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按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第一作者,白小峰 通讯作者:郭迎,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山西省民政康复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通过按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肩周炎病例共计70例,均来我院接受系统性康复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分入对照组的病例35例均给予传统康复治疗;分入观察组的病例35例均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按摩治疗,评估两组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前、治疗2周两个时间点时患者的肩外旋、肩外展的评分,同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的疗效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时的肩部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相比于对照组治疗2周的数据而言,观察组的肩外旋、肩外展评分及疼痛评分减低(P<0.05)结论:肩周炎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开展按摩治疗,有效缓解疼痛,增大肩部外展与外旋角度,疗效确切。

【关键词】肩周炎;按摩;治疗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处出现的炎症反应,临床主要体征表现为上肢、肩部处出现的功能障碍、疼痛以及麻木,且夜间疼痛症状加重,病情反复,病史长,不仅会使肩部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会累及肩关节囊、周围韧带、滑囊等处,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危及患者的健康[1]。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变化,生活方式改变,患有肩周炎的病例群体占总体比例逐渐增多,多发生在依靠肩部搬动重物的劳动人群、长期久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以及存在肩部外伤是患者。目前,保守治疗是临床对肩周炎患者提供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消炎镇痛、局部封闭、按摩、推拿等多种治疗方式,可使患者的肩部关节功能得以维持或得以良好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以7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按摩治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选择70例确诊为肩周炎病例入组,选入时间是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有病例35例,年龄35~73岁,均值(56.84±3.15)岁,病程6个月~7年,均值(5.41±1.49)年,男女性别比为21:14,患病位置:左肩12例,右肩13例,双肩10例;观察组有病例35例,年龄32~75岁,均值(56.89±3.78)岁,病程6个月~8年,均值(5.27±2.09)年,男女性别比为19:16,患病位置:左肩14例,右肩11例,双肩10例;病例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

    1. 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均给予传统康复治疗,嘱咐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活血化瘀类与营养神经类药物,针对疼痛难忍患者给予适当止痛类药物,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中心点要在肩部,放松使肩膀自然下垂,弯腰,最初用较小的力度甩动肩膀,逐渐增加甩动幅度,摆动方向为前后摆动,每日10min,完成后,再进行10min的画圈运动,方向是由内向外;起身,站立,脸面向墙壁,双手抬起扶在墙面,手指逐渐向上伸展,感觉到最大拉伸后保持,每日上举3~5次。

观察组35例患者在上述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开展按摩治疗,方法:取端坐位后,由按摩师站在患者身后以轻柔手法按摩患者的肩关节,按摩4min,然后用一指禅法按摩肩部多次,然后寻找肩部处痛点位置,再此点处逐渐用力反复弹波;放松两侧肌肉后,在少商、列缺、尺泽、中府、天府等处进行点穴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min;最后利用扳法,通过内收扳法与旋内扳法进行治疗,通过扳动上肩部,带动肩关节活动。

    1.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以0~10表达自身肩颈部的疼痛程度,无疼痛感为0分,疼痛程度越高数字越高,剧烈疼痛为10分[3];(2)肩部外旋、外展功能评定也以0~10分进行评估,无障碍评0分,有明显功能障碍评10分。指标评估时间为治疗前、治疗2周。

1.4 疗效评估

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评痊愈;肩部疼痛感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扩大,不影响日常生活评显效;患者的疼痛感与活动度均未见明显改善评无效[4];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疼痛、肩外展、肩外旋评分均属于计量资料用(62bd48b906fcd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表达,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以(%)表达,分别输入到SPPS23.0软件内开展t检验与χ2值检验,统计值P<0.05,提示有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估结果比较

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5

12

15

8

27(77.14%)

观察组

35

20

13

2

33(94.28%)

X2





4.2000

P





<0.05

2.2 疼痛与肩部活动度评估比较

在疼痛、肩外旋、肩外展三项评分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评分均少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时,观察组评分更低,提示恢复效果更优,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

2 两组肩部活动度与疼痛评分比较(62bd48b906fcd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分

分组

n

肩外旋

肩外展

疼痛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对照组

35

5.51±1.05

3.15±0.52

5.56±1.05

2.79±0.11

5.94±1.08

3.15±0.16

观察组

35

5.06±1.11

2.31±0.15

5.51±1.58

2.13±0.21

6.03±1.12

2.09±0.08

t


1.7424

9.1823

0.1559

16.4706

0.3422

35.056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肩周炎是康复科常见的,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急慢性损伤、风寒等均会诱发此病发生,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均会带来极大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5]。随着临床医学治疗技术提升,使得临床肩周炎治疗有所提升,但是由于肩周炎病情具有复杂性与群体特殊性,以往药物配合康复运动的康复治疗,可使肩部关节粘连程度缓解,在一定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但是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找到方法,提升疗效,改善预后,对于肩周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按摩治疗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松解肌肉组织,提升肌力效果,也可使血液循环速度增快,使体内炎症反应可快速吸收。肩周炎患者接受按摩治疗,可达到活血化瘀、消除炎症、减轻疼痛的作用[6],也可协助改善肩部功能,提升肩部外展、外旋能力,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节奏,提升生活质量。本组研究证实,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时,在传统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按摩治疗,可更好缓解疼痛,提升肩部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更理想。

综上所述,肩周炎治疗时配合按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升肩部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更理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鸿斌.康复锻炼+按摩手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有效率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0):30-31+33.

[2] 陈建颖,欧荣福,郑显达.小针刀配合推拿按摩干预对肩周炎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2):2413-2416.

[3] 黄建福,刘建浩,谭春凤,王天磊,徐琼.针刺联合中药熏蒸与手法按摩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1,34(02):104-106.

[4] 乌兰·米克什,王军,雷华.针灸按摩推拿与中药汤剂配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30.

[5] 朝鲁,海青春,乌云花,斯琴其木格.肩六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01):20-21.

[6] 郑芳.点按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5):119-120.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副主任按摩师,白小峰,邮編一030006,邮寄地址:山西太原市学府街101(1983-5-12)男,本科,副主任按摩师,研究方向,颈椎病的按摩治疗


通讯作者:郭迎,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单位:山西省民政康复医院。