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分析

毕天乐

抚顺石化公司

摘要:石油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我国除了国内石油供应外,也在积极开发国外市场。而石油资源开发、运输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与储运作业密切相关,储运流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资源正常使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石油行业要深入分析石油储运期间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石油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石油储运;危险因素;应对分析

引言

作为化石能源的主要能耗,石油需求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增加。目前,石油工业的主要问题正从石油生产逐渐转变为石油运输和储存。对中国的石油供应跟不上需求,所以如何减少运输和储存中的石油损耗已经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本文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石油储运危害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因此,分析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对策,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现阶段我国石油储运发展状况

石油一直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生产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当时的需要。因此,中国必须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石油。导入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人们不仅要考虑原油的储存,还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目前,中国石油大部分是从中东进口的。中东存在明显的宗教问题、领土争端和暴力冲突,对中东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没有贡献。如果石油供应链崩溃,将直接影响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大部分是海洋和陆地构成的,经常通过中东和非洲周围的太平洋。如果有海军战争,很难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

2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

2.1石油易蒸发会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我国石油输出与输入地域地理位置的不同,石油资源储运方面存在线路多、距离远、时间长等多种特点,对于当前石油储运情况而言,蒸发现象在石油运输途中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因素,该因素不仅导致石油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造成相关企业经济损失,还会因油气蒸发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使得环境平衡状态出现不稳定性。除此之外,石油蒸发会在装卸过程中排放一定毒气,对相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2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

石油的储存和运输通常由管道完成,管道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腐蚀或老化。中国地形复杂,地下环境恶劣。在使用储油罐和输送管道时,相关装置对管道维护和管理重视不够,造成管道和线路中的各种腐蚀问题。此外,土壤中还有许多微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油库和输送管道的腐蚀。

2.3相关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石油储运工作人员是保障石油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但由于部分地区对石油储运工程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明确,未能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从而导致石油储运事故问题时常发生。同时,石油储运设备设施存在折旧、磨损现象,管线腐蚀、机械运转超过负荷,易造成设备疲劳性损坏等现象,这不仅会导致石油资源出现泄漏问题,更有甚者会引发爆炸,对周边环境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具有十分严重影响。另外,目前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无法保证石油储运作业顺利进行,所以针对我国石油储运管理现状来说,储运管理机制水平以及工作力度亟待提升。

2.4品出现蒸发现象

在装载、卸载、运输和储存油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油蒸发现象。最常见的现象是,充电时不使用优质密封容器,油蒸发量会增加。输送油时,如果油罐质量不好,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蒸发形成的物质是易燃的,具有爆炸性,一碰到火焰就会爆炸。石油是蒸发的碳和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它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发生化学反应时,光化学烟雾很容易形成,破坏环境的大气,影响生态环境。例如,从西向东输送天然气的中国项目是从新疆的隆南油田到上海的总长度为4200公里的项目。这种长距离的油气蒸发太大,必然会造成石油产品的巨大损失,对人员监控造成困难,因此不可能及时记录数据。

3石油储运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对应措施

3.1完善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的石油储存和运输管理系统是,在每个储存和运输环节都有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法规。严格遵守法规,可以降低新员工在工作中的错误率,提高老年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石油储运效率。一、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石油储运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减少轻微错误的严重后果,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二、建筑环境检查。对施工前的环境进行研究,以避免复杂施工环境造成的止赎恶化,减少施工期间对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工作明确实施。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分工,未知工作引起的事故在储运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没有人会负责。对个别员工明确实施奖惩。管理团队分担员工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工作跟踪项目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3.2降低油气蒸发损耗

蒸发是石油资源储运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其会产生易燃、易爆的多种烃化物,给周边环境及人身安全带来更多危害。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石油损失,相关单位可以根据石油品质,合理选择储罐类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蒸发现象发生几率。另外,相关单位可以采用先进科技手段[4],秉承绿色运输的思想理念,不断改进油罐与油桶安全性与密封性,以此来降低石油挥发速度,减轻因油气蒸发而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油气蒸发损耗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展开:首先,需要降低储罐内的温差。温度过高会导致石油蒸发剧烈,反之,低温有助于实现对石油分子蒸发损耗的控制。阳光是温度的主要来源,罐体对阳光的吸收越少,则石油的温度越低,具有较强的个人作用。其次,采用完善的油气回收技术。油气回收技术的主要方法为吸收法,能够将空气排入大气,将石油蒸发的油气吸收至储油罐中,达到降低油气蒸发损耗的目的。最后,对油罐的结构进行改良。改良油罐结构有助于减少温差,吸收阳光更少,降低石油的蒸发速度。新型结构的油罐主要使用冷水循环系统,通过冷水的温度有效降低管内石油的温度,在具体应用阶段,能够有效强化油罐的隔热性能,进而使油罐内部温度得到降低,减少石油的蒸发损耗,为石油质量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风险。

3.3完善管道储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石油运输人员的整体质量,必须对安全管理实行适当的责任制,应对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为了提高石油运输的安全系数,管理者应制定适当的管理制度,规范适当的管理制度,完善日常工作流程,消除车间不安全行为,加强安全培训机制,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各部门员工进行适当的技术安全培训和评价。确保每个管线传输达到安全操作所需的水平。改进安全管理系统,监控工作流各个部分的潜在安全威胁。

结束语

因此,石油产品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储存和运输中的人为和硬件因素的影响。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个人安全。石油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情况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明刚.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石化技术,2019

[2]林建.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石化技术,2019

[3]赵晓晨,赵永昌.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8

[4]刘野.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J].石化技术,2018

[5]钱晓利,刘冰,张超.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