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浅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冯莎 1 张洁 1 豆艳霞 2

汉滨区环境监测站 安康 ; 2. 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7250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生态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哨兵”。为了发挥环境监测“顶梁柱”的作用,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对策,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发展

1 概述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检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变化的态势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以及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提供数据支撑。进入“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常规监测数据要“高质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所谓高质量即监测数据满足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对环境监测全过程实施管理,是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1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自1991 年发布《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 暂行)》《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和《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制度(暂行)》后,相继于2006年发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2011年发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等,虽然这些制度、导则规定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程序,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但与不断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展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和及时。存在质量管理制度和客观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根本上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2质量保证技术发展滞后

质量保证技术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监测技术的发展相比,质控技术的发展表现出滞后和不完备,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主要表现包括:(1) 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发力度不足,存在种类少、品质单一、基体简单等问题。(2)微生物、生态监测等领域的质控技术尚属空白。(3)自动在线监测、应急监测等一些新技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统一的标准,缺乏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4)我国的质量控制模式仍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的评估和评价模式。

2.3 质量体系落实不严

按照国家计量法的要求,各级监测机构都需要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技术记录、操作规程、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根据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检测活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形成了人、机、料、法、环、测等检测全要素、全程序控制,并具有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 但是目前很多监测机构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没有将其进行贯彻落实,导致体系与实践严重脱离。

2.4 人员缺乏专业技术能力

虽然很多监测机构都能够满足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的硬性指标,但是持证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起到对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的作用。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对质量控制工作理解不够深刻,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另外,很多环境监测机构人员配置上专业人才较少,而且大部分监测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都在环境监测任务完成的层面上,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做的还不够到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发挥质量控制实际的作用。

2.4 监测设备老旧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不断涌现出各种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有利于进一步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但是在经济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下,很多环境监测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仍旧使用老旧设备,一些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甚至超过了使用年限。在环境监测中使用这些设备,将会增加工作隐患,导致环境监测质量不符合标准。

2.5资金短缺

当前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支持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工作,但是因为环境监测工作比较独特,再加上相关监测设备价格较高,同时增加了维护工作成本,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资金不利于支持环境监测系统正常运行,也不利于及时维修和维护大部分的设施设备,很难顺利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还影响到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对策

3.1 完善环境质量管理制度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为适应发展的要求,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等制度,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并根据这些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同时应建立考核和巡检检查等制度,逐步建设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3.2积极研发质控技术

为了高效、准确地开展各项环境监测工作,全力支撑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构建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环境监测机构除了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此外,要重点研究质量保证技术,一是做好标准样品和自动在线监测、应急监测等领域的质量保证技术研究;二是研究涵盖方案设计、布点、采样、保存、运输、前处理、分析测试、数据诊断、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报告编制、信息传输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三是研究质量管理评价技术,量化质量管理工作评价指标,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判定和督促监测各检测机构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3.3 加强建设人才队伍

为了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加强选拔和培养人才。因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各个岗位都要配置专业人才,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加强人才储备,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可以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加强在岗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技术学习和交流,使每一位环境监测人员都能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需要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稳定工作队伍,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培训、考核和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的水平。

3.4推进环境监测质量保障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目前很多基层监测站在人员、设备、实验室面积、运行经费等方面达不到标准化监测站的标准要求,因此,亟需加快能力建设的步伐,建设标准化监测站点,这样才能不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4 结束语

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为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性,要从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积极研发质控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方面着手,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良性循环,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以及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晓芳.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J].化工管理,2021(9):34~35.

[3]欧天养.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8):158+16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彭刚华1,梁富生2,夏 新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蔡 华 1 李珊珊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