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初探——以某专科院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初探——以某专科院校为例

覃瑶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针对普通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学生专业就业率低等情况,本文以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为例,浅析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及课程设置办法,同时,以“水污染治理技术”这一课程为重点,分析了教学内容、学习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做出的实施方法和尝试。

关键词:课程改革;环境工程技术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提出,要顺应国家新的发展阶段,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从学校的角度上来看,普通高职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上课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低,久而久之,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同时,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较为复杂,专科与本科教学内容组成极为相似,培养重心与技能型人才有很大的偏差,往往出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掌握的理论内容更差,技能操作水平也一般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水平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较大,专业就业率较低,学生无法做到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专科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要更低,相较于理论原理,学生更倾向于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对以操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专注度更高[1]。另外,学生综合能力欠缺,对知识的获取、重组、整合、应用能力弱,有极强的依赖意识,在就业的时候,个人能力劣势明显。因此,针对上述现状,我们急需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重点从课程改革入手,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背景、设置方式及具体实施办法。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校背靠某央企集团,集团具备多家环保企业。企业主要方向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每年有大量的水处理技能型人才的人才缺口。专业建设团队在走访多家企业之后,结合行业需求,将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设定为能够进行水质监测与监测,并能够进行水处理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就业方向主要是水处理相关企业和部门。在此背景下,我们明确了课程设置的方向,改革了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师资有限,所以以《水处理技术》这门课程为重点,进行了全过程课程改革的尝试。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为能够进行环境监测、“三废”处理、环境影响评价、设备维护、工程设计及管理的综合型技术人才,故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较为繁杂,主要包括水污染技术、大气污染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CAD等课程。在学生理论知识储备有限、接受能力有限的背景条件下,教学结果较差,往往出现什么都没学到的情况。

根据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在与多名企业兼职教师商讨之后,确定课程架构由“水处理+设备运维+水质检测”三部分组成。此架构的主要依据为实际污水处理部门运维岗及监测岗的知识需求,水处理相关内容由“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治理技术+环境CAD”等课程构成,设备运维由“电工电子+电气控制与PLC+环保设备认知+泵站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课程构成,水质检测由“化学基础+化学分析+水质量监测”等课程构成。

在此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约有70%的课程均改革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现有学校的实训基地及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摒弃原有“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操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操练-要点总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课程安排不再遵循之前的周课时,而是采用集中课时的方式,即集中N周完成某一课程的全部学习,此方法方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模块化的知识学习。

三、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课程改革

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中,水污染治理技术是重中之重,也是本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基础知识、污水物理处理方法、污水化学处理方法、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好氧及厌氧)、污泥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的选址等内容,内容繁杂且理论性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趣味性低,学生的积极性很差,所以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综合考虑学生学情、企业岗位需要、学校实际情况之后,我校专业团队结合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企业污水处理运维岗、监测岗的职业要求,确定《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水污染控制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具备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常规设备的操作的能力,具备对常规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判断与处置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常识和方法。为达到培养目标,将该课程进行了如下尝试:

1.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课程内容主要为理论知识,其中包含很多设计计算部分及深入的理论原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无法理解该类知识,所以应对此进行删减

[2]。另外,结合实际岗位需要,授课内容应整合多门课程,通过实际常见的工艺,讲解其原理、操作及运行问题解决办法。如膜系统的实际应用工艺及日常维护、在线清洗的操作,离子交换系统的原理、应用、设备组成、操作方法、维护再生操作,设备和管线交付检修,活性污泥膨胀、生物厌氧好氧等生化系统异常突发情况的处理、受限空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等。

2.学习模式的优化

课程分为模块化进行教学,以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顺序对污水处理常用工艺进行讲授。课程为理实一体化教学,上课班级均为小班,学生被分成各个小组,每组完成教师任务。课堂可采用教师讲授、企业专家直播演示、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仿真练习、实际操作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校企联合,企业导师可随时向学校教师反馈意见,优化教学过程。

3.考核方式的创新[3]

传统教学模式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基本上只有考试、大作业等,无法真正考核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忽略了实操技能的考核。所以,我们将考核方式完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段,设置方式多样的考核,如课前,采用网络测评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中,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专业老师、企业老师、组内成员、学生本身进行自评和互评;课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互评和自评。

四、结语

本文为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初探,以“水污染治理技术”这门课程为核心,从教学内容、学习模式、考核模式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方式。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学校经济、人力、实训条件、企业参与程度多方面的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以期达到最好的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理英,陈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3):5

[2] 陈志莉,林华,刘立恒,. 《水处理技术及典型案例解析》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21):3

[3] 王菲菲, 葛磊, 国洁,. 培养专业人才背景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 就业与保障, 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