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区的设施维修与管理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农田水利灌区的设施维修与管理措施探究

姚凌燕

新疆昌吉市三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水利发展历史背景,从设施规划、设施管理等方面分析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深究背后原因,从制度管理、资金投入、技术引进等方面提出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管理;农业发展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是当务之急。

一、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管理存在问题

(一)水利设施规划存在疏漏

水利规划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水利规划一方面利于建立水利发展目标体系、推动水利发展目标管理;另一方面对涉水事务其法律约束作用。当前水利建设规划还存在一些问题。

  1.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农村水利设施的维护与修建一直都是由劳动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来维系的,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公积金和“两工”的取消导致水利建设失去了制度基础。

  2. 基层政府不愿将公共资源用于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导致水利灌区设施资金来源不充足,这些设施也无法在生产活动中有效投入。

  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低,私企和民间资本的目的是追逐利益,因此放弃了农村市场。

  1. 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混乱

体系方面,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水利体系重建轻管、重用轻护的理念导致设施无法发挥出综合效益;管理制度方面,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人员方面,由于人员编制紧缺,技术人员占比小且经常被抽调无法满足人员需求,此外,较低的待遇打击了职工的积极性,导致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

  1. 水利基础设施质量需提高

在资金缺乏、管理混乱、规划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下,水利基础设施质量存在缺陷,出现自然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灌输成本高。

二、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供给不合理

城乡二元结构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他指出,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存在二元经济,即先进但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庞大但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就呈现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出现严重不足,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的维修与管理自然也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

  1. 农村公共物品自上而下供给不合理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也顺应了发展大潮流,农民根据所处生活环境,为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公共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行公共物品供给决策却无法满足农民的迫切需求。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影响着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程序,决策的统一性和指令性使得农民诉求和意愿得不到尊重;也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

  1. 供给财政体制不合理

农村公共资金管理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力,农村公共资金管理混乱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和成本上升。主要由制度外财政制度漏洞多和公共财政中支农资金转移存在缺陷造成。

乡镇一级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中央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转移支付,迫使乡政府通过集资、筹款、收费为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供给,最终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为全国各个地区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但是实施中并未真正落实,不合理的转移导致了贫富地区差异更大。同时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缺乏资金无法完全下放,造成农村公共资源供给不足。

三、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农田水利灌区设施要得到有效维修和管理首先离不开合理健全的制度。

首先,管护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内部制度化监督和制度外群众监督。政府对设施管护员不仅要制定年度绩效考核,还要不定期对水利灌区设施进行抽查,对于维护效果好的管理员进行奖励和宣传,对于不好的管理员进行批评指正。对于多次考核不合格的管理员有处罚权。同样,各村干部也要对水利设施维护与管理设定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级规范,对农户个人行为进行监督,约束村民影响灌区设施良好运作的不文明行为。

其次,采用制度外群众监督制度,调动村民对设施管护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爱护设备的意识。村民若发现设施有故障或堵塞现象可以联系设施管理员,也可以对不文明和破坏现象进行举报。

  1. 加大维修管理资金投入

村民需要对设备有保护意识,对损坏设备要及时反映,但是村民收入微薄,无法承担设备的维护管理资金。这就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可以加强和管理部门联系,给予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和管理足够的资金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资金分拨比重,此外政府应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比如,利用银行贷款确保设施维修管理的资金得以周转;建立水利设施维修管理基金,为设施维修提供补助。

管理部门要认识到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灌溉项目的资金投入。

(三)推广新式灌溉技术

多渠道灌溉模式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农产品精准灌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打破了这一弊端。尤其是在农产品生长环节,这一技术更为适用。对于不同时期的农作物,利用传感器分析出其生长过程中所需合理水量,再结合作物土质条件和生长情况对基础水量进行判断。在技术支撑下,利用智能机械设备,科学获取农作物的用水需求量,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对农产品浇水施肥智能化监控。

(四)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

对于农田水利实施的维护与管理完善设施建设和验收制度至关重要[2]。虽说大部分管理者对于相关政策文件早有了解,但是对于规定的标准较低且验收不够严格。因此,管理者应该从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方面着手,严格控制保障措施,提升建设标准和质量水平。在严格把控好建设关的基础上,保证水利设施能够良好运作,尽量降低设施可能损坏的风险,提高设施的使用年限,减轻工作人员的维护负担。对于已经出现老化的设备分情况进行维护,损坏较轻的设备严格按照维修标准进行设备翻新;损坏较重的设施在不影响其他设施运作的以及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在非灌溉期间选址重建。

此外,有必要进行科学界定管护主体,从而对设备进行精细化、层级化管理。由于水利设施的等级不同,管护需求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将政府管理、自主管理和产权私有化三种管理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明确管护主体。建设规模较大、损坏程度高的设备由政府实施管护;规模较大但是损坏程度小的实施有市政府或乡镇提供管理维护;规模较小且分布广数量多的设施一般采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村内设备由本村管理,跨村设备由镇管理。

(五)增强农户参与度

农户的积极性对于水利灌区设施维修与管理十分重要,政府应该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灌区设施的爱护意识。组织专业人士在农村开设讲座,通过宣传和指引提高村民对于灌溉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部分村民出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接受过于专业知识,可以选择横幅和标语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宣传。

除了进行知识宣传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激励手段,对于表现好的村民给予管护补助和奖金。村民从参与管护行为中获取利益、赢得声望、受到尊敬,其社会心理得到满足,个人荣誉感提升以后会促进其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来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高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的水平,不仅对水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利用,还能提高农作物生产水平。因此,对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极大资金投入,推广先进灌溉技术,鼓励村民参与设施维护,多方面合力共同为农业生产发展出力。

参考文献:

[1] 吴树明. 农田水利灌区的维修与管理对策[J]. 中国科技投资, 2018, 000(016):345.

[2] 梁国成. 农田水利灌区的维修与管理对策[J].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