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的设计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4

一种 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的设计及应用

熊漫丽 徐羚

太和县中医院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236000

摘要目的:设计并应有一种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方便临床操作,促进患儿康复。方法: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由轻便、舒适材质制成,操作简单。将调节仪应用于不同病情的患儿,比较与传统操作对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与传统操作相比,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可以加速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预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符合个性化、人性化、优质及高效的护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窒息;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各种原因婴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全身多脏器损伤[1]。流行病调查显示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亡[2]。即使抢救成功,依然有很多患儿出现其他脏器损害,并产生远期后遗症[3]。目前,提高窒息新生儿的生存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神经功能仍为临床工作改进重点[4]。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有效地清除口鼻中的粘液和羊水极为重要,而这其中,正确地保持新生儿的体位常常被忽视,可能会出现因助手的不稳定或是经验不足等不可控因素导致难以固定正确的体位,导致操作不便,增加操作时间,影响抢救效果。此外,由于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差,且气管纤毛清除能力弱,细菌易侵袭肺部而引起肺炎,患儿处于仰卧位时气道处于水平或斜坡位,不利于痰液排出,容易造成气道堵塞,引起窒息,维持恰当体位,有助于患儿排痰。当然在其他的临床护理工作场景中,亦能见到维持体位的重要性,如颅内出血患儿需要头部制动;如为了减少新生儿呕吐,正确摆放体位,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吸引婴儿误吸的羊水,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为解决上述问题,节约人工成本,我们设计了一款新生儿头颈角度调节仪,可根据临床不同应用场景进行调节,同时操作简便,安全高效,具体介绍如下。

1材料与设计

1.1材料及结构设计 该头颈角度调节仪的下方由两个独立的乳胶气囊制成,气囊下有两排卡扣,可调节颈部与顶弧之间的距离;头部由记忆乳胶材质做成的圈垫,半弧两端下方有多点位置卡扣,调节两端间距,半弧高度由中间向两侧递减;底板及整体框架由PVC板制成,气囊固定板两侧还有固定卡扣,上表面覆盖灯芯绒布(见图1)。

1.2使用方法 将患儿头部置于调节仪顶端半弧内,可根据并且选择侧卧或仰卧,并调节半弧两端位置,使松紧适中。调节气囊,抬高颈部至合适位置;固定调节仪,防止患儿随意移动。

62bd4607e4afe_html_98a27ab98ebbec14.png

图 1 头颈角度调节仪示意图

2临床应用

2.1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太和县中医院新生儿科患儿,为了更好地评价调节仪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了不同病情的患儿做比观察性研究。

研究一:选取30名羊水3度污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二:选取30名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三:选取30名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以上患儿月龄 37-42周,体重在2.5至4kg之间,性别为男婴或女婴;患儿均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无其他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患儿依据病情对症治疗;患儿监护人知情并同意,且未参加其它临床试验。


2.2研究方法

研究一:15位新生儿出生后在头颈角度调节仪的使用下进行吸痰,15名正常传统情况下进行吸痰,比较患儿发生呕吐的人数及呕吐发生的天数;研究二:15位新生儿出生后在头颈角度调节仪的使用下进行头部制动,15名新生儿进行传统方式的制动,比较患儿治疗疗效、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研究三:15位新生儿出生后在头颈角度调节仪的使用下进行翻身侧卧,15名新生儿进行传统方式的翻身侧卧,比较患儿治疗疗效、症状转归时间及住院天数。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三个研究组间基线水平相当,即各自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性别比较(见表1)及年龄(见表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 1 各组间患儿性别比较

分组

χ2

P

研究一

试验组

6

9

0.6

0.43

对照组

4

11

研究二

试验组

8

7

0.54

0.46

对照组

6

9

研究三

试验组

9

6

0.54

0.46

对照组

7

8


表 2 各组间患儿周龄比较


试验组

对照组

t

P

研究一

39.72±1.57

39.69±1.35

0.34

0.74

研究二

39.31±1.57

39.83±1.31

1.07

0.3

研究三

39.42±1.20

38.74±1.44

0.31

0.2


3.2研究一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现呕吐3例,呕吐率为 20%,对照组新生儿呕吐9例,呕吐率为 60%,两组呕吐率比较(见表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呕吐天数也比对照组少(见表4)。

表 3 两组患儿发生呕吐比率


呕吐

不呕吐

呕吐率

χ2

P

试验组

3

12

20%

5.00

0.03

对照组

9

6

60%


表 4 患儿呕吐天数


呕吐天数

t

P

试验组

2.33±0.58

5.00

0.03

对照组

4.00±0.94


3.3研究二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试验组痊愈比例是80%,对照组痊愈比例是40%,(见表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例分别是27%和67%(见表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见表7)。

表 5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痊愈

好转

无效

Z

P

试验组

12

3

0

2.25

0.03

对照组

6

8

1


表 6 两组并发症比较


有并发症

无并发症

比例

χ2

P

试验组

4.00

11.00

0.27

4.82

0.03

对照组

10.00

5.00

0.67


表 7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


住院天数

t

P

试验组

10.28±1.72

4.47

0.00

对照组

13.47±1.99


3.4研究三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试验组痊愈比例是87%,对照组痊愈比例是47%,(见表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肺部痰鸣音、肺部湿罗音、咳嗽及体温之间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试验组组优于对照组(见表9);此外,试验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见表9)。

表 8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痊愈

好转

无效

Z

P

试验组

13

2

0

2.29

0.02

对照组

7

8

0


表 9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


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痰鸣音消失时间

湿罗音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住院天数

试验组

1.92±0.4

4.00±0.60

3.48±1.27

3.97±1.33

3.43±0.89

12.27±1.19

对照组

2.46±0.71

6.21±1.19

6.49±2.10

6.76±1.43

4.99±1.21

14.06±1.20

t

2.57

5.81

4.4

5.37

4.06

3.59

P

0.02

0.00

0.00

0.00

0.00

0.00



4讨论

4.1正确开放气道,辅助吸痰操作

羊水3度污染严重影响患儿预后,胎儿极易吸入污染羊水,刺激胃粘膜,导致咽下综合征,或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5],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有效地吸痰、清除口鼻腔内污染物尤为重要,必须在第一口呼吸之前清除上呼吸道粘液,防止新生儿休息肺炎、呕吐及反流性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6]生。保持合适的体位帮助顺利吸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我们设计的头颈角度调节仪可以预设角度或随时调整,给吸痰操作者带来方便同时,也让患儿舒适,同时可以减少使护理团队成员占用,让团队运作高效。

4.2适当约束,增加安全感,减少护理意外伤害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危笃[8],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9]。头部制动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发现放置于新生儿保温箱中的患儿由于没有衣被的包裹,存在无着落感,安全感缺失,因此烦躁移动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对颅内出血患儿的头部制动比较困难。通过我们设计的头颈角度调节仪可以轻松固定患儿头部,保持头高脚底位置,且舒适亲肤,不易刺激患儿;防治在床边无人时患儿头部过度移动,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头颈角度调节仪辅助治疗的患儿,并发其他疾病概率降低,痊愈率提高,且减少住院天数,不仅保证治疗效果,亦降低患儿家庭负担。

4.3辅助侧卧位,促进痰液排出

新生儿由于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患感染性疾病,且由于新生儿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病情多比较严重,而且这一疾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予以有效救治,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加速患儿康复[10]。若患儿处于仰卧位时气道处于水平或斜坡位,不利于痰液排出,容易造成气道堵塞,加剧病情发展,且容易造成胃内容物以及分泌物反流,转换体位护理则可促进起气道分泌物由小支气管转移大气道。在叩击作用下能够促使肺泡及支气管分泌物的脱落,由体内排出。同时侧卧位也有助于吸痰操作,因重力作用,给与侧卧位患儿吸痰操作可以减少黏液及羊水误吸入呼吸道的概率,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11]。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头颈角度调节仪辅助治疗的患儿,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病情,加速患儿康复,减少患儿痛苦,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家属经济负担。

5小结

我们从多种临床实际情况评价头颈角度调节仪,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我们团队设计的头颈角度调节仪一方面可应用于多种新生儿疾病的患儿,辅助促进疾病的消退,减少患儿的痛苦,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长,减轻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的的难题,减少了临床发生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现代化护理强调个性化、人性化、优质及高效的护理理念,新型头颈角度调节仪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值得改进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小静, 韩露艳, 卜祥芳, 等. 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29(05):767-770.

[2] Pejovic N J, Myrnerts Höök S, Byamugisha J,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Neonatal Resuscitation[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383(22):2138-2147.

[3] 邢萌萌, 卫国. 足月单胎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47(16):2971-2975.

[4] 刘丽红. 自制三升袋冰垫模拟亚低温治疗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医学, 2021,27(35):84-86.

[5] 王薇. 改良洗胃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6] 卜令真, 王妍, 张志磊. 羊水Ⅲ度污染与不同分娩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34(10):2202-2204.

[7] 张倩. 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 2018,31(06):4169-4171.

[8] 郑凰凤. 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响的比较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5):170-171.

[9] 李佩, 黄瑞玉.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0):90-91.

[10] 黄楚珊. 新生儿肺炎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名医, 2021(09):110-111.

[11] 蔡云. 侧卧位吸痰并吸胃液法在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 2016,15(10):96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