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

汪卉芳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卫生院 江苏 溧阳 213333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种疫苗的200名儿童,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更低(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儿童接种疫苗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提高家属对接种疫苗注意事项的了解,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

近年来,受社会文化水平增长、医疗公共事业推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卫生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疫苗接种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接种疫苗是抑制水痘、乙肝等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关键措施[1]。正常情况下,自婴儿出生至12岁需定期接种疫苗,但受儿童身体素质、注射技巧、接种后护理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可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为此,笔者认为应提高家属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强化护理人员接种疫苗的技巧,严控不良反应的产生,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基于此情况,我院对预防性护理对疫苗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的影响展开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种疫苗的200名儿童,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为0.5-10岁,平均年龄为(6.31±1.05)岁。干预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0.4-11岁,平均年龄为(6.21±1.15)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接种前,首先与儿童家属核对年龄、过敏史等基础信息,判断儿童有无感冒、发热等异常症状,为家属讲解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而后详细核对疫苗名称、剂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为儿童接种疫苗。接种后,再次告知家属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并为儿童填写疫苗接种记录。

干预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方法如下:(1)接种前:护理人员需与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了解儿童年龄、过敏史等基础信息后,为儿童测量体温,确保儿童无感冒、发热等异常症状,并为家属讲解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而后选取适宜的注射部位,通常情况下选取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详细核对疫苗名称、剂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为儿童接种疫苗。(2)接种时:首先为儿童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而后迅速为儿童进行注射。但需注意不可使用浓度为2%的碘酊为接种活疫苗的儿童进行消毒,使用75%乙醇进行局部消毒时,应待消毒部位干燥后方可注射[2-3]。(3)接种后:告知家属不可按压或揉搓穿刺部位,可使用清洁棉球按压接种部位。再次告知家属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提醒家属下次疫苗接种时间,并将疫苗接种情况详细记录。接种后,儿童应留院观察20-30min,以防皮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的产生。告知家属注射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不可为儿童洗澡,以防止继发感染。另外,接种疫苗后,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多喝温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但不可擅自服用抗菌药物,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1.3评价标准

记录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调查问卷,了解家属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4]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62bd458498a2f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组别

皮疹

发热

恶心、呕吐

腹泻

发生率

干预组(n=100)

0

1

1

0

2(2.00%)

常规组(n=100)

3

2

2

2

9(9.00%)

χ2





4.7138

P值





0.0299

2.2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62bd458498a2f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分]

组别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干预组(n=100)

95.32±2.31

94.15±2.62

常规组(n=100)

81.37±2.15

82.33±2.16

t值

44.2054

34.8099

P值

0.0000

0.0000

  1. 讨论

接种疫苗是防控破伤风、乙肝等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定时接种疫苗不仅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规避细菌、真菌等致病菌入侵机体,还可预防传染病大肆流行。但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5],儿童接种疫苗后受年龄、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可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如:儿童接种卡介苗2周后,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现象,2-3个月后即可结痂,若出现化脓、溃疡等症状,可将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涂抹于注射部位,以防止感染扩散,但不可擅自进行切开引流。而预防性护理是指结合儿童年龄、体质等多方面因素后,评估接种期间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规避护理风险,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本研究中,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更高,由此可见,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家属对接种疫苗相关知识的了解,严控发热等不良反应产生,改善家属护理满意度。

综上,在儿童接种疫苗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家属对接种疫苗的重视度,调动儿童及家属对护理的主观积极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小菲. 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 国际援助,2022(1):158-160.

[2] 路静.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医,2021,35(12):909-910,913.

[3] 伍丽容. 家长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减少儿童百白破(DPT)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价值[J]. 养生大世界,2021(10):268.

[4] 刘莉萍. 分析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预防和护理对策[J]. 健康之友,2021(5):219.

[5] 陈文秀. 护理指引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J]. 母婴世界,202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