则制度体系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有效方法路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模式;方法路径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基建管理举措方法,全面优化提升新校区建设工作整体成效,成为高等院校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高等院校在国家一系列推进政策导向下,持续有序推进新校区建设,对相应的基建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固化的基建管理模式面临着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实际,灵活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基建管理举措,全面促进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工作成效,辅助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工作的实施,在细化完善基建管理标准规范,强化基建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性政策策略,为新时期高质高效地开展基建管理提供了遵循与导向[1]。同时,各地高校同样在创新基建管理路径流程,打造精品工程,衔接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形成了基于精细化理念的基建管理模式体系。尽管如此,在基础条件与客观要素影响下,当前新校区建设中基建管理工作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基建管理策略的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壮大基建队伍,完善管理机制

现代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社会重任,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中,科学合理的基建管理策略有助于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把握与审视新校区建设各项要素的关联性,进而理顺基建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最为专业化的基建管理队伍,从源头上确保基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与高效组织。高校新校区建设所涉及到的资源要素多种多样,且受多种潜在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配备强大的基建管理队伍,锻造高等院校新校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

2.2有助于将先进思想融入到高校管理工作中

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中,应深入融入国家在高等教育事业建设中推行的各项战略,使国家意志与导向转换为促进基建管理举措创新的重要依据。在此导向下,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工作同样可完成对先进思想的渗透与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民主路线,认真倾听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使新校区基建管理工作更趋稳定。在先进思想导向下,可最大限度上降低新校区建设的经济成本投入,提高单位成本的综合使用效益。

2.3便于规范工作程序

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工作的系统性较强,对工作程序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只有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权限,方可实现基建管理效果的最优化。通过实施基建管理模式创新,可从根本上确保新校区规划设计、用地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逻辑衔接关系,使工作流程能够得以持续细化完善,迎合当前高标准、高要求的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趋向。同时,在规范化工作程序的保障下,高校基建管理还可高效率地完成资源调配,取得最佳基建管理成效。

3.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基建管理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在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中,前期准备工作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对于优化理顺各类潜在资源要素,实施差异化的基建管理举措具有直接作用。纵观当前基建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缺乏系统性考虑,初步设计方案考虑不足要求等共性问题,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基建管理效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未能将基建管理工作当做一个系统的事件来对待,造成基建管理的具体方法路径存在较大偏差,基建管理方法对策存在显著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3.2高等院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的标准化规则缺失

系统完善的标准化规则体系在当前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中,处于根本性地位,对于推进基建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导向作用。现状表明,部分高等院校在基建管理方面未能引进标准化理念,具备标准化特征的管理规则缺失,以往基建管理规则约束性不足,过度侧重基建管理的流程控制,无法为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化模式的融合提供可靠依据与保障。由于标准化规则缺失,无法确保基建管理各项资源要素之间的有序衔接,与当前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的宏观趋向相背离。

3.3基建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理念正在快速向着社会各行各业渗透,对于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基建管理同样不予例外。实践表明,部分高等院校未能运用信息化技术,构造具有直观性、立体性与层次性的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涉及到的资源因素集中统一管理不到位。同时,所配置的信息化硬件与软件性能不佳,无论是基建质量控制,还是基建风险管控等,均存在信息传递效率缓慢的问题,无法对基建管理标准化数据信息予以统筹分析与汇总。

3.4基建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随着高等院校基建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处于基建管理工作岗位上具体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样面临挑战,若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充实基建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则极易陷入“本领恐慌”的尴尬境地。现状表明,部分基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所承担的基建管理责任停留在浅层次意义上,部分情况下凭借个人经验主义开展基建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基建管理的预期效果。同时,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与廉洁意识淡化,公平、公正、科学的基建管理工作要求得不到充分体现。

4.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的方法路径探讨

4.1筹备为先,细化完善基建管理规则制度体系

根据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约束范围内,细化完善基建管理规则制度体系,为基建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基建管理流程环节的推进提供基础性依据与保障,以高度整合各类工程资源要素,提高基建管理的协同性。在高等院校内部建立健全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变更制度,工程签证制度,材料进场制度,工程资料归档制度。实施基建管理的目标责任制,确保基建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人。根据土建、水、暖、电气等不同的建设内容,充分做好事前准备与谋划,提高基建管理工作的层次性。依托高校新校区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对工程组织、方案设计、质量检验、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强化控制,运用更加系统化的方式突出各个不同建设步骤与阶段的关联效果,提高基建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

4.2建立健全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的标准方法

根据高校新校区的客观实际需求,立足于相关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细化完善的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的方法体系,为新校区基建管理控制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与保障。灵活运用自管模式、共管模式(如图1所示)和工程总承包模式等,对新校区基建管理质量状况保持动态化监测,对于所有不符合高校新校区实际、不符合基建管理路径实施的体系条款约定予以修订,使高校新校区建设机制始终发挥基础性与根本性保障作用。构建责任落实追溯机制,强化其约束性、导向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发现的潜在质量与安全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排除,突出高校新校区建设不同环节模块间的衔接性。强化过程控制,科学评价新校区基建管理成效,提高各建设阶段的逻辑次序效果,形成完整有效的施工控制管理体系,真正做到规范化建设、科学化操作。

画布 3

图1 基建管理共管模式示意图

4.3积极引入信息化等现代化基建管理工具

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信息化平台,将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各项分部工程的荷载状态、工程结构、受力模型等导入信息系统平台,清晰直观地展现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的各项客观条件,对基建管理中的各项分部工程进行可视化管理。在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在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实施信息交互,提高工程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完善数据流、信息流、价值流的发展方向,密切多方协作,构建形成强大的基建管理工作合力。建立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数据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将相对复杂的基建管理数据参数融入其中,对其进行建模处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基建管理的重点项目和次重点项目等层次进行权衡分配,优化基建管理成效分析功能的整体效果。

4.4多维度提升基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结合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新环境下的各项具体要求,定期组织基建管理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基建管理资历与经验深厚人员为其讲解当前新校区基建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要求,掌握系统性的基建管理基础理论,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基建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进行强化锻炼,通过运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基建管理策略开展工作,加强学校基建处岗位职责及部门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特殊岗位上的一线建设人员,要强化基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廉洁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对潜在安全与质量问题的辨识能力,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开展基建管理工作,确保自身履职尽责到位。针对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的人员岗位差异,实施密切衔接配合,避免因沟通交流不到位而导致的缺陷问题。

4.5做好基建管理成效的动态化评价

选择最具系统性的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成效评价指标,从其工期、质量、技术、设备、人员、成本等客观要素出发,构建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基建管理成效评价体系,对基建管理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全面细致评价。运用强化突击、常规巡查和实地巡查等方式,突出基建管理成效评价的客观性,防止人为主观倾向的影响,提高最终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强化基建管理成效评价结果的运用,高度重视其实际价值,将其作为调整与改进高校新校区基建管理策略与方法的重要参考与依据,推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事业始终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遵循“一点一预案”“一事一预案”的理念,制定完善可行的安全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渗透绿色管理理念,强化节能控制与污染控制,落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基建管理模式束缚,当前高校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相关人员应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基建管理模式与路径方法,积极有效运用现代化精细化基建管理理念,细化完善相关规则,全面提升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刚.基于5G技术的BIM信息建模在高校基建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通信,2021,37(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