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规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玉米栽培规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吕德庚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种子公司 山东省 菏泽市 2746 00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与农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关系。要想在现有生产水平基础上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对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做好选种、护苗、拔节、抽穗等关键时期的管理工作,让植株远离病虫害的侵扰,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玉米栽培规程;病虫害;防治技术

1做好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

(1)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与农业相关联的多个产业有着密切联系。做好玉米栽培工作,探究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并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2)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发展好农业,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效益。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种植面积大,是多个地区农民种植的农作物,提高玉米生产质量,帮助农民种植户掌握更多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种植过程中农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经济条件。

(3)有效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产值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不再担忧温饱方面的问题,但是粮食安全问题却频频发生。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减少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粮食安全。

2我国玉米栽培的现状

我国的玉米总产量较高,玉米种类的不断更新、化肥的广泛应用、农田基础设施的修建、农业技术推广,使粮食单产量大幅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需要直接影响着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从农业现状来看,需分析种植的基本问题和产量特点。由于我国玉米的主产区聚集在我国东北与西南地区之间的弧形地区,且南方和北方的种植区域差异大,因而产生了玉米种植失衡现象。我国玉米的种植与产量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性。近年来,通过集成利用优良品种和农用物资,并根据领先的农业生产科技与增产经验,在粮食作物的种类布局与规模大小上进行了择优管理,使我国农业自身资源与社会发展经济得到了充分发挥。

3玉米栽培规程要点

3.1科学选种

种植户在选种时,要依据本地气候、土壤特征及病虫害类型制定科学的选种方案,如风力较大会对某些玉米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在选种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据弥勒市种植环境选择成熟期适当的品种,且不要跨区域选种,虽然外地玉米品种可能具备众多优势,但并不一定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且由于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成熟期提前或延后。其次,选用高产及高品质品种,如金粒66、金粒118和靖单16号等本地玉米是近几年的新型品种,增产效果显著且倒伏率较低,完全适应地区的种植环境。再次,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种植,如金粒118对于常见玉米病害均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通过科学选种,能够确保玉米品种符合当地生长环境及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对于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3.2适时播种

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播种时间,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播种时间均不相同。玉米播种主要受气候及温度的影响,南方地区玉米通常为两季,通常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在8月中旬左右即可收获。除了要确定播种时间外,在播种前还要测定土壤湿度,若播种前土壤湿度不足,则可以等待降雨或通过人工浇水的方式提升土壤湿度,确保玉米发芽率。最后,在播种过程中要控制玉米播种间距,通常情况下间距为30cm左右,对于土壤较为肥沃或贫瘠的地区而言,应当适当调整间距,从而确保土壤对于玉米的营养供给。

3.3施肥与灌溉

为了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还应对玉米进行施肥和追肥。玉米生长离不开氮、磷、钾类肥料,同时还需适量的镁和硫等,所以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做好施肥工作,通过玉米植株间距及土壤肥力确定肥料用量,缺肥不仅会对玉米生长态势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但过量施肥同样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为此,种植户要依据玉米生长情况及土壤肥力科学选择施肥量。其次,做好灌溉工作,玉米生长周期均需要适当的水分,在灌浆期对于水分的需求极大。最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土壤营养物质流失。

4玉米病虫害防治

4.1大斑病

在玉米栽培时主要出现大斑病现象,并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因此会对玉米健康成长产生显著危害,导致玉米叶片渐渐产生灰色块状斑点。通常而言,其斑点会由枝叶低端区域逐渐往上延伸。假如农户没有及时发现此类病害问题,而且未采取有效处理方式,在空气湿度较高时,会让叶片产生黄褐色状态。在进行大斑病防治过程中,要选择具备强抗病性的玉米种类,在未栽培时对种植区域消毒,消灭其中产生的大斑病害问题,减小大斑病害发生率,从而为玉米植株健康成长带来重要保障。

4.2青枯病

青枯病是全球性玉米病害问题,主要是出现在玉米茎部与根部区域的土传真菌病害。这类病害问题有着很多的直接影响要素,譬如玉米品种情况、播种密度情况、田间灌溉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等。通常来讲,在炎热天气下遭逢大雨且玉米植株种植密度过高时,会产生这类病害的聚集性爆发问题,短期病害持续2~3d,长期病害持续5~8d,甚至造成植株死亡。研究玉米主要病害诱因均是病毒侵害情况、菌丝情况和孢子情况等。通过研究论证,相关病原体在玉米的重茬期与种植期间存在紧密联系。不过,仅是通过种植户个体的土地改良活动,难以全面规避重茬和迎茬等问题,导致相关病原物持续扩散,而且在化学药物的刺激下,一些病原体产生变异情况,因此会给玉米种植户带来很高的经济损失。

4.3粗缩病

粗缩病是在玉米粗缩病毒传播时产生的一类病害现象,延伸到玉米全生长周期中,特别是体现在玉米幼芽期间。一般来讲,玉米植株的5~6叶片发病,病叶有着透明油浸斑点情况,然后渐渐扩散到整个叶片中,在叶片背部区域生成白色粗糙条纹状。使得植株整体矮小且僵化,通常无法结穗。造成这类病害传播的虫介是灰飞虱,其潜伏期约是20d。

结束语:在玉米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为保证玉米的产量,需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玉米栽培效果。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研究和治理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全面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受到的经济损失,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建军.浅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0(4):71.

[2]李永鑫.浅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0,38(21):39-40.

[3]庞燕美.浅析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0,38(7):29,32.

[4]杨东,王达.浅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南方农业,2019,13(17):24,27.

[5]帕丽旦·萨力,陈述晖.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