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盐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锂盐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杨一君

澳门卫生中心 澳门特别行政区 999078

锂盐在治疗躁郁症已有超过 60 多年历史,它是情绪障碍患者最有效的情绪稳定剂之一。 临床上,锂盐主要用于躁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对典型︑偶发性及耐药性的躁郁症最为有效。 在重度抑郁症中,锂的作用更有助增强抗抑郁药的功用。 但由于锂盐的起效需时(7至10天),因此在处理急性躁狂的状况下,初期必须同时联用抗精神科药物及苯二氮平类药物,而在维持治疗方面,锂对预防躁狂比预防抑郁更为有效,此外,研究指出锂盐的使用可有助降低病人的自杀意念。 基此,即使市面上有较新的抗躁郁症药物,锂盐的角色仍然不可取代。

锂盐的药物机制尚未百分之百确定,目前研究发现锂离子可以促进回收正肾上腺素和血清素,改变神经末端的钠运输等药效。 锂盐的药理作用是改变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减低神经传导功能,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不仅使患者的兴奋度降低,也可改善妄想,欣快感及易怒等症状。 由于锂属于治疗视窗窄的药物,因此在使用期间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监测及跟进工作,以防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的发生。

开始服用锂盐时,部份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腹部不适、疲倦感、尿量增加、口干、颤抖等反应,但这些反应通常会自然消失。 上述反应与剂量有关,因此应该起始量必须以小剂量开始给药,然后逐渐调整以达到血浆浓度0.6–1.2 mmol/L,同时监测临床效果。 研究指出一般浓度维持0.6–0.8 mmol/L已有预防病症复发的效果,并且耐受性亦相对理想。 由于锂盐属于治疗视窗窄的药物,定期作血液浓度监测是不可或缺的。 而为了获得更精准的监测结果,采集血液样本应在最后一次服药后10至12 小时。

锂盐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窦房结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

消化系统: 恶心、腹泻、口干、金属味

泌尿系统: 多尿、烦渴、肾性尿崩症、肾功能不全

认知效应: 记忆障碍

皮肤: 牛皮癣、粉刺、皮肤干燥、脱发

内分泌/代谢作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钙血症、体重增加

神经系统: 震颤、疲劳、肌肉无力

血液学影响: 白细胞增多症



服用前及用药期间必须定期作检查,以确定电解质水平、白细胞水平、心律、肾及甲状腺等机能正常,才可持续服用。 准备怀孕或已怀孕的病人,须仔细讨论用药问题,以免造成胎儿先天性疾病。 有明显之肾脏功能障碍及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适合锂盐治疗,因为锂盐几乎完全经肾脏由尿排出,肾脏功能不良,易造成锂盐过量滞留体内,因而发生中毒现象。 除肾功能外,锂盐同时对副甲状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指出长期使用锂盐治疗也会增加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钙血症。 因此,建议在用药期间定期作出以下监测。

检验项目

频次

锂盐血中浓度

每3 至6个月

肾功能

每3 至6个月

甲状腺功能

每6至12个月

钙离子水平

每12个月

体重

每12个月



锂盐最常见和最值得注意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与药物动力学有关。 锂盐的清除率很容易受到改变肾功能的药物影响,例如 ACE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因此不建议合并使用, 倘若无法避免,必须密切监测病人的临床反应及调整药物剂量。 当无法避免合并用药时,锂盐的剂量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并密切注意锂盐的血清浓度及中毒反应。 当患者进行锂治疗时,必须注意其服药依从性,如间歇性使用锂盐可能会加重病程。 此外,如果需要停药,必须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增加免躁狂的复发风险。 锂盐在情绪障碍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药时需多加注意其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对病人的影响,提高对锂盐的认知可有助增加临床使用上的信心及安全性。

参考资料:

Gin S Malhi, et al. Lithium therapy and its interactions. Australia Prescribier, VOLUME 43 : NUMBER 3 : JUNE 2020.

Malhi, GS, Bassett D, Boyce P, Bryant R, Fitzgerald PB, Fritz K, et al.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5;49:1087–206.

Ott M, Stegmayr B, Salander Renberg E, Werneke U. Lithium intoxication: Incidence, clinical course and renal function -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Psychopharmacol 2016;30:1008-19.

Vieta E, Berk M, Schulze TG, Carvalho AF, Suppes T, Calabrese JR, et al. Bipolar disorders. Nat Rev Dis Primers 2018;4:18008.

Ng F, Mammen OK, Wilting I, Sachs GS, Ferrier IN, Cassidy F,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safety monitoring of bipolar disorder treatments. Bipolar Disord 2009;11:559-95.

杨一君19746),汉族广东中山人,临床药学硕士职务:药剂师职称:高级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